這這是一只椰子蟹,長得很像一只巨型蜘蛛,身前長著一對巨大螯肢的陸生螃蟹。
椰子蟹是一種寄居蟹,能長到1米長,不僅是最大的陸生蟹類,也是最大的陸生節(jié)肢動物。體型碩大,體重最高可達6公斤,椰子蟹的外殼堅硬,有兩只強壯有力的巨螯,是爬樹高手,尤其善于攀爬筆直的椰子樹,因為它們可以用強壯的雙螯剝開堅硬的椰子殼,以吃其中的椰子果肉而得名。但是到了現代最出名的反而是它的肉質,據說這種螃蟹很美味。
這種螃蟹除了長相猙獰外,看上去感覺挺溫順的。不過因為張揚以前喜歡瀏覽網上亂七八糟知識的原故,他自然不會就這樣真以為它人畜無害,直接上手去抓。而是先下手為強舉起柴刀,使用柴刀頂端的彎勾對準椰子蟹頭部猛鑿下去。
將椰子蟹殺死后張揚才放心的伸手去提,這只椰子蟹自然是沒有6公斤。不過憑手感,張揚感覺4公斤左右是有的。提著大螃蟹張揚回到陷阱前,將凌亂的陷阱重新恢復。收拾著陷阱張揚心里不住的感嘆,這怪螃蟹的力氣真是大。這個陷阱的石塊是最大塊的,整個石面能將椰子蟹連足肢也蓋上。居然這樣也能讓它掀翻挑出,只損失一只蟹足而已,想想如果直接上手抓,這一夾子手指都得斷了吧。
提著椰子蟹張揚將另外幾個陷阱也逛了一遍,又收獲了兩只老鼠,其中木柵欄陷阱中的這只只是被夾住了大腿,還活著。
帶著收獲張揚回到了洞穴,晚餐自然就是椰子蟹。這玩意兒具體怎么吃張揚也不懂,以前也沒聽過,不過想著都是螃蟹應該也能清蒸吧。
將椰子蟹表面用清水洗凈,放在鍋中蒸上,張揚繼續(xù)開始清理老鼠。這兩只老鼠同樣不小,比昨天捕到的還要大只,這兩只老鼠加起來有近700多克。晚上有了那只椰子蟹,這兩只老鼠自然是吃不完,他需要將其處理干凈烤上。同樣這樣的儲存方法也是后期張揚對于鼠肉主要的處理方式,制作鼠干張揚就直接扒下皮,去除內臟,清凈后烘干。
張揚將之前制作的小爐子下層的灰層內的碳灰扒除,在里面點上一些木碳,在頂部架上木架,將處理干凈的鼠肉攤在上面烘干。以木碳的產生的熱量,不僅可以將鼠肉烘干,更是可以烤至八成熟左右,更利于保存。
至于剝下的鼠皮,張揚本來準備扔了的,但是提起看看后決定留下。一是鼠皮表面沒有傷痕,二則鼠皮也不小,他準備曬干后揉制存起來,有沒有用以后再說。
看了看鍋中的椰子蟹,張揚認為還需要再蒸上一些時間,所以先去給豬喂食。到現在野豬比捉來時長大了一些,可能營養(yǎng)不太足的原因,顯的干瘦。目前張揚已經不喂它們煮熟的食物,都是直接將豬草扔入豬圈中喂生食,不過豬草雖然豬能吃,但是營養(yǎng)方面確實差了些。無奈目前只能提供這些食物,只能湊合的熬過這段時間等待紅薯的生長。
鍋中的椰子蟹已經蒸出了鮮味,源自于螃蟹的腥鮮味引的小貓不停的在爐灶旁打轉。張揚掀開鍋看了看,還剩下的一些水,他決定再蒸上一會再食用。于是他抱起小貓坐到灶前看著火,這個習慣是他小時候是常做的,一到冬天他就愛坐在灶著,即可以隨時為奶奶控制火量,又溫暖舒適。
很快鍋中剩下的水都蒸完,張揚將蒸的紅通通的椰子蟹端上了桌。以蟹殼的硬度他需要使用菜刀輔助敲碎,先試了口味道,果然,能因為捕捉而越來越少的生物味道確實不錯,肉質鮮嫩且肉多。先掏出一塊喂了已經等不急不停蹭著他小腿的上貓“在在”,張揚自己才開始食用。
雖然對于自己的食量比較有信心,但是一只帶殼有8斤重的椰子蟹自然是解決不掉的,將近剩下一半后就再也吃不下留作明天的早飯。
--------------------------------------------------------------------------------------
加工木料搭建房子,擴大紅薯的種植。時間就這這樣一天天的過去,隨著段時間的第一場雨開始,雨季就到來了。雨季雖然不是天天下雨,但是總體降雨量是明顯高于干季,并且下雨常常會伴隨大風來臨。
隨時雨季的到來,曬鹽的工作正式結束了,目前存下的食鹽一共有10斤左右,如果是按照標準攝入量能吃上一整年。
自從感覺雨季要開始后張揚就開始存儲食物,首要的自然是魚干與鼠干。而魚干與鼠干相比起來他更喜歡鼠干,魚干的魚腥味他始終無法喜歡,自然沒有異味的鼠干就更受喜愛。為了多準備鼠干,張揚每天都增加陷阱的布置數量,從到達雨季后他就已經存上了二十多只鼠干。
魚干在曬制了幾條后就沒有繼續(xù),因為之前儲存下的魚干還有剩余不少。倒是螃蟹與龍蝦張揚捕捉后會繼續(xù)存著,他又重新將礁石后的暫養(yǎng)籠改造過,擴大了體積。內部加裝了小格子,可以分開關不同的個體,防止它們互相捕食,現在一個暫養(yǎng)籠存放20多只螃蟹或龍蝦沒有問題。實際上以目前存下的食物搭配平時的陷阱,足夠張揚吃到雨季過完。像野豬制作的生熟肉干也才吃完一半,臘內較咸作為輔助菜色就更是消耗的更少。而且經過三次的采摘,無花果干也制作不少,現在都用陶罐封存著,平時作為零食食用。
島嶼上的雨季不同曾經看的記錄片里非洲等地,旱季就難得下雨,而雨季就不停的下雨。島上的雨季區(qū)別主要就是在于下雨的天氣比不下雨的要多,如果說以前5-10天下一場雨,現在2-3天就可能下一場雨,且不時漂場小短雨。雖然頻繁的下雨讓曬鹽的工作無法進行,但是平時小雨或無雨時,下陷阱,建房等并不耽誤。而且因為降雨量增加,扦插紅薯苗變的更簡單,存活率也更高。
現在紅薯的種植面積已經到了達到了驚人的3畝,這主要得益于張揚不停的種植,新扦插的紅苗開始生長后,往往第一根主藤就要被他摘下一半種植。因為這樣暴力的擴張,很快種植面積就到了3畝,將2號地與2號緩坡,加上1號地的一部份都種植上了。同樣因為暴力的擴張,導致前期扦插的新苗長勢都不太好,但是隨著張揚草土灰與其它肥料的施加和雨季的來臨,還有停止的擴張傷苗,現在也已經漸漸恢復開始暴力生長。
現在人吃的紅薯葉已經夠了,平時作為蔬菜所食用不了多少,只6株母株上的蔓葉就夠了。而按張揚老家的習慣,這種培苗的母株沒什么用,往往培育了足夠的苗后就會被挖除。不過張揚沒有,留下當作蔬菜生產莖葉食用。
自從雨季開始來臨后,紅薯苗的生長速度明顯加快。按照張揚的估計,再過5天左右,就可以開始少量的采摘紅薯藤蔓喂豬。有更加營養(yǎng)的紅薯藤蔓作為食物,營養(yǎng)不足的野豬也會開始恢復。
而紅薯在熱帶地區(qū)就不再是一年生的植物,長年適宜的氣溫讓其變?yōu)槎嗄晟参?,基本上來說,以后不會斷了紅薯藤蔓的產出,只要后面挖了一株重新補上一株即可。
蘿卜結籽時間要比較久,現在也是正在孕育種子。而種植的薺菜剩下了一半,現在正在開發(fā)。芋頭長勢必很好,生長的熱火朝天的。而最開始的在西爬正式結了第一棵果實,一只拳頭大的小石瓜,巴鈴薯則照常生長。
雨季對張揚來說影響不是太大,下雨時就在洞穴內或棚子下加工建造所有的木料。因為房屋都是使用榫卯結構進行固定的,每根木料都需要進行加工才能安裝搭建。天氣不適合時,他就在洞內等處加工木料,開氣放晴或轉陰小雨時就將加工過的木料往基本上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