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軍事

亂世平民傳

第二十章 會合

亂世平民傳 直前君 3023 2019-09-21 21:06:39

  孫立德眼前的漢軍裝備殘破,衣甲不齊,身上遍布血跡和傷痕,戰(zhàn)斗痕跡很明顯。

  見到友軍,這支漢兵大多數(shù)士兵連歡呼聲都沒有力氣發(fā)出,直接癱坐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

  楊子平帶著衛(wèi)士來到陣中,給長城軍下達了最新命令,由勇士營和戰(zhàn)士營輪流警戒,土木營制造簡易工事,傷兵和其他士兵則原地休息,恢復體力。

  孫立德也是一名傷兵,從軍需官處要來醫(yī)療物品,自己自行對傷口進行包扎,隨后來到平坦的地方坐下,他確實需要好好的休息。

  回想起剛才的沖鋒,孫立德感慨萬分。

  在他看來,兩軍交戰(zhàn)憑借的不僅僅是血氣之勇和廝殺的戰(zhàn)技,某種意義上看,當一個士兵走上戰(zhàn)場的時候,能否活著走下來,更需要看看運氣之神是不是給自己機會。

  無知者無畏,孫立德此前對于戰(zhàn)爭的看法太簡單了,對戰(zhàn)爭的危險估計不足。

  正因為沒有經(jīng)歷過,所以孫立德才能無所畏懼,看著身上的傷口,孫立德不禁有些后怕,心中暗暗決定,一定要攢錢買一身好的鎧甲。

  孫立德看向了遠方的楊子平。

  楊子平已經(jīng)和被圍的漢軍的指揮官碰上面,兩個指揮官交談了起來。

  孫立德的位置離二人談話處不遠,所以兩個人的對話孫立德聽的很清楚。

  通過談話,孫立德得知,這名漢軍軍官也是一名營官,從級別上看,和楊子平平級,他是北境衛(wèi)戍部隊的六名軍官之一,接到劉翼將軍的調兵命令便火速率領部隊朝著升龍崗趕了過來,因為駐地最近,所以第一個趕到。

  進崗之前,他們的軍隊一連擊敗了四五支小股的游牧兵。

  在連續(xù)勝利的刺激之下,這位營官有些大意了,他甚至認為大月人能夠攻破清馬城,完全是因為運氣好,便毫無防備的進入升龍崗。

  進入升龍崗內,這位營官才明白自己錯了,一貫“單純”的大月人居然學壞了,大月人在升龍崗的內部設下了埋伏。

  眾人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地勢不利,加上兵員不足,使這一支北境軍陷入了困境,出崗的道路也被大月騎兵封鎖住,整支漢兵被徹底包圍。

  慶幸的是敵方的指揮官似乎沒有拼著巨大傷亡吃掉自己的決心,攻擊力度一直有限,且以遠程消耗為主。

  長城軍發(fā)動攻勢前,這伙敵兵才提高了攻擊強度,但北境軍的全體官兵已經(jīng)意識到自身所處的絕境,拼死反擊,將戰(zhàn)事拖了下去,一直拖到了長城軍的支援。

  孫立德環(huán)顧四周,還站著的北境軍人數(shù)已經(jīng)不多了,步兵不足一百人,馬軍不到三十人,偌大一個營官手下兵力甚至不如一個營長。

  孫立德將目光望向了遠方,遠處的大月人似乎放棄了攻擊,隊伍集結在一起。除了直面漢軍的前排騎兵依舊持弓警戒外,所有的士兵都已經(jīng)下馬休息。

  敵我兩方的指揮官都以恢復士兵體力為第一選擇

  大月人究竟是準備撤軍,還是準備稍作休息重新進攻,孫立德不得而知。

  孫立德只知道,這次交戰(zhàn)中不單單是漢軍損失慘重,大月人死傷程度更為嚴重。

  遠方的局勢已經(jīng)平穩(wěn),孫立德將目光拉回到自己面前。

  楊子平和北境守衛(wèi)軍的那名營官仍在談話,楊子平從對方營官的手里要到了一批糧食和肉,看來楊子平準備實現(xiàn)站前許諾的條件,讓戰(zhàn)士們飽餐一頓。

  長城軍的輜重都由土木營攜帶,在發(fā)動攻擊時,楊子平為了保持行軍速度,這些影響行軍效率的輜重都被扔在了高地上,目前手中沒有糧食,只能從兄弟單位借糧。

  這位北境軍的營官倒是很識大體,不僅送給楊子平一些干糧和生肉,連他自己的戰(zhàn)馬都殺死了,分肉給眾人吃。

  雖然在敵前吃飯不太安全,但是士兵們聽說可以開飯,尤其是有肉吃,都很高興,軍隊的士氣得到了鼓舞。

  楊子平是一名務實的軍官,雖然也曾因先入為主的印象對自己產(chǎn)生過誤解,但他至少從不會喊空口號。

  這種性格在軍中很容易讓士兵們產(chǎn)生好感。

  所以說自己只能當士兵,人家卻能做軍官。

  兩名軍官講完正事,便開始閑聊,時而談論自己共同認識的軍官,時而談論自己的戰(zhàn)績,甚至還聊到草原姑娘和中原姑娘們的性格特點,兩個人聊的高興之時哈哈大笑。

  對于這些閑聊,孫立德的興致不大,兩個人后面的聊天,孫立德沒有再聽。

  回想起在升龍崗的戰(zhàn)斗,孫立德感悟很多,他在剛才的作戰(zhàn)中,借助繳獲的長槍,使用了師傅傳授的靈蛇槍,效果很明顯,但孫立德認為在軍中不實用。

  這種槍法對于靈活性有很大要求,適合一對一對捉對廝殺的時候。

  但是,一旦兩軍絞殺在一起,兩邊的士兵幾乎人挨著人,根本沒有施展長槍的空間,在這種時候,反倒是短刀,可以提供更多的殺傷。

  個人戰(zhàn)技終究是細枝末節(jié),排兵布陣才是大學問。

  孫立德想起了大月步兵使用的長矛陣。

  長矛陣是個好戰(zhàn)法,可惜大月人使用的太死板了。

  他們的人數(shù)太少,正面防御面積不夠長,極容易被迂回,如果敵人能在長槍方陣中加入一些輔助性質的近戰(zhàn)兵種,或許效果會好的多。

  平心而論,大月人指揮官派出的阻擊部隊實力并不弱,然而使用方法不正確。

  最后發(fā)動側翼襲擊的騎兵雖然取勝,卻沒有辦法擴大戰(zhàn)果。

  騎兵失去馬速,成為了活靶子,所以孫立德才能先后擊敗或擊殺五名騎兵。

  如果騎兵側擊的時候,長城軍的正面有一支大月軍隊同時進行牽制,又或者騎兵打開缺口的時候,步兵能夠跟上擴大戰(zhàn)果,也許長城軍就敗了。

  相比較而言,這只騎兵退走之后的第二次攻擊就顯得很沒有必要。

  肉香將孫立德從思考中拉回了現(xiàn)實。

  孫立德排著隊領了飯菜,來到李長松的身邊坐下。

  李長松一臉崇拜的看著孫立德,嘴里發(fā)出了“嘖嘖”的驚奇聲,他的心里藏不住事,馬上詢問起孫立德的槍法。

  面對這個好友孫立德不便撒謊,但也不能全說,便隱去了師傅的部分,簡單提起自己遇到了奇遇。

  李長松聽完之后,捶胸頓足,感慨了起來,甚至頗為后悔,后悔當日沒有和孫立德一起上山。

  孫立德苦笑了起來,李長松只看到自己學會了靈蛇槍,卻不知道自己被老虎攻擊,被強盜打劫的經(jīng)歷。

  漢軍用餐的時候,大月人的隊伍里響起了號角聲。

  中原諸國多用法螺和戰(zhàn)鼓傳遞軍令,草原民族則多用號角。

  隨著號角聲響起,敵方軍隊中沖出一隊騎兵,這只騎兵大都身穿輕甲,長矛和弓箭都掛在了馬上,一只手抓著韁繩,另一只手拿著標槍。

  看到敵人發(fā)動了攻擊,坐在地上的士兵放下手里的食物,重新站了起來。

  有弓箭的漢軍士兵使用弓箭還擊,箭支射在大月人馬隊中,不斷的有人和馬被射中倒地。

  和這支騎兵的規(guī)模相比,損失騎兵的數(shù)量簡直微乎其微。

  看著敵人的不斷接近,最前方的勇士營戰(zhàn)兵已經(jīng)舉起了盾牌,伸出了長槍。

  這支騎兵并沒有直接沖擊漢軍的防線,而是扔出了手中的標槍。

  標槍劃出了美麗的拋物線,避開了第一排的士兵,射向了后方的漢軍。

  像孫立德這樣認識標槍的士兵不多,大部分人在標槍飛來的時候,沒有進行躲避,擁有破甲能力的標槍對漢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

  投擲完標槍的騎兵分成了兩隊,掉轉馬頭,折返了回去。

  兩支隊伍很快重新集合,稍作整隊再次進行沖鋒,又一次投出一輪標槍。

  很多漢軍士兵依舊沒有作出反應,再次被標槍擊中,孫立德甚至看到了一名銳士營士兵被標槍貫穿了甲衣,釘在了地上。

  敵人故技重施,發(fā)動第三次攻擊,這次的攻擊卻沒有取得前兩次的戰(zhàn)果。

  漢軍士兵已經(jīng)懂得了這伙騎兵的攻擊方式,在標槍飛起的瞬間,所有人都開始躲避,尋找掩體,第三輪的標槍沒能造成太大殺傷。

  三輪標槍之后,這支騎兵拿出弓箭,胡亂朝著漢軍射了幾輪箭便撤離了。

  大月人的這一輪突襲,給漢軍帶來了重大損失,人馬傷亡極大。

  為了防止敵方再次偷襲,兩位指揮官各抽調了一批使用弓箭的士兵,單獨成軍,隨時準備反擊。

  孫立德沒有展示過自己的箭術能力,所以沒有在抽調之列。

  利用閑暇,孫立德?lián)炱鹆艘话褬藰?,這把標槍的長度比起普通步兵使用的長槍要小很多,槍頭卻同樣鋒利,為了便于投擲,槍身則使用了彈性好的木材。盡管如此,這些武器也很難被二次使用,很多標槍都發(fā)生了變形和折斷的情況。

  這種武器使用成本比較大,大部分標槍為一次性的消耗品。

  大月人軍中的這支騎兵規(guī)模不會太大。

  大月人的軍中響起了兩聲號角,大月人開始緩緩的撤軍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