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生活

重新來過75初中

第二十七天 閱兵儀式觀后感(改)

重新來過75初中 風·影 973 2019-12-02 19:55:15

  這是我記事以來第一次觀看閱兵儀式,而且還是十年一度的國慶大閱兵。

  莊嚴的天安門廣場,繁華的十里長安街,處處都是水泄不通的人群。轟隆的禮炮,整齊劃一的方陣,鐵流滾滾呼嘯而過,戰(zhàn)車隆隆勢不可擋,一架架戰(zhàn)機掠過長空……

  威武嚴正的徒步方隊:帥!震撼人心的武器裝備:強!

  翱翔天空的戰(zhàn)機群飛掠而過,顯得那么威武,那么壯觀!如今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各種飛機應有盡有。但是,誰又曾想到在1949年開國大典之時,參加閱兵式的飛機只有可憐的17架,由于當時“飛機數(shù)量少了點兒”,周總理說,飛機不夠,就飛兩遍……

  周總理,您若在天有靈,應該會感到無比欣慰,因為我們的祖國已經(jīng)足夠強大了,飛機再也不用飛兩遍了。當年送您的十里長安街,如今已是十里繁華!

  看到了步調(diào)一致的女兵方陣,英姿颯爽,靚麗挺拔,透著自豪,充滿自信。誰不投去羨慕的目光?可又有誰知道參閱官兵為此付出了多少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一百公分的褲腰瘦到八十;不到訓練結(jié)束就已經(jīng)把鞋后跟磨平,腳掌磨穿、磨透。沉重的步槍一跨就是八個多小時……

  大閱兵的背后,這類故事司空見慣,數(shù)不勝數(shù)。我們不能忘記,是無數(shù)人、若干個家庭的無私付出,換來了祖國母親此時此刻的無比榮光。

  武軍浙江總隊保障部,裝備保障處處長呂燕銘是儀仗方隊的一員。六個月的閱兵訓練,呂燕銘的妻子在與他通電話的時候都是既興奮又糾結(jié),害怕說話時會讓丈夫看出破綻。常常一邊頂著巨大的壓力,一邊提醒丈夫注意身體。

  10月4日,呂燕銘載譽而歸,面對手術(shù)后躺在病床上的妻子百感交集,他將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專用標志徽章戴在妻子身上,一定要讓妻子感受這份光榮。

  揣著犧牲戰(zhàn)友照片接受檢閱,他完成了約定。

  在今年受閱方隊中有一支“鐵軍旅”,這些戰(zhàn)士曾經(jīng)執(zhí)行過救災維和的重要任務(wù)。崔向選是其中的一員。在閱兵的時候他將戰(zhàn)友生前的照片裁到最小尺寸放進上衣口袋。

  犧牲的戰(zhàn)友就是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中犧牲的武文斌。

  只因他們有一個約定——要一起走過天安門。崔向選便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帶他走過上閱兵場,接受檢閱。閱兵結(jié)束后,崔向選擦拭著汗水和淚水說道:“我們一起走過天安門的約定實現(xiàn)了?!?p>  一個人的強大并不能真正代表一個國家的強大,愿我們十三億兒女一起努力,讓中國更加繁榮昌盛。

  我愛你,中國!

  評語:小作者不僅看到了閱兵式上震撼人心的場面,更聯(lián)想到了祖國強大的前身是曾經(jīng)的貧弱,榮光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啟人沉思,催人奮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