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誅仙屠龍記

第二十四回:二帝妃命歸黃泉 太子弘義救姐妹

誅仙屠龍記 西江清月 4087 2019-09-20 12:47:10

  上回說到唐高宗自景福宮大怒而去,以為王皇后因為嫉妒,而喪失婦德,殺了小公主。武昭儀又乘機添油加醋,說了王皇后一大堆壞話。由于王皇后對此事難以自明,矢口否認也無濟于事。

  從這以后,唐高宗便產(chǎn)生了廢立皇后的念頭。數(shù)日后便下詔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倆人廢為庶人,關(guān)入后宮地牢。決定立武昭儀為皇后,此時朝中大臣皆無法反對,也不敢向著二人說話,怕有株連,七天之后,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又選個吉日,令司空李績奉詔臨軒冊封,朝中文武百官皆前往肅義門朝賀,三呼皇后千歲。

  高宗自命“天皇”,武皇后則自命“天后”。武后自此以后青云直上,一步步登天,然那王皇后和蕭淑妃被廢以后,囚禁在后宮的一所密室之中。這后宮密室四面高墻,沒有門窗,只在那小門上開了小孔,以通食器。門外有武后派去的人看守。二人困在里面,晝夜不見日月,終日只能以淚洗面,互訴悲苦。

  這日,高宗離朝時間尚早,突然想起被廢的王皇后和那忘情恩愛的蕭淑妃,便想去看看。但怕武后知道,遂找老臣長孫無忌與褚遂良道明心思,這倆位老臣心中也有如此想法,便找一心腹內(nèi)監(jiān)引導著高宗來到密室。只見門禁嚴錮,只有一個小孔進入飲食,高宗不禁惻然心動,為之傷心。

  他走上前去,大聲說到:“皇后、良娣,近日可曾安好?”王皇后、蕭淑妃聽見是皇上聲音,而且就在門外,兩人喜出望外,泣不成聲地言道:“承蒙陛下惦記,臣妾等皆已知錯,望陛下看在舊日情分,讓臣妾能夠回宮。”高宗傷感之下,淚眼朦朧,滿口答應:“朕自有辦法?!?p>  豈知這后宮之中,武后早已布滿眼線,高宗走進密室,武后立即得到了心腹奏報,心中暗思,這兩位賤人,事到如此,也忘不了嚼個舌頭。待那高宗離去,武后馬上派人將那王皇后、蕭淑妃各杖一百,直打得兩人血肉模糊。然后,吩咐將兩人的手腳剁去,將她們裝在酒甕中。

  幾日后,武后得知二人裝在酒甕中仍未死去,武后便逼著高宗下詔賜死。行刑官奉旨來到囚室,宣讀詔書。王皇后哽咽受詔道:“陛下萬年,昭儀承恩,死吾分也!”輪到蕭淑妃,她受詔后便破口大罵:“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為貓,使武氏為鼠,吾當扼其喉以報!”武后得報蕭淑妃這些咒語,下令后宮再也不許養(yǎng)貓。

  有好一陣,武后常常夢見二人,披頭散發(fā),血淋淋地前來索命。武后大為憎惡,便夜間分出元神鎮(zhèn)邪。不久武后令徙居蓬萊宮,但還是時常夢見二人,這使武后再次惱火,便念個咒語,招來陰司秦廣王,讓其抓的二人魂魄而去。自此再也無人騷擾。為表示對二人憎惡,武則天下令改王氏為蟒氏,蕭氏為梟氏。

  這一鬧騰,高宗心里上火,眼疾發(fā)作無法臨朝,朝中之事,皆有武后暫時處理,不久高宗又患風眩病。風眩頭重目不能視,百司奏事只好請武后裁決。其實這武后生性明利,通曉文史,處理大小事件都稱高宗之意,從此委以政事,權(quán)力與高宗相等。

  既然武后臨朝,各臣子自懷心事。長孫無忌、褚遂良乃托孤老臣,豈能這樣長期容忍,遂私下商議,找的高宗讓其禪位太子掌朝。這太子李弘,字宣慈。做事優(yōu)柔寡斷,卻也是個短命之鬼、他乃高宗第五子,也是高宗與武則天的第一子。太子李弘的名字頗有來歷,據(jù)說隋末唐初道教中有“老君當治”、“李弘當出”的讖語,預言上仙將轉(zhuǎn)世為人主,化名李弘來拯救眾生。

  高宗聽的袁天罡之言,為其取名李弘,因太子為武后所生,高宗愛屋及烏,對李弘非常寵愛。四歲之時,李弘被封為代王。五歲之時,高宗聽從武后之言,廢掉原太子李忠,改立李弘為太子。為培養(yǎng)太子李弘才學,高宗除了為其選聘名臣作為輔弼老師,還經(jīng)常讓他實習參政。龍朔二年唐高宗幸驪山溫湯,令太子監(jiān)國。李弘此時跟從郭瑜學習《春秋》、《左傳》兩書,講到商紂之事,太子掩卷嘆道:“這種殺父誅臣之事孰不可忍,本來經(jīng)籍是圣人的垂訓,怎么會記下這些事來?”

  郭瑜言道:“孔子修這《春秋》之書,義存褒貶,所以善惡必書。褒揚善來向后代示范,貶斥惡來向后代警戒。所以這商紂王之惡,記錄千年萬載。”太子聽到此話,搖頭言道:“這種事不僅是口不可道,就是聽也不忍,學習禮數(shù),本為清醒自我,禮儀天下,怎能學他人惡毒?請先生教我改讀其他書籍?!?p>  郭瑜聽的此言,心中感慨,上前跪拜言道:“殿下實在是天生的孝心,性情出自天然,兇悖之跡,不視不聽,循奉德音,實在值得慶賀。臣早年聽那安于上理之人,非禮無以事天地之神,非禮無以辨君臣之位,所以先代的帝王都重視禮,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悸犔铀裕辉趯W《春秋》而讀《禮記》?!?p>  太子聽從郭瑜所言。次年高宗又詔太子每五日于光順門內(nèi)視諸司奏事,其事之小者皆委太子決之。太子令太子賓客許敬宗、侍中兼太子右庶子許圉師、中書侍郎上官儀、太子中舍人楊思儉等到文思殿博采古今文集,摘出其中的佳詞美句,分類編輯,匯集成五百卷,書為《瑤山玉彩》,呈報高宗。高宗觀之心中大喜頗為贊賞,賜五色綢三萬段,許敬宗以下加級。

  當時唐有律令,凡應征到邊境的將士中有臨陣逃亡者,在限期不自首以及其后逃亡者,一律處斬,家中皆貶為庶人。太子上表高宗言道:“聽說有律規(guī)定對逃亡之將士,長時不來自首者,家中皆貶為庶人。然而他們中許多皆為事出有因,有的是限期內(nèi)出來自首,未經(jīng)斷罪,竟被各州已逃亡囚禁,這樣的人數(shù)極多;也有是臨時生病,未能及時歸隊,聽到這一命令,因懼怕而去逃亡者;有的是因戰(zhàn)前,被敵人抄掠俘虜者;有的是因渡海來去,漂沒于滄海之中;有的是派去深入敵境,被捉后又識機逃回者。由于軍法極嚴,士卒不因戰(zhàn)亡的,同隊之人,兼受牽連有罪。于是有無故死亡或失散的,多注明為逃亡。軍旅之中,又無法逐個核查。地州衙門皆依據(jù)下面上報,均記為逃亡者,家中牽連皆貶為庶人。論的情理實在哀憫。那《尚書》中道‘:與其殺無辜,寧可失不經(jīng)?!柑油稣咧遥馄浯寺??!备咦跍势渌?,天下皆對太子,一片贊嘆!

  后有人這樣評價:皇太子弘,生知誕質(zhì),惟幾毓性。直城趨賀,肅敬著于三朝;中寢問安,仁孝聞于四海。自琰圭在手,沉瘵嬰身,顧惟耀掌之珍,特切鐘心之念,庶其痊復,以禪鴻名。及腠理微和,將遜于位,而弘天資仁厚,孝心純確,既承朕命,掩欻不言,因茲感結(jié),舊疾增甚。億兆攸系,方崇下武之基;五福無徵,俄遷上賓之駕。昔周文至愛,遂延慶于九齡。朕之不慈,遽永訣于千古。天性之重,追懷哽咽,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夫謚者,行之跡也。號者,事之表也。慈惠愛親曰'孝',死不忘君曰'敬',謚為孝敬皇帝

  也有詩曰:戒奢虛蜃輅,錫號紀鴻名。地葉蒼梧野,途經(jīng)紫聚城。重照掩寒色,晨飆斷曙聲。一隨仙驥遠,霜雪愁陰生。

  然而這太子柔情寡斷,也非好事。原來,武后將蕭淑妃殺害后仍不解恨,又把蕭淑妃所生義陽、宣城二位公主幽禁掖庭宮中。事過多年,武后自己也忘了此事。咸亨二年,高宗帶著天后武氏,一班君臣去到洛陽,令李弘以太子的身份進行監(jiān)國,代理朝政。

  這日,李弘來到掖庭。這掖庭乃是營建皇室宮城之時,都以一條南北向的中心線為主,再向東西兩側(cè)去延伸其余宮區(qū),同時在中央的子午線上,除建有君王上朝議政的朝堂,還有帝后的寢宮,而在帝后寢宮的東西兩側(cè),所營建的宮區(qū)和帝后寢宮相輔相成,又像兩腋般護衛(wèi)著帝后的寢宮,因此這兩片宮區(qū)被統(tǒng)稱為掖庭,且通常作為嬪妃所居。

  初入宮為妃嬪的女子,一開始皆先一同居住在一片名為掖庭的宮區(qū),之后待升了級,成為較高階的嬪妃之后再行遷岀。其中也包括犯罪官僚家屬婦女配沒人宮勞動之處。

  這掖庭,漢初以前叫“永巷”,漢武帝太初元年改名掖庭,隸屬于少府,設(shè)掖庭令管理,下屬有掖庭丞,員八人。掖庭掌管皇宮宮女及供御用的雜務(wù),兼管宮中的詔獄,由宦官出任掖庭丞管理。掖庭丞侍從在皇帝左右,權(quán)勢頗重。西漢時,掖庭的屬官有掖庭護衛(wèi)、掖庭獄丞、少內(nèi)嗇夫、暴室丞、暴室嗇夫等。東漢沿置,秩六百石,名義上隸少府,有左、右丞、暴室丞各一人,掌皇宮貴人、采女事務(wù)。魏、晉時改隸屬于光祿勛,廢除由宦官出任的成制,改任用士人。

  北齊恢復任用宦官,隸長秋寺。隋初置掖庭令二員,正八品,為掖庭局的長官,隸內(nèi)侍省。煬帝大業(yè)三年改局為署,隸長秋監(jiān)。唐時又改名為內(nèi)侍省掖庭局長官,仍任用宦官員二人,從七品下,掌宮人名籍、宮中女工之事。金朝掖庭之事改隸衛(wèi)尉司,掖庭令僅主正九品,掌皇后宮中事務(wù)。

  太子進的宮來,見一房屋甚是奇怪,門鎖已經(jīng)銹跡斑斑,遂問那主事官吏:“這屋內(nèi)所裝何物?”主事官吏不敢言語,太子見此令打開屋門,主事官吏嚇的忙跪地言道:“太子殿下莫怪,這屋里關(guān)的乃是義陽公主、宣城公主兩位公主,臣等接有武后諭旨,不敢私自打開?!?p>  聽到此言太子也不好怪罪。走上前來令主事官吏推開窗戶一縫隙觀之,可憐這兩位公主被幽閉在宮中十幾年之久,不讓見人,見到來人竟連話都不會言語。太子李弘看到她們,惻隱之心油然而生?;貞浶r曾與她們玩耍情景,不由的落下淚來。遂令主事官吏以后小心伺候兩位公主?;厣矸祷靥訉m去。待高宗返回一日早朝,太子李弘等的主事論定,跪拜地上言道:“天帝、天后,兒臣今日有一事相求,懇請恩準?!?p>  見太子出言,高宗輕聲回到:“有何要事?盡管說來,朕為你做主?!?p>  “天帝天后,兒臣前時到那掖庭宮中,見到了義陽、宣城義陽公主、宣城公主兩位公主,希望能夠可憐這兩位姐姐,把她們放出來許配給人家?!?p>  武后聽到此言,心中怒氣頓生。本來這事,十幾年過去,可能大家都已忘掉此事,可這本身看好的太子弘,竟這樣不知趣味,又把這事情給提了出來,只是冷冷一笑。這時高宗對蕭淑妃之死本就心存愧疚,再者義陽、宣城這兩位公主,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只是迫于武后此時淫威不敢造次。此時太子李弘的上奏,道出唐高宗的無奈心聲,于是當朝下令,放了兩位公主,待尋到合適人家許之。

  武后聽完高宗旨意,因在朝中,不好發(fā)作,只好做出讓步?!疤斓奂热粦S,那就依照天帝所言行事,不過天帝此時龍體欠安,本宮自會尋得人家,妥善處理此事,”武后言道。

  遂令退朝?;氐膶m來心中暗思:這蕭淑妃昔日那樣待我,為求自保,本宮懇請你當了太子,今日你長大,不為本宮著想,不站在自己這邊,反倒幫助昔日宿敵,武后自此對李弘產(chǎn)生隔閡甚至怨恨,太子李弘由此失去武后寵愛。但此事朝中已定,武后為了防止這兩位公主日后興風作浪,便隨便將她們許配給了兩個普通侍衛(wèi)。

  這正是:帝王之家無人情,起伏成敗一言中。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