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新主

第56章 求同存異

大新主 拾新 2014 2019-10-23 23:57:40

  無論身處何地,總會形成各種不同的圈子,圈子里圈著“相同”的人。

  比如在農(nóng)監(jiān)處這么一個狹小的地方,就有因為利益糾葛的兩個圈子。

  從一些細節(jié),王匡已敏銳的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但凡事,有弊就有利,他不排斥這種小團伙的形成。

  他走向最上面空著的主位,輕輕將印信放在桌沿,把所有人打量一遍。

  他行禮,誠懇道:“今后,我將與諸君共事了。”

  事情發(fā)展的有些出人預料,在屋子里分成兩派的農(nóng)監(jiān)們,一是沒有想到新來的農(nóng)監(jiān)長比想象中的年輕,二則是如此溫和待人。

  當是下首的一位老者率先起身,躬身道:“在下魚化鄉(xiāng)邊長云,我等盼君子已有數(shù)日。今日,君子終于有空來了。”

  魚化鄉(xiāng),正是邊上村的上級行政單位,王家莊子正處于魚化鄉(xiāng)的管轄。此人姓邊,很可能是邊上村走出去的。

  王匡卻沒有多少印象,在邊上村生活近一年,面熟的人,他都能第一時間認出。那么此人可能早些年就離開了邊上村,搬去了其他村落。當然,也不排除其他的可能……

  邊長云見王匡瞇眼望著自己,心里一突,低下了腦袋:“果真是王家莊子的主人,消息沒錯。既是‘同鄉(xiāng)’,外加他乃安漢公之子。以后同堂為吏,要多多幫襯才是?!?p>  “原來是邊農(nóng)監(jiān),幸會!”王匡回禮道。

  有了邊長云的開頭,又有幾人起身見禮。

  等同僚建寒暄完畢,王匡坐在主位,把玩著印信,假裝感興趣道:“方才君等討論何事?”

  既然要管理這長陵之事,便繞不過去。再說還有五日便是太學開學,在這極短的時間里,他必須對于自己的工作做出安排,執(zhí)行方面,總得依靠手底下這群人。所以,要盡快的立下威望,也就必須參與進來。

  “不瞞君子,吾等所說之事,乃春季播種之事。上林宛地界離黃河河道不遠,前幾年黃河決堤,水淹數(shù)千畝良田,導致農(nóng)人顆粒無收。

  去歲大旱至,農(nóng)作物再次枯死。

  我與付君等人的意見自然是新修設施,以杜絕此類災難之發(fā)生。但張君等人認為此舉勞民傷財,另加上朝廷不會給太多的補助……”

  在邊長云說完后,屋子里再度陷入了緊張氣氛。

  王匡算是看清了,說到底還是因為農(nóng)監(jiān)是個窮部門,每年撥下來的款項極少,不夠修建那些新的水利設施。究其根本,主要是農(nóng)監(jiān)制實行的時間有些短,上下還沒形成更好的運作方案。

  這些問題,尤其上林宛可能到來的旱情問題,對別人來說很麻煩,對于王匡而言,不存在什么麻煩。那在信中與劉秀所說的水車,此時已托人建造,大旱時,可不正是其用武之地?

  現(xiàn)在要關心的應該是澇災……尤其幾年后的大澇!

  只聽上首,王匡那略顯稚嫩,卻洪亮的聲音傳出:“君等想法,皆是為了我上林宛的農(nóng)人。吾已有解決旱災之道,現(xiàn)在要解決的是澇災,我想與諸君共同上書,請求黃河改道!”

  黃河改道!

  屋子里的幾位農(nóng)監(jiān)被嚇了一跳,下意識過濾了王匡前面提的話。

  “君子,此等大事……吾等……恐不能做主?!蹦俏灰恢毙Σ[瞇的張君,頓時拉長了臉。

  黃河改道,可是大事,歷史上第一次大的改道,似乎在春秋戰(zhàn)國事情,那是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發(fā)生的事情。這次大的改道,讓整個河道向東南之地,足足平移了一百多公里,勞廢了無數(shù)的人力物力,并由此形成了新的流域,即海河流域。

  王匡堅定道:“黃河之隱患,由來已久??锴覔?,哪一日會發(fā)生大決堤,到時,受苦受難的,可不僅僅只是上林宛一地百姓,甚至全國上下中數(shù)萬萬百姓,甚至連我等也會身在其中。

  勿謂言之不預也!”

  他記得很清楚,在七年后,即歷史上大新建立的第二年,公元十一年的時候,黃河就發(fā)生了在華夏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大決堤。

  自魏郡決堤(今河南大名東),無數(shù)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被淹,瘟疫叢生。

  事后,王莽發(fā)動勞役,把黃河的河道再次向著東南的方向遷徙了一百余公里,經(jīng)頓丘之地(河南滑縣)入海。

  那一場洪水,家破人亡者不知凡幾!致使百姓對朝廷怨聲滿滿,更為大新數(shù)年后的覆滅留下了隱患。

  王匡既然來到,不能阻止大自然的偉力,但卻可以預防,減少更少的傷亡。

  上林宛之事,便是一個突破口,可讓數(shù)年后黃河決堤的悲劇不再上演。

  “黃河周邊,都分布著諸位的田地,我想諸君都不愿看到水淹田畝,農(nóng)人流離失所,我王匡亦不愿意?!?p>  屋內(nèi)的幾人均做思考,王匡又加了一個強心劑,且扮起了神棍:“大旱之后,難保不會有大澇。

  半年前,我被盜賊所傷,昏迷之際,遇見一李姓道人。他言之,‘大漢有旱災而至,又有澇災加持,實乃古今未有之大變局!’。

  其一之預言,已經(jīng)驗證,容匡不得不想到其二?!?p>  王匡的話剛落下,另一位付姓男子急切問道:“君子所見,莫非是那活神仙,李少君?傳言其并非身死,且活了百年,難道事實真是如此?”

  李少君是大漢的著名道人,大漢人對其崇拜者不在少數(shù)。

  王匡帶著三分懷念,看向小窗外的天空,感嘆道:“那李道人是不是李少君,恕匡不能肯定。我當時觀其已年過近百,白發(fā)蒼蒼,而后灑脫一笑。

  言:‘有緣會再相見’。

  而后,消失了?!?p>  古代人可是迷信的很,寧信其有,不信其無,貴如王莽也不例外。

  當即,邊長云垂首一拜:“吾愿以君子馬首是瞻,為百姓上書,改黃河之道?!?p>  涉及那虛無縹緲的神仙之說,另外對于黃河澇災卻有擔心。在邊長云之后,屋子里的其他幾位農(nóng)監(jiān)先后的贊同道。

  “卻不知方才農(nóng)監(jiān)長所言,那解決旱災之道?”有人反應過來問道。

  王匡一笑:“此物名叫水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