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牢獄中。
“啊?。?!”
接連不停的慘叫聲撕破夜的靜謐,燭火搖曳著,想要躲開,可那聲聲悲鳴如影隨形,回蕩在整個室內(nèi)。
“說不說????你他娘的到底說不說?”行刑的侍衛(wèi)使出了十足的力氣,帶有倒刺的長鞭揮舞著,每一下都威力十足,將受刑人的皮肉活生生撕開。
面目全非的受刑人已到了暈厥的邊緣,他已經(jīng)三天不吃不喝不眠了,炮烙、夾棍、插針等酷刑輪番上陣,日日夜夜不讓他有絲毫喘息的機會,就連暈厥也不被允許。
“嘩”一桶冰涼的鹽水澆了個滿身,殘存的意識被這陡然襲來的痛苦拉回到現(xiàn)實,他的全身都在叫囂著:說吧!說了吧!只要說了那一句話,你就輕松了,哪怕死也是一個解脫!
被心中的聲音蠱惑了一般,他張張嘴,想要說出那幾個字,那句能讓他立即從這地獄里徹底解脫的話。
行刑人顯然也注意到他的異狀,停下了手里的鞭子,湊近了他。
“咳咳咳,是、是、是受······”話到嘴邊,那個名字他卻怎么也說不出口。
“什么?是受誰指使?”終于要說了!行刑人按捺內(nèi)心的激動,等待那人說出幕后真兇。
然而,女子如蛇般冰冷的聲音在受刑人腦海響起。
恭喜······喜得麟兒······為人父母······
事到如今,說出那個名字又能如何?只不過把家人推上絕路罷了。
他沉默了。
許久沒有得到回應的行刑人瞧見他的神色,便知道問不出什么了。
“媽的,又耍老子!”行刑人怒罵著,繼續(xù)開始新一輪的折磨。
牢獄中的慘叫聲延綿不絕,可那聲響絲毫沒有傳到地上來。
宮人們捧著新鮮的瓜果點心,穿過蜿蜒的抄手游廊,進入香薰繚繞的金華殿內(nèi)。
一襲玄衣的蕭皇后,正在與太子對弈。
棋局已至中盤,棋盤上黑子與白子廝殺正酣,執(zhí)黑的是太子,目前占據(jù)了上風,但他本人眉頭不展,做苦思冥想狀。
與他相比,執(zhí)白的蕭皇后顯然要放松得多,她身姿慵懶,姿態(tài)悠閑,渾然沒有陷入苦戰(zhàn)的緊迫與苦悶。
見此情景,太子愈發(fā)不安,他對自己的母親再了解不過,若是沒有必勝的把握,定然不會如此安然自得。
果然,臨近終盤,早先沒有注意的白子變成了致命的陷阱,太子想要補救,反而越陷越深,最后潰不成軍,慘敗。
“玟兒,你的老毛病又犯了?!笔捇屎蠓畔缕遄?,淡淡道。
太子將棋子放入罐中,點頭道:“母后教訓的是,兒臣思慮不周,誤了大局。”
蕭皇后凝視著自己的兒子,仿佛看穿了對面人的所有心思:“還在擔心那件事?”
太子有一瞬間的慌亂,但很快恢復了平靜,坦誠道:“是?!?p> 蕭皇后長嘆一聲,光潔的手隨意拿起對面的黑子,說道:“落子無悔,既然你選了這條路,就要走到最后,記住,你是大梁的太子,是大梁未來的主人,前功盡棄這種事我決不允許發(fā)生?!?p> “啪”地一聲,黑子落在棋盤上,方才黑子慘敗棋局竟然有了一線生機。
太子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他盯著眼前起死回生的棋盤,有一瞬間的失神,隨后,又搖了搖頭,自嘲道:“兒臣知道,兒臣并沒有后悔,只是懷疑是否有必要做到這一步?!?p> 蕭皇后放下手里溫熱的棋子,起身走到對面,雙手扳過太子的肩膀,上挑的鳳眼如鷹隼一般銳利,語氣篤定道:“懷疑就是后悔的開始,不要懷疑,你做的選擇是對的,是的,有必要,非常有必要,身在皇家就理應如此?!?p> 趙玟感到被鉗制的肩膀微微發(fā)痛,但在它看來這痛反而讓自己變得更加清醒,那雙琥珀色的眼睛由迷茫變?yōu)閳远?,他終于成功說服自己:“是,兒臣謹遵教誨?!?p> 蕭皇后滿意地點點頭,重新坐下,漫不經(jīng)心地整理棋子,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嘴角扯起一個諷刺的弧度:“也不必太過憂心,你當真以為,你們的父皇是那么好糊弄的?那些小手段,在他面前根本算不得什么?!?p> 太子心里仿佛落下一個驚雷,他驚道:“父皇知道?他知道?不,不可能,既然知道又為何······”
忽然,他想到一個可能,再也說不下去。
蕭皇后點點頭,肯定了他的猜想:“沒錯,他知道,他知道你們幾個是故意把老三留在那里,故意沒有及時說出真相,可那又怎么樣?結果已經(jīng)出來了,老三敗了,不是嗎?”
太子默默蜷起袖子里的手,臉色慘白,如墜冰窟。
蕭皇后把玩著手里的棋子,繼續(xù)道:“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假若那天被暗算的人是你,他同樣不會在乎,他只在乎勝利者是誰,敗者?他根本不會多看你一眼,弱肉強食,這是大梁自古以來的規(guī)矩?!?p> 是啊,若是那天被暗算的人是自己······
太子不可抑制的陷入了這個猜想中,心里充斥著滿滿的絕望。
一只溫熱的手撫上他的臉頰,將他拉回現(xiàn)實,是他的母親,蕭皇后。
她的容貌稱不上是絕色,短而寬的臉,濃黑筆直的眉毛,硬挺的鼻子,凌厲的薄唇都讓她散發(fā)出男子的英氣,可這些同樣也賦予了她不同于一般女人的堅毅與剛強,唯一嫵媚的丹鳳眼里飽含堅定:“但是玟兒,你要記住,你和老三終究是不一樣的,你有蕭家在,只要蕭家一日不倒,就沒人能暗算你,母后和蕭家,永遠會站在你這邊?!?p> 像是漂泊的小船一下子就找到了港灣,趙玟的心落到了實處,他重重點頭,放下了那塊壓得他喘不過氣的石頭。
沒錯,他們是不一樣的,他有蕭家,只要有蕭家在,就永遠不會有這一天。
終于放下了纏繞多日的心結,太子離開的腳步都輕快了幾分。
送走了太子,蕭皇后并沒有就寢,她坐在窗邊,手執(zhí)一卷兵書,盯著其中的某一頁入了神,許久不曾翻頁。
后半夜,一只灰色的信鴿飛入殿內(nèi),豆子似的眼睛東張西望。
貼身侍女悅然熟練地抱起鴿子,解下它腿上的小直筒,遞給窗邊的主人,便默默退下,抱著鴿子吃食喝水去了。
展開信筒里的紙條,上面只有零碎的幾個點、線、圈等符號,這是他們專用的暗語,外人是決計看不懂的。
將紙條上的內(nèi)容記在心里后,蕭皇后便將紙條放入燈罩中,紅色的火苗瞬間將紙條舔舐干凈,不留一點證據(jù)。
“更衣吧。”蕭皇后吩咐侍女道。
少頃,整個金華殿陷入黑暗中。
躺在床上的蕭皇后,心中反反復復咀嚼著紙條上的信息,沒多久,就陷入了安眠之中。
第四日,關于三皇子傷重不治的消息在行宮內(nèi)不脛而走。
據(jù)說國師沒有找到藥引,只能每日用上好的丹藥為三皇子續(xù)命,延緩時日。
身為三皇子生母的順妃自然是悲痛欲絕,連著兩日沒有再去兒子所在的函德殿看望。
而身為父親的武成帝,則是召集了天子直屬的暗衛(wèi),命他們前去增援先前出發(fā)的羽林衛(wèi),日夜不休趕往皇陵,一定要審查出與三皇子失蹤的相關線索,以及徹查守陵衛(wèi)內(nèi)部與此事件相關的人員。
暗衛(wèi)行動迅速,很快便查出知曉那夜騷亂的守陵衛(wèi)成員。
第五日,天剛拂曉,武成帝的旨意便傳到皇后所住的金華殿,不等她召見,傳旨的太監(jiān)便徑自闖入宮殿,宣讀旨意。
沒想到蕭皇后的侍女竟直接將人打了出去,大喝道:“放肆!此處乃皇后娘娘的寢殿,爾等竟敢擅闖!”
傳旨的太監(jiān)也不甘示弱,尖著嗓子喝道:“大膽刁奴!你們才是放肆!圣上親自下旨,爾等不接旨,難道要抗旨不遵不成?”
“哪個說本宮要抗旨不遵啊?”低沉中略帶怒氣的聲音從背后傳來,是蕭皇后。
所有人立即噤聲不語,齊齊跪下。
今日的蕭皇后穿的是皇后專用的明黃色朝服,她發(fā)髻齊整,妝容精致,除了左腕上戴著一條木質的古樸手串,渾身上下再沒有什么多余的裝飾,她身姿挺拔,不茍言笑,一舉一動都透露出身為國母的威嚴。
“還不帶路?!睕]有聽旨意的內(nèi)容,也沒有其他的交流,僅憑自己對枕邊人的了解,她就知道接下來該做什么。
這場鬧劇以最快速度傳遍了行宮各處,母子連心,身為唯一的嫡子,太子接到消息后便立即趕去,但沒有圣上的宣召,他被羽林衛(wèi)攔在了書房外面,趙玟臉色雪白,進不去便直挺挺地跪在書房外面。
收到消息的順妃、純妃等人趕過來時看到的便是這幅場景,半大的少年背脊挺直,遺傳自母親的丹鳳眼大大地睜著,琥珀色的眼珠不錯地盯著緊閉的房門,初春早上的寒氣從地上的石板蔓延到全身,凍得他鼻尖通紅,嘴唇青紫,可他仍是不發(fā)一語,一動不動,仿佛成了一座石像。
太子還能為了自己的母親跪在這里,可她呢?她的的玨兒躺在病床上,神志不清,無藥可治,而害他到如此境地的太子卻還能好端端地跪在這里,這讓順妃如何能不恨?
之前因趙玨重傷,她悲痛萬分無暇顧及,現(xiàn)如今自己的孩子已經(jīng)被國師判了死刑,始作俑者便愈發(fā)扎眼,順妃無法忍受,看到太子便失去了理智,不等眾人反應過來,幾步?jīng)_上前去一把揪住他的領子,紅著眼睛質問道:“太子殿下害死了我的玨兒,如今可滿意了?”
趙玟抬眼看到順妃,臉色愈加蒼白,不只是因為太冷還是因為太過突然,他紅著眼睛,牽扯嘴唇半天說不出話,最終閉了眼,顫聲說了句:“是我對不起三皇弟?!?p> 對不起?一句對不起就完事了?她十月懷胎,養(yǎng)了七年的孩子就這么沒了,他竟然就一句對不起?
聽聞此言,順妃氣急攻心,不顧周圍阻止一耳光便扇了過去,太子不閃不躲,受了這一下,臉頰立時便腫得老高。
順妃還要再打,卻被其他人七手八腳地拉住了,她兀自掙扎,然而始終不能再靠近太子一步,就連腿邊的瑜兒也抱著她的大腿,不讓她走動一步,大哭道:“別打了,母妃,別打了?!?p> 奮力掙扎的順妃漸漸沒了力氣,她癱坐在地上,抱著趙瑜失聲大哭。
是啊,打了太子又能怎么樣呢?玨兒治不好了,太子卻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儲君,將來說不定還會登臨大寶,她再沖動也還是要為瑜兒著想,圣上有自己的決斷,她這樣鬧下去只會給瑜兒帶來麻煩。
但淚水怎么也止不住,貼身宮女勸順妃當心身子,純妃惠妃勸她不可沖動,也有太子的貼身太監(jiān)急得要找太醫(yī)為太子診治,一時間,書房外的嘈雜聲愈來愈大。
此時,書房內(nèi)卻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書房里,早已有幾位重臣等在那里。
蕭皇后掃視一圈,見無人說話,便毫不客氣地找了張離自己最近的椅子坐下,召一旁的張德海上茶,她抿了一口熱茶,贊嘆道:“張德海,你這沏茶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啊?!?p> 張德海低頭表示受贊,沒有答話。
蕭皇后放下茶杯,沒有看書房上位坐著的皇帝,自顧自說道:“今天這是怎么了,都聚在這里,各位大人好久不見啊,沈閣老身體可好?夏學士、陳御史也都在?此次祭祀之行,各位舟車勞頓,實在是辛苦了。”
被點到的幾位大臣躬身行禮,依舊沒有答話。
蕭皇后點點頭,仿佛是已經(jīng)聽到了他們的回答聲,一副了然于心的樣子。
最終打破沉默的,是整個大梁地位最高的人,武成帝。
他凝視著那個明黃色的身影,一字一句擲地有聲:“蕭皇后,你可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