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陸拾玖 羲和祭,十日頌(中)
“既然不想告訴我們,為何要記載下來?”洛今朝迷惑不解,道。
“也許,我們只是看不懂這個陣法而已。”何明夕道。
聽她這么一說,洛今朝仔細看了看大陣的圖畫,上面除了一幅古怪的陣法之圖,還有奇門遁甲、五行六氣的運轉記載,還有許多看不懂的符號和不屬于百越國的篆體標記其中。
“看來,并不是靈歌師兄不撰寫那些,而是這些符號已經(jīng)記載下來了,我們看不懂罷了。”洛今朝道,“也不知,這位被稱作上神、神王的人到底是誰?太古殘卷貳里面并無記載。”
《太古殘卷貳》里面記載,這位上神曾有一友,兩人琴瑟合奏,后來上神和他決裂了,兩人把琴瑟扔進了歸墟之中。
“這里提到了歸墟……”何明夕提醒洛今朝道。
“在哪里?我看看?!甭褰癯泵柕溃缓鬁愡^去看那卷軸。
只要一提到“歸墟”,他就很敏感。
畢竟除了“須彌芥子”,那個燈火闌珊處的奇幻夢境,最為熟悉的字眼,便是“歸墟”。
關于“歸墟”的記憶,也時時刻刻出現(xiàn)在他的夢中,比如那場歸墟天火,還有一個巨大的、黑暗的旋渦……
夢里夢外,他都非常熟悉“歸墟”這個詞,好像和他的身世有著莫大的關聯(lián)。
洛今朝急著尋找歸墟的秘密,可卷軸上只是記載到上神曾經(jīng)鎮(zhèn)守過歸墟入口,還有把琴瑟扔進了歸墟之中,其它再無記載。
《太古殘卷貳》上記載的內容多數(shù)都使用“百越國古篆”這種文字字體,所以洛今朝能夠看得懂,很快,他就留意到了殘卷上“歸墟”的字眼,還有相關內容。
可那僅是皮毛般的記載,根本沒有深入,僅僅是提到了上神把琴瑟扔進歸墟這幾件事罷了。
“唉......只要找到上神的秘密,還有歸墟的入口,我就能尋到自己的夢,就可以回家了……”洛今朝小聲呢喃道。
何明夕都聽在耳中,道:“怪不得,這望月城會傳承西王母和青鳥的琴術,甚至用樂器使出各種怪力亂神的法術,原來,上神,也是個通樂理的人,會琴瑟,所以把琴藝和琴術傳給了祈天燈天姥山,只是不知,這上神的曲譜,到底有沒有流傳下來?”
半晌,洛今朝翻到了《太古殘卷貳》上的相關記載,道:“好像有,上神給望月城傳下了兩首曲子,這里都有音符,記了下來……”
何明夕看了看,卷軸上固然有兩個遠古之時的樂譜,曲譜,有“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的符號記載,各種稀奇古怪的符號,還有宮商角徵羽五音的音調變幻,都記錄了下來。
那幾個音忽高忽低,時起時落,故弄玄虛,讓人難以捉摸。
“這兩首……上面寫著:十、日、頌……羲、和、祭?”
何明夕一字一句地念了出來。
正是上神傳下的兩首曲子——《十日頌》、《羲和祭》。
“十日?不正是被羿神射殺的十日嗎?至于羲和,據(jù)《萬物錄摘要》記載:羲和是六龍駕日的使者,我們之所以每天都能在樂土看到太陽,就是羲和駕駛著龍車拖拉著太陽巡游大地,據(jù)說,羲和是被遠古神祗懲罰駕日的,她拖駛著日車來回巡游都不知多少年了……如此循環(huán)往復,輪回不休,倒也十分痛苦,可我們幾乎沒有人見過羲和真正的模樣。”洛今朝感慨道。
“羲和是帝俊的其中一位妻子。”何明夕淡淡地說了一句。
“這和帝俊有何關系?難道和上神、神王有所關聯(lián)?”洛今朝一頭霧水,“這《羲和祭》,是上神譜下的曲子,為何要祭奠羲和?羲和不只是被懲罰駕駛日車而已嗎?又沒有死去……”
“神祗是不會死的,他們不老不死,不朽不腐,甚至已經(jīng)遁入神隱,化作無形之物,永恒地存在于某個地方……關于上古的很多事情,都成了一片迷霧,或許許多往事,根本難有人知曉其真相……”何明夕委婉道。
驀地,何明夕看到了其中一卷,發(fā)現(xiàn)了一些往事記載,道:“冊子中還記載,祈天燈無相長老當任長老的期間,也就是‘天賜紀癸亥年’,那一年門派中發(fā)生了一件大事,距離現(xiàn)在的祈天燈已經(jīng)五百年過去了?!?p> “是祈天燈的歷史?”洛今朝問道。
“不錯,重大歷史,那一年,祈天燈中發(fā)生了一場大戰(zhàn),交戰(zhàn)雙方為天姥山望月城和方壺山頭的九黎族,因為戰(zhàn)役發(fā)生在天賜紀癸亥年,所以被稱作‘癸亥之戰(zhàn)’,那一年天象大變,祈天燈中的雙月都呈現(xiàn)猩紅之色,故而又稱作‘雙月之戰(zhàn)’?!焙蚊飨σ贿呴営[著古卷,一邊說道。
“為何會記載在《太古殘卷貳》之中,不應該在天姥山的史冊記載當中嗎?這方壺山頭,也在祈天燈?好像聽靈歌他們說過,祈天燈中只有天姥山,并無其它地方啊?”洛今朝疑惑道。
“本來是有的,但是……”
兩人便一起琢磨著冊子上的文字,“觀看”起那件往事來……
當塵封的往事被慢慢地打開,歲月的真相也緊隨著一層層剝開了……
太古殘卷中記載,那一年,雙月呈猩紅之色,望月城曾經(jīng)和九黎族大戰(zhàn)過一場,九黎族居住在方壺山頭,方壺山頭也是祈天燈的一處地方,里面居住著上古十大魔神,后來九黎族被望月城鏟除,方壺山頭被夷為平地,從此,祈天燈中就只剩下這座漂浮于云海之上的天姥山、望月城,一個以罡氣修煉為主的宗派。
就在癸亥年,雙月之像望舒精靈整年都沒有拋頭露面,全年皆是詭異時刻。
那一年,《十日頌》和《羲和祭》的曲調響徹祈天燈,余音繞梁,一年過后都尚未絕去。
那一年,無相長老把九黎族人死后的怨靈和九黎族的魔獸封印在了牛首山。
包括上古時候的諸多魔神,都被封印在那座山了,還有那把九黎劍的魔劍——九黎劍,亦是如此。
看到這里的時候,何明夕忽地說道:“難道,你那天被人控制,墜入噩夢,而后夢游牛首山,是那些被封印的魔神所致?”
卷軸上記載,五百年前的那一天,前代掌門無相長老連同望舒、司鳥、仙律、涵虛四大長老,還有望舒五靈的助陣,才封印了它們。
“接下來往下,好像記載著一位叫黎女的人的故事?”何明夕道。
“黎女?”洛今朝道。
果然,卷軸下還記載著——
在那一次大戰(zhàn)之前,九黎族和天姥山望月城本是友好相處的兩個國度,他們共生于“祈天燈”之中,都是這片小世界的人,他們一起交流,研討修行之術。
后來,在一次論道中,他們討論著祈天燈的生死存亡,想用“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玄理,共同創(chuàng)造“時空再造之術”。
在這個論道的過程之中,雙方發(fā)生了見解沖突,天姥山認為修煉罡氣才是正道,而九黎族則認為應該罡氣和煞氣一起修煉,因為天罡地煞之氣一起生于天地之間,必有道理,加上天姥山的人反對離開祈天燈到樂土大世界去傳承法術,他們要遵循上神的約定。
而九黎族當初是被上神封印在祈天燈中的一個上古種族,他們本來就想要自由,所以更想掙脫束縛,主張要到樂土中去傳承法術。
雙方因此爭執(zhí)不休,引發(fā)兩個種族之間的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