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那些藏仙島各大宗門的年輕金丹男修再也不向往年一樣趾高氣昂了,經(jīng)過飛舟大賽被七階妖修藍凌追殺的經(jīng)歷后,再也不好意思到藏仙島第一美女桓凌子眼前晃悠了。
大賽十日前,桓恒子披著紅色天蠶絲衣袍,帶著兩位元嬰和圣女桓凌子親自到王天放洞府邀請他一起趕往天靈山會場,并把收集到的煉器材料都交到了王天放手上。
這次紅衣門要去八百名修士助威,好在藏仙島重視飛舟出行,紅衣門準備了一百搜飛舟,現(xiàn)在的七階飛舟至多能載三十人,六階以下也就能載二十人吧。
不同品階的飛舟加上不同修為和駕馭技巧的修士駕馭,想要整齊而有氣勢還真不容易,圣女桓凌子帶著大家練習了近一個月時間,直到出發(fā)一刻也沒有滿意。
身披紅色天蠶絲衣袍的王天放一皺眉,直接取出了天巒靈舟,放大到百米長、三十五米寬,足可乘載千人之多。
這下子紅衣門修士不鎮(zhèn)定了,連桓恒子都吃了一驚,元嬰桓來奇和桓冥師以及圣女桓凌子更是大驚,心理上開始轉變對王天放的看法了。
看了這大型靈舟的制作手法,桓恒子和桓冥師兩位七階仙師更是贊嘆不已。
“天放道友這大型靈舟在乾界真是前無古人了!”桓恒子不由得贊了起來。
“雕蟲小技而已,不足稱道!”
王天放等紅衣門修士們都上了靈舟之后,駕駛著靈舟向天靈山方向飛去,有金丹修士打起紅衣門大旗,一路上遇到不少飛舟正趕往賽場,這大型靈舟也太拉風了,讓人羨慕不已。
五日路程,天巒舟三日就趕到了。一進入賽場,已經(jīng)先到了的修士又是一陣騷動,指手畫腳地議論起來。
直到紅衣門修士坐到了指定坐席,王天放收起了天巒舟之后,議論聲音才小了下去,紅衣門修士算是露了一把臉,都是神氣飛揚。
觀眾席上修士越來越多,彩旗和門旗呼啦啦飄揚,到比賽當日會場上達到了八萬多位修士。
藏仙島第一宗門的藏仙門化神修士鐵毅和趙晟,第二宗門人鬼門的化神修士方晴和王鏘,第三宗門天靈門的化神修士齊偉和馮海,都到齊了,正在打坐養(yǎng)神。
主持比賽的是現(xiàn)在占據(jù)天靈山的藏仙門掌門,元嬰大后期修士鐵中,一套開場白后,講了一下比賽規(guī)則。飛劍煉器成績比重占九成,每個宗門三名修士參加,所有材料和煉器爐自備,煉器時間三年之內(nèi)完成,第一名一萬分,第二名五千分,接下來十九名遞減一百分,再接下來三十名遞減三十分,然后遞減十分,這比起飛舟大賽的第一名只有一百分是天壤之別了,評委由百大宗門各出一名元嬰修士組成。
鐵中講完之后,為期三年的飛劍煉器比賽正式開始,因為煉器需要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參賽修士紛紛入場,金丹修士很少,也就十人,其余都是元嬰以上修士,當然藏仙島的七名化神修士全部參加,而且包括桓恒子在內(nèi)的七位化神修士第一時間都已經(jīng)到了賽場開始準備。
觀眾席上八萬修士大飽眼福,不僅能看到煉器技藝的展示,還能一觀化神大能的容顏,用心的話能學到不少煉器技巧,有這樣的機會難怪藏仙島修士仙藝高超。
王天放坐著沒動,看了一會現(xiàn)場,已經(jīng)有二百九十九人到場,只有桓恒子和桓冥師中間的一個位置空著,是給自己留著的,現(xiàn)場七階煉器爐有七十二個,其余也都是六階上品煉器爐,可謂壯觀。
見天放老祖沒下場,紅衣門修士都有些著急了,煉器可是分秒必爭的呀,桓凌子也有些坐不住了,美目閃動,關注在王天放身上,但是沒有人敢說話,只能靜靜地等著。
第一個月王天放普遍看,第二個月重點觀察二十人煉器,第三個月只看認為手法和技藝最好的十個人,其中七個是化神期修士,十人中包括紅衣門元嬰桓冥師。
“老祖在構思方案?”桓來奇實在忍不住了輕聲問了出來,正常的修士,煉器方案估計幾年前就研究透了。
“不是,在學習煉器技巧,機會難得呀!”
王天放此話一出口,桓來奇一口老血沒吐出來,差點暈了過去,現(xiàn)上轎現(xiàn)咋耳朵眼呀!
再也沒人敢問了,連主持人藏仙門的掌門鐵中都納悶,三個月時間了還有修士沒下場,而且只有一個,幾千年來還是頭一回遇到這事。
在鐵中心里,別的宗門修士不來才好,藏仙門少一個競爭對手了,而且竟然還是百大宗門排名第四的紅衣門,著實還暗自高興一下。
半年之后,場上修士忙得不亦說乎,觀眾席上有的瞪著眼睛學習的,也有一部分閉幕養(yǎng)神的,還有一部分指指點點小聲議論紛紛的。
王天放站起來走到場上,手上突然多了一鼎七階煉器爐,架在火眼上加熱,紅衣門所有人和沒閉眼的所有修士都關注著他呢,因為他是過了半年時間才下場的修士,都想看看他怎么煉器。
包括元嬰桓來奇和圣女桓凌子一直把眼睛放在王天放身上的人都沒發(fā)現(xiàn)這煉器爐是怎么出來的,都是一臉詫異。
桓凌子就想知道王天放的煉器爐從哪里拿出來,而就沒看到。
王天放把玄黃爐烤了三天,自己還是一會看看左邊的桓恒子,一會看看右邊的桓冥師。
倆人雖然專注煉器,但是王天放半年沒到場,倆人還是有些著急。
看著王天放下場了,也只是加熱煉器爐,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桓凌子徹底服了。
第四天王天放將兩具七階大后期妖獸藍靈獸骨骼和四百斤魂玉、四百斤晴玉以及化骨粉等輔材一股腦加入玄黃爐中,打了三個符法在玄黃爐上,繼續(xù)加熱,自己盤膝坐在旁邊偶爾調(diào)整一下火量。
心里已經(jīng)選定備選方案煉器了。
王天放完全不像別人那樣,煉化、制模、畫符、刻陣、研磨等等一系列繁復流程,只是悠哉地看著玄黃爐煉化材料,三個月后,加入了二百塊上品靈石,接著煉化。
紅衣門修士一直關注,一直在著急,桓凌子就差到現(xiàn)場幫忙了。
一個月后,王天放打了個符法,打開爐蓋把雜質(zhì)剔除,畢竟魂玉和晴玉不純,然后用“天書錄術”在半空中制模,用靈氣劃線,離遠了根本看不清,觀眾席上的修士根本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把子母劍的模型制成后,用符法和陣法固定,然后控制玄黃爐飛起,在半空中澆筑,一會功夫兩柄長劍成型,橫在半空,一動不動,玄黃爐中淺白色的汁液一滴不剩,玄黃爐返回到火眼上繼續(xù)加熱。
王天放取出七階火狐符筆在兩柄劍正反面蘸著七階藍靈獸精血,凝神畫了十八道符法和十八道陣法,只見筆走龍蛇,驚呆了眾人,連旁邊的桓恒子和桓冥師也被吸引著。
之后,把兩把劍放入玄黃爐中,加了兩瓶七階藍靈獸精血,繼續(xù)加熱,然后用“天書錄術”向玄黃爐中劍體加入驅動心法和驅動口訣以及驅動技巧。
之后,開始淬煉,王天放也還是只管控制火量,不時地左看右望。
紅衣門諸人都沒看明白怎么回事,劍已經(jīng)成型,開始淬煉了,簡直是神來之筆。
兩個月后,玄黃爐中劍體開始震動,旁邊的靈氣被快速了進去,玄黃爐吸合之間,附近的靈氣形成漩渦被卷進爐中全被劍體吸收。
周圍修士本來就多,加上三百人同時煉器,盡管周圍靈氣蔥郁,此刻“子母藍靈劍”大成之際,大量吸收之下,所有修士都感到周圍靈氣竟然忽然稀薄起來。
最要命的是,正在煉器的大能們,因為靈氣減少只能用法力加持,而且要全神貫注,弄得十分疲憊。
現(xiàn)場八萬修士齊刷刷地把焦點給了王天放和玄黃爐。
一直持續(xù)了三天時間,期間場上煉器大能紛紛吞食靈丹妙藥,維持體內(nèi)法力供應。
現(xiàn)場只有王天放一人負手而立,神態(tài)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