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御街的擁堵便疏通了,馬車一路疾馳奔至安和門外,過了安和門便是禁中了,馬車坐騎一律不得入內(nèi)。
建承侯領著沈知嵐,威風凜凜地走了進去。沈知嵐方才在馬車內(nèi)沒細瞧清楚,這會子天兒已經(jīng)大亮了,才發(fā)覺她爹,建承侯,沈茂清,沈侯爺,一身武將打扮......除了佩刀、一應俱全,她隱約還記得這身行頭好像還是皇上看他爹天天白日做夢可憐又可笑,御賜了一套。如今日頭高懸,蟒甲的光澤閃耀非常,更是引得來往安和門的朝臣紛紛側(cè)目。
沈知嵐:沒辦法,我爹開心。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吶。
沈知嵐不知道,京中大臣早已對建承侯的做派見怪不怪了,投來的目光其實大多針對她自己。
要說也不怪別人總看她,京中誰人不知她沈小霸王的名諱,可真見過沈知嵐的人屈指可數(shù),她到底也沒做過如何過份的事來,最嚴重的一次也不過是嚇到了張尚書的女兒,還是那張小姐走在路上自己沒站穩(wěn),歪了一下倒在地上,又正好被沈知嵐撞見嬉笑了一番,張小姐覺得失了身份臉面,便令丫鬟胡亂編排一通,絕口不提自己儀態(tài)有失,反倒是毫不知情的沈知嵐成了當日一切的罪魁。尤其是沈知嵐得知此女還煞有其事地休養(yǎng)了半月之久,更是反胃惡心至極。她平時甚少出門,成日里悶地自己只能抓魚逗狗,性子是有些跳脫嬌蠻,可究根追底,還是她那溫柔解意的好姨娘種下的禍根。
今日眾人忽見建承侯領著一名容貌上乘的少女,不用說這定是其獨女沈知嵐了。可是,怎么跟傳聞中的不大一樣?不是說建承侯之女有如夜叉轉(zhuǎn)世,霸道蠻橫,連侯爺也不堪其脾性暴躁,成日禁足于府內(nèi)嗎?可真是奇了......
當年方姨娘努力了許久也懷不上侯爺?shù)墓侨?,再加上年歲漸長,瞧著沈知嵐一天天越來越肖其母,便起了歹心,沈侯爺又不大管內(nèi)宅的瑣事自然對她的這些花花腸子毫無察覺,等著他聽到越來越多的沈知嵐有的沒的事情,還穿出了府去,已是為時已晚。原本方姨娘的打算就是令沈知嵐被名聲所累,一輩子當個老姑娘算了,畢竟是侯府嫡女,建承侯不會虧待她,更不會多寵她了。而方姨娘自己,等著沈侯爺徹底對沈知嵐失望,她再從沈氏旁支血脈里抱養(yǎng)一個過繼也不算難事,如若挑中的是個兒子,待侯爺百年之后,她便是這侯府里真正的主人了。
可惜她如意算盤打得太響,沈知嵐不僅“脫胎換骨,再世為人”更是變得已有隱隱超出自己的掌控之勢,就連侯爺今早聽及方姨娘自薦入宮陪伴沈知嵐還惱怒了許久,當著下人的面給了她沒臉。這也是為何晨間沈侯爺一言不發(fā),心思郁悶了。
沈知嵐亦步亦趨地跟著侯爺過了安和門,領路的內(nèi)監(jiān)便上來打著擺子請了安。禁中的宮苑建筑大多以朱紅為主,長廊縱橫交錯,抬眼便觀前殿飛檐上兩條飛龍相互纏繞,活靈活現(xiàn),幾欲騰空而去。日光灑在角樓上,光影傾斜,金碧耀眼,更添威嚴莊重。
甬路相銜,內(nèi)監(jiān)領著他們繞了許久,才來到了大殿前,一路上沈知嵐很識趣地東張西望,落冰拽了好幾次她的袖子才收斂些。很自然地,他們一家子剛進來便又聚焦了許多目光,沈知嵐還在心里埋怨了好幾句她老子真是騷包......
突然耳邊響起了司禮監(jiān)監(jiān)官響亮地報禮“二殿下到!”話音未落,殿內(nèi)眾人立刻跪下行禮,沈知嵐這才后知后覺地憶起:太子跟二皇子是雙胞胎來著吧?
這么說來,今日需要慶生不僅僅只有太子了......
“眾卿不必多禮,仍照舊便可?!壁w軫神情冷淡地吩咐道。這是官場套話了,在場的人只要不是傻子,誰會照舊。沈知嵐縮在建承侯身后,眉眼低垂。他剛說完便察覺到不遠處小姑娘撇著嘴,一臉不耐。
待到眾人起身,這才被小姑娘驚艷了一番,沈知嵐今日一襲石青軟煙羅裙,鬢珠花鈿作襯,原本狡黠靈動的面孔也因略施粉黛褪去了幾分稚嫩青澀,媚而不俗,眉如翠羽,腰若束素,更顯明艷動人。
唔,小姑娘家家的,倒是會打扮。
沈知嵐瞧著趙軫跟大臣們說話的功夫朝自己的方向掃了好幾眼,也大大方方地回看過去,他今日也不賴嘛,一身橙黃寬袖宮服,鑲玉玄色寬腰帶,頭戴嵌寶紫金冠,劍眉輕揚,薄唇微抿,長身玉立于眾臣間,自是一番雍容華貴的皇子做派。
宴席開始還有一會兒,今日也是趙軫的生辰,但太子作為一國儲君身份貴重,且依本朝例,太子過了今年便可入政了,故而這場宴席更為重要。
趙軫作為二皇子原本是不應與朝臣過于親近的,可他今日偏提前來了,偏又與戶部侍郎說了好一會兒,不多時,消息馬上就被送到了陶貴妃宮里。
“老二前幾年不顯山露水的,虧他也沉得住氣?!碧召F妃聽罷抬手扶了扶耳鐺,婉媚動人。“咱們也該走了?!睂m婢忙跟了上去小心翼翼地攙著。
沈知嵐這邊正百無聊賴地坐在席間,抽了矮桌上面的穗子編花樣兒,建承侯也是個人緣差的,一則是侯爺自己沒什么實權,不過是個借著祖先功德地位擺在那里,朝中大臣也只是客客氣氣地彼此打個照面便罷了,二則沈茂青這個人簡直就是聊天殺手,只要有他在的場合,沒一會兒指定尷尬起來,因此,建承侯府父女倆形單影只地坐在席間,一幅格格不入的樣子。
“貴妃娘娘到——”
得,又得下跪行禮。
“好熱鬧啊。咦?二殿下竟先到了,本宮還以為你與太子兄弟情深,要一同前來呢?!碧召F妃這句話十分刻薄,在場大臣的臉色面面相覷,本來同趙軫聊得甚歡得戶部侍郎也縮緊了腦袋,不敢做聲,
“兒臣成日閑暇無事,比不得皇兄勤勉穩(wěn)重,只因著今日壽辰便一時貪樂早早地入了宮。娘娘攝六宮諸事,勞心操力,自然比不得兒臣腳程輕快了。”趙軫欠了欠身子答道。
大殿內(nèi)靜悄悄地,無人敢抬頭,沈知嵐也聽出來這倆人不對付,陶貴妃陰陽怪氣地指責趙軫不以太子為尊,趙軫也不卑不亢諷刺她:平時什么都做不了,老子今天過個生日你還逼逼叨個沒完,后宮管完了還要插手前朝的事。只是她沒想到,這么多人在場這對名義上的母子還真的一點兒都不給對方面子啊。
陶貴妃笑著轉(zhuǎn)了轉(zhuǎn)自己手上的瑪瑙護甲,這才悠悠地開了口:“本宮當是什么呢,原來二殿下還似兒時一般淘氣,今日也是你的生辰,若有什么心愿,不妨一會兒同你皇爺說?!?p> 你都這么說了,誰還想開口啊......沈知嵐拽了拽手中的軟穗感嘆一聲:原來二殿下的日子也不那么好過啊。
趙軫站著的位置剛好能看見沈知嵐的小動作,看著小姑娘拽了拽把玩許久的布條,好似泄氣一般,突然起了興致。他從來沒有把陶貴妃放在眼里,若非念及在場的大臣,他可能都不大會搭理她,說什么聽著就是了,索性都是些廢話。便趕緊擺脫陶貴妃,隨意回了句“是?!?p> 陶貴妃也見怪不怪,不予計較。倒是順著趙軫的眼光望去發(fā)現(xiàn)了正在走神的沈知嵐,頓時心領神會,老二也是到了娶親的年紀了。
只是,這小姐身邊的人?這打扮......倒像是建承侯?
趙軫也留意到陶貴妃似乎也細細打量著角落里的小姑娘,還未等他開口,便聽得內(nèi)侍唱迎:“太子殿下到——”
陶貴妃也收了神,看著正氣宇軒昂進殿的太子趙轍,不由得感嘆,先皇后一個肚子里同時裝了兩個人,怎么就如此地......不同。
“二弟!方才在正陽宮看見新燃的香火便知你一早來了。”
“臣弟給皇兄請安?!?p> 太子連忙攙起趙軫,笑呵呵地說:“二弟休要多禮?!彼莻€實在人,知道在這個世界同他最親近的人便是二弟了,自小一塊長大,習字,騎狩,等大了些,趙軫作為次子要出宮建府了,小趙軫在出宮的前一夜偷偷潛進東宮,跟他交代再三要提防三弟和陶貴妃,他拉著小趙軫的手差點沒難過得哭出聲來。
這兩年,趙軫無詔不得入宮,他每每想念弟弟和母后的時候都會去母后生前所居的正陽宮待上一陣子,也只有這里,陶貴妃的人什么也探聽不到。
陶貴妃看著這兩人兄弟情深的樣子甚是礙眼,又聽見這話里的意思是老二一早便進了宮直接去了正陽宮拜祭了先皇后一番,這位二殿下的能耐是越來越大了,進宮多時自己竟一點消息都沒收到!
想到這兒,她又將目光重新在沈知嵐身上打了個圈。
宮里冷清了這么久,也是該熱鬧些大家樂呵樂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