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默
1、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孤獨的凄美、于色界的陰陽法則、是必然的!我們沒辦法一面追求美、一面拒絕悲涼、而這兩者的融合、也為獲得自由奠定了基礎。某一天、當你連找尋知己的“攀緣心”都不要的時候、萬物皆可成為你的伙伴。
2、
物質的匱乏并不可怕、精神的荒蕪才是真的貧困、當我們經驗過繁華的空虛與寂寥、自然也就明白了、這并不是聊以慰藉的說辭。
3、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媽媽是這世間最是辛苦的人!我們難過了、可以躲起來、可以盡情地哭、可以找各種適當的途徑釋放情緒,累的時候、可以休息、可以罷工、可以耍賴撒嬌,媽媽總是會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默默地陪伴在我們左右。而媽媽呢?當她們身心俱疲的時候呢?她們所能倚靠的又有誰呢?
不要去吝嗇我們愛的表達、言語與行動皆可大大方方地展現、她們會欣然地接受并且積極地參與愛的互動、或許在傳統(tǒng)的家庭一開始會感到些許的羞澀、但慢慢的會發(fā)覺、大家都喜于沉浸在這種活潑的氣氛中。
4、
當每顆心都能感知到愛的時候、人性的惡就不會被激發(fā)出來、因而跑出去胡作非為。我們無法去奢望、每個靈魂都能在此刻覺醒、但只要愛在延續(xù)、光明就會到來。
5、
哪怕全世界都不愛我
我也對自己愛得深沉
有沒有人曾對你說過、李商隱詩詞的愛戀對象、或許就是他自己、別無他物。
只要不失探索內在的熱望、在這趟或短或長的人生旅途中、會不自覺地、一遍又一遍地愛上、每一個不同的自己。
過去不可得、現在不可得、未來不可得
6、
晨起的夢境、憶起昔日的友人、不免升起些許的感傷、這種溫情陪伴了我整個青春、也因不間斷的離別、而結束了生命最燦爛的時節(jié)。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站在法界的視角看待、便是“法爾如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本來就沒有煩惱這樣東西、哪有煩惱可斷?若是跟隨著“意識心”產生的妄念四處游蕩、喚自己一聲:彼愚癡者!最恰當不過了。
以“玩索而有得”態(tài)度去處世、人生便會有趣的多!
7、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即心即佛
感恩佛祖[合十]
把弟子從斷滅相的深淵中拽出來
以往種種關于墜落的夢境
也在阿賴耶識中慢慢變輕
逐漸氣化直至消失殆盡
回歸自性清凈圓明體
我們共同的家園
8、
江南的零下六度
疾病的貿然造訪
生活驟然凝結成冰鏡
故事開始變得扭曲無解
下一縷陽光會從哪個角度投下
徹底解了這因緣所生法的塵網
我多么渴望奮力去抓住那些緣
把它們統(tǒng)統(tǒng)囚禁在自己的口袋
或許深愛的人就可以免除苦難
苦難在無生中只剩下幻影
不明了的卻是真真切切的痛
而我卻狂妄得想要打破這場幻境
9、
我們大部分的恐懼都源于對未知的不確定性、而人的適應能力又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在無經驗且艱難的環(huán)境中磨礪自身、事過境遷轉身回望也不過如此。
10、
總是長得緩慢、慢到后知后覺、意識與世俗隔著一個時空、突然地墜落、呆立著觀想、主動在無常中練習、洞察究竟不生不滅的本質。
11、
檢驗認知的第一方法便是行、行到暢通無阻、就是融會貫通的時刻、思維與現實最完美的碰撞、需要的只是多一點點勇氣而已、一眼看法界、一眼看世界、性相一如。
新的一年、愿自己依舊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
12、
痛苦是通向生命圓滿的必經之路。
13、
感到精神萎靡的時候、就好好休息放松身心、一張底片的境遇不會持續(xù)太久、以閑適的心態(tài)等待下一張底片的輪轉、人生的每一張底片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在萬難之中學會不強迫自己進取、就好比學習一項技能、在同一語境中住久了、自然而然就記住了所有的理論、剩下的就是依理踐行、隨遇而安是最好的強心劑。
14、
此生未聞及佛法之前、因不得自由、想得是如何徹底毀滅靈魂、進而擺脫輪回的禁錮、慢慢地、慢慢地、變輕、變輕、直至消散于虛空、如此極端的習性、大抵是因累世的意業(yè)所感吧!
15、
人普遍是活在感受里的、心念一轉、感受就隨之變動、外境還是那個外境、于人生而言、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這是不變的定律、若我們能夠時常練習如何調轉心境、便能做到事事如意、是向內而非向外。
16、
我們出生在這五濁惡世里、對于過去所造的惡業(yè)、被動或是主動、給心靈所留下的責備到底會停留多久呢?我們似乎無法祈愿、在所有的境遇里都能保有身心的干凈、在二元對立的世界想要求得圓滿、是人為所無法企及的吧!
若能夠站在法界觀的角度、去看待世間的種種、一切好像又變得可解起來、佛法言“無所受而受諸受”、我想應該就是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狀態(tài)吧。
17、
曾經企圖在古今中外的哲學里、找尋到一些人生的意義、但這終究還是不夠究竟、始終深知自己沒有辦法避開心的覺受、而聊以慰藉、慶幸的是、后來在生命的迷途里巧遇佛法、他是把我從思想瓶頸中超拔出來的力量、而這股力量是絕對的自由、與我的心也是真實相契的。
18、
回首過往十年的歷程、從所求皆如愿、到所求不得苦、再到現在的無所求行、隨緣行、深刻體悟到了“無心插柳柳成蔭、機關算盡終成空”的精髓、一切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我們所能修持的無非是內在的成長、與心魔和解直至放下、或許累世所形成的習性、牢不可破、頑固不化、但只要我們內心足夠堅定、信心的火苗就會愈燒愈旺、形成不可阻擋之勢、最終證得菩提。
“性相近、習相遠”我們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真心本性、也就是“佛性”、眾生是未頓悟的佛、佛是已頓悟的眾生、所以十方的一切眾生:本是同根生、無二無別。
19、
初次在顧城那里聽聞“一切來自冥冥、終將歸于冥冥”的時候、第一感受是無比的親切、而這種親切之感、只有與心相契的當下、才會得以呈現。
時至今日才徹底明了、原來這個“冥冥”就是佛法的“清凈自性圓明體”、也是道家的“無極”、所謂的道法自然、我想應該就是:法爾如是、稟性而為。
借助文字般若進入觀照般若、最終回歸實相般若、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非要給生命下個存在的定義、我想這就是我存在的意義。
20、
天性就樂于離群索居、沉默寡言、無奈命運卻喜于把我丟入人海、在碰撞與摩擦中自行學習長大、為了適應世界、不得不開辟出一條尚且可走的路、來體驗世間的無常變化、幸運的是、在人生每個階段的結束、都會換來一次靜默的時刻、這種特殊的饋贈使我心存感激、就好似自己與命運的一個小秘密,可以停下來沉思、反省、融合。
對于過往發(fā)生的種種、一次次升起的虛幻之感、都讓分不清真假、在這場夢幻之中、惟有呆在母親身邊的時候、才讓我感覺到自己真正地活過、這與憧憬無關、也曾一度把她當成唯一的真實。
因過于深信自己的“感覺”、所以總是想著、要把每一個“感覺”的謎團打開、這種執(zhí)迷不悟是牽引我走向宇宙真理最深的淵源。
當我第一次在《心經》里聽到“舍利子、是諸法空相”的時候、剎那間不禁淚流滿面、是歷經千百劫終于找到歸宿、找到本源的苦楚與感動、原來在這個世界真的有一種思想與我先前的感覺是完全相應的。
源于對母親深深的執(zhí)念、也讓我更快地體悟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真正的法義、自如地去愛、自如地去生活吧。
21、
近來在佛學上的困惑
一場夢境解開了所有
直截了當且惟妙惟肖
摩尼寶珠的出生無盡
印證昔日流入的靈感
22、
當我們不再留戀山下的情感、不再執(zhí)著山下的風景、就能超越一切直抵山頂、以一種超然的心態(tài)去欣賞宇宙萬物、一旦具備了一舍俱舍的精神、頓悟便在反掌之間。
如佛經里所云:一超直入如來地、真如有念念真如
23、
長得慢一點、很像也沒什么關系、你是什么終將長成什么、好比一顆香蕉樹、不論你如何努力也結不出蘋果來、用心去品味五味雜陳的人生、借其認識自己、找到自己、健全自己才是關鍵、心有一種魔法、只要我們時常諦聽來自內心深處的聲音、它會帶領我們走向光明、擁抱快樂。
24、
自性生發(fā)出的覺性是最直觀的(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它是沒有經過意識思維的第一覺知、時隔九年、九九歸一、終是與叔本華的哲學體系完全鏈接上了、看破而后放下的自由自在、挫折是成長不可缺失的養(yǎng)分。
25、《辛巳》
身后熊熊一把火
日日追逐不停歇
靈光乍現躍入火
天水飄淋身清涼
26、
去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才是快樂之道、當一切都由心而發(fā)、便沒有了自律這回事、反而會產生無窮的力量、樂在其中、事半功倍、永不疲倦、甚至創(chuàng)造奇跡。
27、
讀書最大的裨益在于:打開認知的局限、破除生命的迷惘、若是能在這一過程中、有幸巧遇善知識、那便是最大的福報、有些人是先知再行、有些人是先行再知、但不管如何終究都要回歸到知行合一、愿我們都能充滿勇氣、盡情且快樂地去體驗生命的無限可能。
28、光始現的那一剎、感覺整個宇宙都被點亮、是那日盛夏的午后、我端坐在案邊觀想、窗外烈日普照著整片樹蔭、我的心與光融合在了一起、鳥鳴為我們做了唯一的見證。
29、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在受果報的同時、也在造作新的業(yè)因、如何應對果報的選擇權完全掌握在我們個人手中、不怨天尤人、勇敢積極得承擔、要明白一切的生發(fā)皆有跡可循、福禍無門、唯人自招、不論身處順逆境都不忘提升為人的品德、不斷打破認知的局限、思維力有助于我們活得更加通透且自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承認自己的無知、發(fā)自肺腑的謙遜、是抵達智慧彼岸的捷徑、所謂的“?;垭p修”在當下就可詮釋踐行。
30、
知而后行舉重若輕
行而后知負重前行
若是想要在無常中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就要不斷地往內在輸送養(yǎng)分、主動轉癡成智、別待到行而不得再反求諸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走、便是古圣先賢給予我們最大的庇護。
31、
美是直觀地照見、自然地生發(fā)、而非分別的主觀、一旦為某種相下了個美的定義、大美便會離我們遠去、當你想要留住美的時候、美已被執(zhí)取之心所扭曲、每個生命都有其獨特的完成方式、平等尊重或許可以抵御偏見的涌動。
32、
在現實里所面臨的阻礙、都是來幫助我們、泯滅相上的業(yè)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一次次始料未及的遭遇、一次次地體悟徹見、我們有一個本具的清凈自性圓明體的存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的一切也是如此的珍貴。
33、
心境的平和、安穩(wěn)、自在、而后升起得無窮力量、這股力量的抵達是人為的激勵所無法比擬的、物從心、即是外境顯現的有為、是從心而發(fā)的、并不是意識在做主導、它是超越了物欲的驅使、是一種忘我的狀態(tài)、這種勇氣不是莽撞的無畏、是可以犧牲一切的“同體大悲”。
第一次的體驗、自然地獲得了自身的天賦、并巧遇善知識、第二次的體驗、明確篤定這一世的使命、也遇到了解開我生命迷惑的善知識、終是感受到了何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我看不見它從何處來、也看不見它將歸向何處、或許它是無處不在的、或許這一切的演變、都是源于“自性”被啟動的那一剎那。
34、
世間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我們著相程度的深淺、與對于這個世界的感知、真實與否是成正比的、當某一天我們真正放下了所有、整個宇宙于心只是一個虛幻相罷了、就是這般無比的認定、如金剛堅不可摧。
我們大抵都是因為一路懷抱著悲愴、才會嘗試著去追逐外在的事物、以此來撫平久病不愈的傷口、可是聰明的你啊、在因緣成熟的某個當下、會驟然覺醒向內馳聘、圓滿光明自在無礙才是原本的你啊。
35、
往事突然的浮現
就像一個沉默的潛伏者
貿然攤開他的手掌
問你是糖果還是苦膽
我說:
是懺悔?。?p> 是自作自受??!
是過去生中的造作??!
念念不忘是潛伏者的溫床
念念無我念念皆是幻影
36、
人生曲曲折折、我們必須要保有坐過山車的勇氣、從年少的熱烈到后來的靜默從容、無一不是這場體驗的衍生品、命運就是如此、該經歷的不論你如何逃竄、也還是避免不了、與暴風雨來一次正面的交鋒、倘若這一切早已設定程序、那么我們需要在既定中習得點什么呢?
或許是、洞察身心幻垢、體認大道玄妙的境界。
37、
梭羅說:要盡可能無拘無束地生活,囚在土地上和囚在監(jiān)牢中差不多。
終其一生、在生死流轉之間、如何跳脫出生命循環(huán)往復的囹圄、終結生生不息的荒誕、回歸心性的圓滿光明、是生生世世所要修習的課題、覺醒的種子潛藏在第八意識、這是大道給予靈魂最慈悲的饋贈。
38、
解除恐懼最徹底的方式、就是直面恐懼、在一次次的練習當中、在惶恐、心驚、焦慮之中、看清事物的本質、直至能夠平靜地對待恐懼、就像看一場花開花落、看一次云卷云舒的旁觀視角、漸漸的、自然而然的、會發(fā)覺“我執(zhí)”的頑固在悄然地瓦解、你也活得更加從容、平和、自在。
39、
所謂的放下、不是直接舍棄不要了、而是緣來的時候、變化臨于吾身的時候、不管好與壞、勇敢地接住它、面對它、處理它、同時放下它、四則一、一則四、我們不過是在做一場具有相續(xù)性的夢、玩一場錯綜復雜的大型網游、不論周遭的環(huán)境如何毀壞、請大膽地融入進去、不要抗拒、當我們能夠游刃有余地操縱這種變化、且心態(tài)如虛空一般如如不動的時候、命運的齒輪就會開始旋轉、把你不知不覺地丟入下一個軌道。
40、
宇宙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著、我在變化、媽媽也在變化、我在走向死亡、媽媽也在走向死亡。
面對母親的病重、我知道這是命運于我的一種警訊、從內心真正接受死亡的考驗、徹底地敞開心扉、迎向真理。
我們從一出生就開始在修行中徒步、唯一差別的是知道與不知道、命運于我們都是仁慈的、從你輕微在意的東西進行磨礪、而后慢慢加重、最后以你最在乎最割舍不下的東西、來一次重擊、能跨過去就直接過了、反之便會陷入無盡的痛苦、被這種纏縛越勒越緊、直至……
晨曦2090
悟后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