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的夜晚,小島上所有房子的屋檐下都掛上了紅燈籠。
院子里搭了篝火堆,整根的木頭搭在一起特別耐燒,孩子們出去玩不會覺得冷。
蘇芽兒還給他們搭了臨時的爐子,可以在上面烤紅薯、白薯,因為明火藏在內(nèi)爐子里,所以很安全。
阿木給他們買了一大堆玩具,娃娃、木馬、小鼓……蘇芽兒感覺他是把他小時候錯過的樂趣都補給了孩子們,孩子們整天笑聲不斷。
瓜子、栗子、榛子等各類堅果裝在大盆里隨便抓,果干糖塊點心全是用盆裝。
阿木給孩子們配了消食的藥丸,怕他們吃太多消化不良,蘇芽兒跟他說沒事,孩子們懂事著呢,她做菜的時候,看他們一個個咽口水,讓他們先拿著吃,孩子們卻不肯,要等大家一起吃。
孩子們確實懂事,他們知道好吃的不能一天吃完,所以盡管大盆里的糖果誘惑滿滿,他們還是忍住了,一天只抓兩把。
阿木跟蘇芽兒商量,他想在節(jié)后開間制作中成藥的工廠,因為只靠他一個人賣銷量十分有限,如果建工廠,大量生產(chǎn)出售,可以讓更多人受益,有些病情輕的,吃點藥丸就能好的病人根本不需要來醫(yī)館。
比如他制作的消食丸、明目丸等等,蘇芽兒覺得這主意挺好,可以跟藥鋪合作,他們只開工廠生產(chǎn),放在藥鋪里出售。
阿木的目的是以實惠大眾為主,所以定價不會高,包裝也都是統(tǒng)一的,附贈說明書,藥鋪只要從中抽成就好。
工廠雇陌生人蘇芽兒不放心,讓阿木從島上選幾個,因為是新生行業(yè),蘇芽兒怕有人眼紅搗亂,所以讓阿木帶幾個男孩子去。
整整一個月,島上的生活就是吃喝玩樂,蘇芽兒跟著孩子們玩了這個世界的游戲,她也教他們幾樣她原本世界的游戲,比如組隊踩氣球,123木頭人。
她前生很少看娛樂節(jié)目,偶爾看過幾期最火的綜藝節(jié)目,從里面學(xué)了些游戲。
這邊歡聲笑語,玉人村今年卻是愁云慘淡,因為玉礦的事,村子里和親戚鬧翻的人家不在少數(shù),過節(jié)的時候親戚走動都少了,家里還有鬧的,整天雞飛狗跳不安生。
柳氏因為張氏站在趕人的一方,攛掇著村長把她幾個哥哥攆走了,偏趕到節(jié)前一天抱著雙胞胎回了娘家。
張氏最是喜歡雙胞胎,氣的節(jié)都沒過好,叫兒子去把人帶回來,柳氏無所謂,雙胞胎是他們老屠家的根苗,留在柳家算什么事。
可是她兒子被媳婦和老娘煩得不行,根本不聽張氏的,張氏說多了,他就威脅要進城打工,張氏怕他真的一走了之,只能忍著。
柳氏在娘家一住就是一個月,張氏想把孫子接回來,叫了自家妹妹們來幫忙,兒子指望不上,她只好親自出馬。
張氏原本就不是能吃虧的主兒,之前是過節(jié),她圖個吉利,不想大吵大鬧。
節(jié)期一過,張氏憋著一肚子的火氣,帶人殺去柳家。
親家母鬧上門,帶的又都是長輩姨母,柳氏的哥哥們沒法上手,張氏也不進柳家的門,堵在門口破口大罵,什么難聽話都說了,把左鄰右舍全喊了出來。
柳氏抱著雙胞胎回娘家的事,村里人都知道,卻不知道原因,張氏這一鬧,村里人可有了熱鬧看。
張氏受不得氣,她這趟來根本沒打算和平解決問題,不把這些時日受的氣全撒出來,她是不會罷休的。
蘇芽兒在屠家發(fā)展了一個線人,家里發(fā)生的事她都知道,家外的那些事,她也能打聽到。
柳氏畢竟是嫁出去的姑娘,雙胞胎也是屠家的孫子,被婆母打上門說出去也不是露臉的事。
這場拉鋸戰(zhàn)的最終結(jié)果,以柳氏和雙胞胎回家告終。
但張氏的小兒媳婦知道這事之后,覺得婆婆行事有損她們書香世家的顏面,跟丈夫抱怨,說要進城去住,她正懷著身孕,需要好的養(yǎng)胎環(huán)境,也是要遠(yuǎn)離家里那對冤家,整日里針鋒相對,她聽她們吵鬧煩的慌。
為了開礦,屠家老幺也被叫回來挖山,他早就膩歪了,有錢雖好,他卻不是干體力活的料,每天起早貪黑,累得像傻狗,他樂不得能逃離這如同苦力的日子。
于是夫妻倆合伙演了出戲,請郎中來診脈,說這一胎的胎像不好,最好進城去大醫(yī)館看看。
張氏聽說小兒媳婦懷的是男孩兒,緊張得很,雖然馬上就要開工了,還是給了他們銀子進城看病。
兩口子一去不回,寫信說大夫不讓他們奔波,需得靜養(yǎng),要等孩子出生才能回來。
張氏氣得罵人,但無計可施,節(jié)期一過就要進山了,她家這幾個本來就不頂用,再少一個,那挖回來的玉石還沒老李家的壯老婆挖得多。
張氏總想拔尖,可她家這幾個不爭氣的,在阿木走后,地也種不好,活也干不好,挖礦永遠(yuǎn)落在別人后面。
柳氏跟她對著干,小兒媳婦進城待產(chǎn),張氏便萌生了找阿木和蘇芽兒回來干活的念頭。
蘇芽兒上次當(dāng)著村里人的面,把話說的明明白白,態(tài)度也是強硬得很,她這時候才回過味來,感覺蘇芽兒和從前有些不大一樣。
而且蘇芽兒讓她吃過苦頭,病歪歪的時候還能打趴下好幾個流氓地痞,張氏心知再靠武力讓他們兩口子聽話是行不通的。
但張氏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又召集了她的姐妹團,準(zhǔn)備如法炮制,讓蘇芽兒和阿木乖乖回來給她干活。
蘇芽兒聽到消息卻樂了,她不主動找麻煩,麻煩上門,她可不能怠慢,得好好招待一下。
張氏只知道蘇芽兒他們住在林中的小島上,在她的想象里,她們應(yīng)該是過著野人一樣的生活,不過村里人見過蘇芽兒,她的穿戴還好,整整齊齊干干凈凈,不像是過的不好。
蘇芽兒有錢了也沒穿金戴銀,她追求的不是這些,而且也是怕被村民看見惹麻煩,一直穿的像個普通村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