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工讀生的逆襲

第七十六章 流言蜚語不理自消 廠工會請老師教戲

工讀生的逆襲 石為瑤 2044 2019-09-20 11:00:00

  這樣,每天下班,吃過晚飯之后。陸芳靜是現(xiàn)在金相實驗室?guī)徒环`寫《鐵氧體工藝學》一書的翻譯稿。謄寫完畢之后,江一帆教陸芳靜的武術(shù)基礎(chǔ)。陸芳靜悟性特別好,手腳靈活好使,進步得相當快。

  兩個人如膠似漆地鰾著,難免會引起不少人的議論。不過另一方面也有義務(wù)宣傳員,如芮芬蓮和楊偉中科長等人,極力宣傳:只不過是陸芳靜對江一帆心存感激而已,他們倆的條件相差太多,搞對象是根本沒有可能。

  這些議論也有傳到劉書記的耳朵里。劉書記是個基層的老領(lǐng)導,知道處理這些無關(guān)輕重的民間的花花案子的訣竅,就是當著耳旁風別管。他在一個小范圍的會議上,順便表示,不要熱心去管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各種流言蜚語,尤其是帶點兒顏色的,不要管它,時間不久便自生自滅了。

  為了豐富職工的業(yè)余生活,廠工會請了京劇老師到廠里來教京劇。每個星期兩次,星期三和星期六晚上八點起。北河市的京劇愛好者不但多,水平還挺高。除了從業(yè)余演員,——人們常把他們稱為票友,中出了不少有名的專業(yè)演員之外,北河市的京劇觀眾還以挑剔但是愛護演員而出名。特種材料廠地處郊區(qū),晚上除了看電視沒有別的文娛活動,不少職工都報名參加學習。

  陸芳靜和芮芬蓮都喜歡看京劇,喜歡看京劇的人都喜歡唱兩口,這是和別的表演藝術(shù)的愛好者不同的地方。陸芳靜注意到江一帆在兩次看電視里的梅葆玖演的“貴妃醉酒”和“霸王別姬”的時候都有異樣的表現(xiàn),又常常聽見他在不知不覺之中,哼兩句這兩出戲的唱腔,和芮芬蓮一商量,她們都想知道江一帆和京劇究竟有什么不為人知的淵源。就替江一帆報名參加京劇學習,當然她也報了名。

  江一帆得知兩個女人替他報名學京劇,頓時說不出話來。他小的時候住在外婆家,外公是武漢有名的京劇票友,與梅蘭芳的琴師徐蘭沅過從甚密,從徐蘭沅那里得到梅派唱腔的精髓,后來江一帆的舅舅也把乃父的衣缽繼承下來,也在國內(nèi)的票友界甚有名氣。耳濡目染,舅舅的那些玩意兒就傳給了江一帆。

  在他讀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就是因為這個愛好,改變了他的一生。他從此發(fā)誓不再接觸京劇,連想也不去想它。但是京劇的愛好和研習,已經(jīng)融化到他的血液中去了,永遠和京劇說拜拜,他實際上做不到,經(jīng)常引起他劇烈的感情震蕩。

  江一帆沒法把他對京劇復雜感情向陸芳靜和芮芬蓮說清楚,他連對自己都說不清楚。既然這姐兒倆給他報了名,他也只好順水推舟了。

  星期三晚上八點,江一帆來到工會俱樂部的大屋子,過一會兒陸芳靜和芮芬蓮也都來了,參加京劇學習班的,還有熔煉車間的唐桂強和技術(shù)監(jiān)督科科長楊偉中。唐桂強工老生,宗楊(寶森)一派,楊偉中工花臉,宗裘(盛戎)一派,都是老戲迷了,還有其他車間的工人、干部,一共十來個人。

  老師一共來了兩位,一個高瘦,一個矮胖。帶著京胡和鼓板,還有笛子,那是準備伴奏吹腔和昆曲的。

  人都到齊了。

  工會趙主席講話:“各位同志,為了豐富職工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我們請了兩位老師來給大家教京劇。參加學習的同志,不但要學好,玩兒好,還有一個任務(wù),就是在今年的元旦聯(lián)歡晚會上,要演出幾出京劇,向廠子的領(lǐng)導和職工匯報。工會這個錢沒白花。究竟演什么劇目,上誰來演都由老師們根據(jù)你們學些的成績來決定。希望你們都能爭取到上場過癮的機會。”

  高個子老師說:“參加學戲的各位師傅,程度不同,行當不同。我們先要了解一下每位師傅的水平高低,好因材施教才,也好組織劇目排練、演出。這樣我們伴奏,每位師傅唱一段自己拿手的腔兒。能唱一段的唱一段,記不起一整段的,唱幾句也行?!?p>  于是高個子老師操琴,矮個子老師司鼓,伴奏音樂響起,學員們輪流開唱。第一個是唐桂強,他報的戲名是《二進宮》里楊波唱的二黃慢板:

  “千歲爺,進寒宮,休要慌忙

  …………

  江一帆一聽,楊派的味兒挺足,不是一年兩年的功夫。原來楊寶森早年以北河市為基地唱戲,在北河市他的戲迷很多。老唐就是其中一員。

  第二個試唱的是技術(shù)監(jiān)督科科長楊偉中,報的是《秦香蓮》中包公的一段唱:

  “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

  …………

  學裘盛戎,簡直是惟妙惟肖,絕對是多年的老票友。北河市的戲迷中,喜歡花臉行當,尤其是裘派的極多。大約是因為北河是北方最大的水旱碼頭,扛大個兒的,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碼頭搬運工人很多。而這些人的業(yè)余愛好,就是唱兩嗓子花臉,出出大口的粗氣。一般城市,都以青衣、老生為最受歡迎的行當。只有在北河市,戲迷們捧花臉行當?shù)慕莾?,不在生、旦之下?p>  接下來是陸芳靜。她一下子埋藏心底里多年的爭強好勝的本性按捺不住,不唱大家熟悉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這些劇目,而是挑了一個業(yè)余演員很難唱的昆曲《牡丹亭》的選段。

  原來陸芳靜她們家,和東港區(qū)京劇團是鄰居。從小起,她身體好,喜歡蹦蹦跳跳,和男孩子一起玩。長大一點,常常去京劇團看大人和哥哥姐姐們排戲,練功。她也學著練,什么劈叉、拿大頂(就是倒立)做得有模有樣。區(qū)京劇團的副團長,一位著名的花旦兼刀馬旦演員,很喜歡她,打算收她為徒弟,跟副團長學唱戲。將來能不能成角兒賺大錢先不說,至少可以減少一個人的口糧負擔。

  可是不巧她爸爸風濕病發(fā)作不能干活,她只好頂替爸爸去扒鹽,掙錢養(yǎng)家,斷了她的成角兒唱戲的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