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進尺,無恥之極!
婁昭君一聽高殷請她下懿旨,宣布二王為叛亂的首惡,心中立刻想到這句話。
那二人可是自己的親生子呀!
而且,天下人都知道他們跟自己一條線上的,自己的懿旨一下,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旁邊,鄭子默看著高殷已經(jīng)完全控制了局勢,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此子真有其父文宣帝之風!
文宣帝高洋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卓越的才能,若不是后期嗜酒殘暴,絕對是歷史上頗數(shù)得著的明君。
鄭子默知道,婁昭君下懿旨所起到的效果,與高殷下圣旨所能達到的效果完全不同,婁昭君現(xiàn)在其實是六鎮(zhèn)勛貴代表人、領(lǐng)頭人。
六鎮(zhèn)勛貴是齊國軍事、政治支柱,她懿旨一下,就代表自己完全承認奪權(quán)失敗,公開承認高殷是鮮卑六鎮(zhèn)權(quán)力繼承人。
因此,高殷讓婁昭君下懿旨,絕對是一招妙棋。
……
懿旨下還是不下?
婁昭君依舊在沉默當中,她要權(quán)衡利弊,不管怎么樣,自己是太皇太后,高殷應(yīng)該不會拿自己怎么樣,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旁邊,高殷見婁昭君陷入沉默,暗地里跟鄭子默等人使了個眼色。
鄭子默立刻心領(lǐng)神會,先對旁邊宋欽道等幾位大臣耳語幾句,然后上前對婁昭君拱手道:
“太皇太后本來是忠心支持陛下的,但今日二王政變是假打太皇太后旗號,臣唯恐他人不明真相,將誤會太皇太后與此事有瓜葛。
因此,臣請?zhí)侍笞裾毡菹滤?,立即下懿旨,一來可以讓太皇太后擺脫子虛烏有之嫌疑,二是可以盡快使政局穩(wěn)定,讓周國宇文護不至于因為這一場政變而騷擾邊界,劫掠大齊百姓!”
鄭子默說完之后,宋欽道、可朱渾天和、娥永樂等三人紛紛上言,請求立即下懿旨,且他們態(tài)度一個比一個強硬。
娥永樂甚至是握著刀柄說話的,由于剛經(jīng)歷血戰(zhàn),他身上滿身血污,讓人感到無比恐怖,因此說話非常有壓迫力。
婁昭君一看,知道這懿旨必須下,否則結(jié)果難以預(yù)料。
“好,你等去擬旨吧,不過道人,我要你答應(yīng)我,不得加害你十二叔!”婁昭君語氣柔和了許多,似乎是在求饒。
高殷微微一笑:“皇祖母放心,若十二叔與今日之政變無關(guān),孫兒絕對不會為難他,他可是我的嫡親叔叔,孫兒還指望他幫一把呢!”
婁昭君一聽,點點頭道:“道人,我記住你這句話,希望你勿要食言!”
說完,她慢慢回殿,心里在想,這個孫兒有著他祖父高歡的狡詐與機智,也許真是理想中的接班人呢。
想到高歡,她又想,自己也許不久就會去陪他了。
高殷看著她的背影,心想,太皇太后,屬于你的時代落幕了!
至于十二叔,希望他夾著尾巴做人,否則,自己是保不了他的。
……
隨后高殷對可朱渾天和說道:“皇祖母老人家年紀大了,就讓她待在此殿吧,所有侍女、衛(wèi)士全部更換!”
可朱渾天和當然明白高殷的意思,他摸了摸已經(jīng)被打斷了鼻梁骨,叩首道:
“遵旨!陛下放心,臣一定精心安排太皇太后的護衛(wèi),確保太后安全!”
高殷點點頭:“走,回昭陽殿陪朕吃早飯,然后商量些事情!”
早飯就是現(xiàn)在的午飯,他今早沒吃早點,感覺有些餓。
……
其實,在自己那個世界的歷史上,可朱渾天和等人曾經(jīng)建議軟禁太皇太后婁氏,可是最后被輔政集團給否決了,以至于沒有翻盤的機會。
當然,實事求是的說,如果沒有順利解決掉二王、段韶、斛律金等人,而直接軟禁太皇太后的話,結(jié)局真的難以預(yù)料。
……
昭陽殿,下午。
高殷與鄭子默、可朱渾天和、宋欽道等人一起商量眼前要做的幾件大事。
現(xiàn)在雖然有了太皇太后婁氏懿旨,不過,由于高殷權(quán)力根基非常薄弱,在沒有真正得到掌握軍隊的六鎮(zhèn)勛貴效忠的情況下,情況隨時可能發(fā)生變化。
第一件事,“錄尚書事”、“京畿大都督”二職何人來當?
北齊錄尚書事一職高于尚書令,主管全國的行政,一般由皇族人擔任,偶爾也有他人擔任。
京畿大都督主管鄴城軍隊,該職位極其重要,一般由帝國二把手擔任,大多同時兼任錄尚書事。
如今二王被殺,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擔任二職,因為害怕權(quán)力旁落。
高殷一看他們講了半天也沒個辦法,于是說道:“朕看,沒有合適的人選,就取消錄尚書事,由尚書令總攬全國政務(wù)。
至于京畿大都督,朕意也取消,將其所管之軍分為兩大營:南大營、北大營,任命廣寧王高孝珩擔任北大營大都督,儀同都督成休寧擔任南大營大都督,各統(tǒng)三萬人。
同時,新設(shè)立一個臨時機構(gòu)---軍樞房,專門商量軍政大事。參加者由朕臨時指派,鄭愛卿、可朱渾將軍、右仆射燕公、騎兵省唐侍郎、尚書令楊公、廣寧王六人先入軍樞房議事?!?p> ???將京畿大都督一分為二?還要設(shè)立軍樞房?
嗯,高明!鄭子默首先明白了皇帝的用意,大聲道:
“陛下英明!讓廣寧王擔任北營大都督,六鎮(zhèn)勛貴必無話可說,成將軍又極其忠心,是擔任南大營都督最合適之人選。”
其他二人一聽,也都對高殷的建議極度贊賞,表示同意。
當然,對于軍樞房的作用,他們暫時還沒有認識到,那是高殷準備皇帝集權(quán)的一個幌子。
今后這個類似于軍機處的機構(gòu),將逐步取代尚書、中書、門下等機構(gòu),成為皇帝的“秘書房”。
進入軍樞房的大臣,其實都是皇帝的秘書,真正的權(quán)力將全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里!
什么丞相、尚書令等等都將不存在。
此事商量完之后,接著就是第二件大事:對參與叛亂者的處置原則。
這次政變參與者眾多,與絕大多數(shù)的六鎮(zhèn)勛貴都或多或少有些牽連,這是因為六鎮(zhèn)勛貴之間的姻親關(guān)系非常復(fù)雜。
高殷心想,知道何時妥協(xié)、妥協(xié)到什么程度的人,才是高明的政治家。
因此經(jīng)過商量后,他說道:“此次只處理直接參與者,凡是與皇族有姻親者,降二等處理,其余人等全部赦免不究。
鄭愛卿兼任御史中丞,統(tǒng)籌處理政變后續(xù)事務(wù)。諸位愛卿下去辦事吧,朕要與太后商量一件大事!”
眾人離去后,高殷來找母親,他要多娶幾個妃子。
高殷已有皇后李難勝,不過她剛滿十二歲,尚未同房,顯然不利于子嗣繁衍。
至于妃子人選,當然大部分要從六鎮(zhèn)勛貴里面選了,在高殷心中,這可是一舉兩得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