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墨客

大明墨客

誰家郎 著

  • 歷史

    類型
  • 2019-08-09上架
  • 2367449

    已完結(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第0001章 鄭家有子

大明墨客 誰家郎 2229 2019-08-09 13:20:10

  洪武元年,經(jīng)歷過動亂之后的金寧縣郊外的農(nóng)田里,人們興高采烈的在自家的田地里勞作。

  朝廷給大家分了田,而且提供了種子,還有耕牛,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免稅三年。

  這就是說只要是自家的田里出產(chǎn)的糧食,三年的收入都是自己的。

  經(jīng)歷過元末動亂饑荒的人們,誰不珍惜這大好的機會?

  鄭家村西頭的一顆桑樹下,鋪著一條小毯子,上面坐著一個頭戴虎頭帽的男娃。

  他的身邊臥著一條大黃狗,正微瞇著眼睛打量著四周,似乎它就是一個金甲護衛(wèi),如果有哪個不開眼的家伙,膽敢對小主人不利,它隨時都要跳起來攻擊之。

  小主人叫鄭長生,今年剛三歲。長的虎頭虎腦的,很是可愛。

  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環(huán)視周圍,似乎有著一種于年齡極不相稱的睿智。

  沒錯,鄭長生是來自現(xiàn)代,是某點一個撲街碼農(nóng)。在某一個夏日的傍晚,在瘋狂的碼了一天字后,相約三五知己小酌幾杯。

  夜市很熱鬧,幾個人擼串、喝酒、侃大山,興致濃時鐵簽子都擼的冒火星。

  一片烏云飄過,旱天響干雷,他是被雷炸到這個時代的。

  好吧,來就來了,大干一番也未嘗不可,可是該死的賊老天,你干嘛給老子弄一個三歲幼童的身子啊。

  每天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沒有別的事情做。

  再說了他也不能做別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常態(tài)就是吃喝拉撒睡,你要是表現(xiàn)的與眾不同的話,弄不好在被冠以妖魔之名,當成妖孽給滅口了,那就慘了。

  封建時代,尤其是閉塞的鄉(xiāng)村,鬼神之信仰者甚眾。

  別的不說,光是村里的老族長鄭三旺,那就是一個鐵桿的唯心主義鬼神論者。

  動不動的就帶領村中同族老少磕頭燒香,祈禱神靈護佑,那撅起屁股磕頭的時候就別提有多虔誠了。

  是以,鄭長生很是老實的保持著常態(tài),不敢越雷池一步。

  也就最近,鄰居家跟他同歲的寶貝孫子開口說清楚話了,他才敢同步之。

  一個正常的大小伙子的思維,愣是口不能言,你就想他的心里陰影面積是多大好了。

  好在現(xiàn)在能說話了,要不還真是要把他給憋死了。

  李秀英聽到兒子喊“娘親”心里別提多開心了,簡直都要瘋狂了。

  抱著鄭長生心肝寶貝的叫個不停。

  這就是自己的母親,在這個世界里相依為命的人。

  李秀英在村中也算是個名人,一個識文斷字的大家閨秀,居然嫁給了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鄭鐵山。

  是以,人們都說鄭鐵山燒了高香了。

  這在村中當時引為妙談,村中之人茶余飯后的話題人物就是她。

  據(jù)說她出身于書香門第之家,戰(zhàn)亂一起,家破人亡,一路逃難過來。

  當時她都快要餓死了,是鄭鐵山心善救了她一命。

  或許是心念感恩,又或許身為弱女子,孤身一人,無依無靠的才跟了鄭鐵山。

  當生下鄭長生的第二年,鄭鐵山上山砍柴,失足落下山崖一命嗚呼。

  于是年輕守寡的李秀英獨自一人帶著年幼的兒子,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盡管以前她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可是為了兒子她放下大小姐的身架,下田勞作,滿手老繭的跟普通的婦人已無區(qū)別。

  三畝旱田,種植的小麥;三畝水田,種植的稻谷。施肥、除草、灌溉,全憑她一人之力。

  雖然很累,但是她看著兒子稚嫩清秀的面龐,聽著透著奶音的娘親二字,她心中充滿著干勁。

  日漸西去,李秀英挺起了酸痛不已的腰,放下手里的鋤頭。

  總算是鋤完了,看著綠油油的禾苗,心中充滿了希望。

  在過幾個月就可以收割了,這都是糧食啊,家里有糧心不慌,只要有了吃的,就餓不死她們娘兒倆。

  來到樹下收拾好東西,抱起兒子向著家里走去,大黃狗歡快的跟在身后左竄右跳......

  此時村中已經(jīng)炊煙裊裊,傳來陣陣的食物的香味,落日下的鄭家村如同人間仙境一般。

  鄭長生的晚餐很簡單,一碗很濃稠的米粥。熬出了米油的白米粥,很是香甜。

  他小手抓著勺子,吃的汁水淋漓,很是酣暢。

  看著兒子吃的開心,李秀英滿足的笑了,呼嚕呼嚕幾口喝完碗里的稀粥,就開始和面做糕點。

  就要立春了,正是郊游踏春的時節(jié),貓了一冬天的人們,都出來跟大自然親密接觸了。

  做上一籃糕點,拿到集市上去賣,還能賺點錢。

  眼看天氣就要熱起來了,兒子的春衫還沒著落,孩子長的可真快,去年的衣衫今年已經(jīng)不能在穿。

  到時候去布店扯上一些絹布,找二嬸裁剪一下,自己略加縫制就可以了。

  想到此,她心里就很愉快。

  李秀英做的糕點很簡單,并不如后世的糕點種類繁多,做工復雜。

  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面食,發(fā)好了面,做成簡單的小動物的形狀,放進籠屜里蒸熟即可。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之前李秀英做好了,讓丈夫拿去集市上售賣,可是賣的很搶手的。

  尤其是小孩子,很喜歡這些小動物造型的面糕。

  如果沒有見識過,沒有這個頭腦,是根本就做不來的。

  尤其是在金寧縣的鄉(xiāng)村里間,李秀英家之前要不是大富之家,她也是不會的。

  李秀英挽起袖子,開始制作糕點。

  吃完飯沒事做的鄭長生,努力掙扎著站起身子,邁著小短腿顫顫悠悠的走到母親身邊。

  張開小手,嘴里說著:“娘親,要,要......”

  李秀英慈愛的看了一眼兒子,孩子正是對一切都好奇的時候,見自己揉面,估計他也想玩兒。

  畢竟是白面啊,那是裹腹的東西。遇到災年,別說白面了,就是雜面窩頭都沒有。

  不過,出于對兒子的疼愛,她揪了一塊面團,猶豫了一下,還是遞給了鄭長生。

  手里拿著面團,小家伙開始玩了起來......

  李秀英看兒子不哭不鬧的玩面團,嘴角泛起了一絲開心的微笑。

  兒子自從會說話起,就再也沒有尿過床,也沒有哭鬧過,這比起來別家的孩子已經(jīng)是好到天上去了。

  要不然光是每天洗尿布,哄孩子都夠她忙活的了,也不用在干別的活計了。

  她一邊忙活著手里的糕點,一邊扭頭看兒子。

  咦?她看著兒子手里的面團,呆呆的發(fā)愣......

誰家郎

新書《從炮轟努爾哈赤開始》火熱連載中,歡迎移步。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