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回憶往事
馬車穿行在北涼荒蕪的大隔壁上,一輪圓月高高懸掛在正當(dāng)空,望著那輪圓月,柴瑾軒想起了一些不愿意想起又時常不由自主回憶起的一些往事。當(dāng)年父皇周世宗柴榕年紀(jì)輕輕就繼承周朝大統(tǒng)。父皇登基后,對內(nèi)整頓吏治,使得內(nèi)政清明,百姓富庶。對外整軍練卒,南征北戰(zhàn),北破契丹,西滅西蜀,南摧南唐。短短數(shù)年就使得混亂了百十年的山河欲將重歸于大統(tǒng)一之勢。只可惜在北征契丹得勝歸來的途中,身染重寒,不幸駕崩了。當(dāng)時年僅七歲尚不懂人事的自己被迫繼位??啥潭桃荒陼r間不到,當(dāng)年跟隨父皇一起打江山的大將軍李光義,也就是先皇開元帝,在軍中的地位急劇上升。最后在三軍的擁護下奪去了自己手中的皇位。然而開元帝并沒有殺自己,而是將自己降為王,封了個寧息王,息事寧人。興許是出于愧疚,下旨讓他的大梁王朝,讓他的李氏后代永遠(yuǎn)厚待我們柴氏一族。開元帝登基后繼承了父皇的遺志,最終完成了父皇未完成的統(tǒng)一大業(yè)。這么看起來,李光義可真是個好人,好皇帝呢。呵,自己竟然會在心里夸贊這個奪去了自己江山的人,可真是諷刺呢!也罷也罷,自己本也不是那受得了皇宮禁錮之人,如今能游蕩于江湖,正是自己所喜愛的生活方式。
可好人總是命不長的,開元帝在位僅僅五年就駕崩了,他的胞弟成武帝繼承了大統(tǒng)。也就是當(dāng)今圣上。這位成武帝李光意在繼位之前就是個極具手腕的政治家,有傳言他的親哥哥開元帝就是他暗中謀殺的,這也是為什么開元帝駕崩后沒有父死子繼,而是走了兄終弟及這條路。即便如此,他繼位的時候朝野上下也是無一人站出來反對,在這位極具手腕的成武帝繼位后,本就被整個王朝視為眼中釘?shù)漠愋胀酰兆痈且惶毂纫惶觳缓眠^了。王府也是由北向南一遷再遷,規(guī)模也隨著每次的遷徙一縮再縮,最后遷到這遠(yuǎn)離王都的江南,王府規(guī)模也縮減為只剩一個管家兩個用人的王府了,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光桿王爺。
即便如此,王府無論遷到哪里,縮小至何種規(guī)模,王府外任然會由重兵把守,監(jiān)視著這位異姓王的一舉一動,生怕這位曾經(jīng)的天子心生不軌。畢竟這大梁的天下,是由他們姓柴的打下來的。李家人只不過是竊取了別人江山的盜賊,這是一道坎,只要這位寧息王在世一天,他們李氏皇族就永遠(yuǎn)無法真正抬頭當(dāng)這江山的主人。別說現(xiàn)在才過去十五年,就是二十年,五十年,柴瑾軒一天不死,李家皇位就一天坐不安穩(wěn)。當(dāng)年先皇開元帝仁義,一方面是為了安撫當(dāng)朝文武百官,一方面也確實和柴世宗感情深厚,本就奪了他的江山,再殺他的兒子實在于心不忍,于是給退位的小柴瑾軒封了個王。寧息王,取意息事寧人,可這天下大事,又能如此簡單的息事寧人嗎?有人想寧人,只想過上簡單安穩(wěn)的日子,有人卻不想息事,不斬除后患,怎能息事?
近日從王都傳出來消息,成武帝突然身染重疾,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而太子的人選還遲遲未定。成武帝病重后的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情是召回在各地已封王的四個皇子。第二件事情,便是秘密派人,來殺這位寧息王。一來是想在自己人生的最后階段,了結(jié)這樁壓在李氏皇族心頭的那道坎,不仁不義之名就讓自己來背吧,身后之名,但憑后人評說。二來也怕自己死后,總有一些亂臣賊子唯恐天下不亂,畢竟這位前朝天子還在世一天,天下就一天不可能真正安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