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為大于細
【原文】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①,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注釋】
?、賵D:計劃。
【譯文】
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攪擾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xiàn)遠大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凡是天下的難事,一定從容易的地方做起;凡是天下的大事,必定從細微的部分做起。因此,有道的人始終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輕易許諾的人,很少有能夠兌現(xiàn)的,必然會失去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人,勢必會遭受很多困難。因此,有道的人遇到事情總是把它看得很難,所以反而沒有困難了。
【導讀】
處理困難的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難事,一定是由簡單的問題積累而成;天下的大事,一定是由微細的小事累積而成。老子要人們不捐小,不棄細,不自大,不輕諾,以德報怨,保守虛空清凈的無為之道。
【解析】
這一章進一步闡釋“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世間的所有事情都是從小到大,從易到難,從細到巨發(fā)展起來的。圣人明白這一道理,因此在事情剛剛出現(xiàn)或者還在萌芽狀態(tài)的時候就把它化解掉了。所以,我們看圣人表面上做的都是小事、細事、易事,甚至什么也沒有做,最后的結果卻就了大事、難事。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這句話有人解釋為“以無為為為,以無事為事,以無味為這種解釋沒有把自然無為理解為一種自我修養(yǎng)的思想境界,而是作為一種單純的行動指導思想來看的。如果這樣理解的話,老子就是提倡什么事都不必去做了,這就扭曲了老子無為的真正內(nèi)涵,因為在老子看來,人活在世界上就一定要做事,否則,就無法生存。在老子《道德經(jīng)》里,無為的思想貫穿始終。
由于每一章節(jié)的側重點不同,所以無為常常涌現(xiàn)出新意來。這里所說的“無為”的含意,意思是說在做仟何事情的時候,都丕要強加自己的主管意志,更不要試圖用主觀意志去改變事物一的客觀屬性。
當然,老子并不是讓我們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順其自然。由此可知,老子所謂的無為實際是一種自我修養(yǎng)的思想境界,也就是一種拋棄主觀而順從客觀的思想境界。這種思想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事變少,少事變無。做到這些,就能實現(xiàn)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是修道的真實境界,要想理解這句話,就要先理解手段與目的的關系:手段是完成目的的中間環(huán)節(jié),目的一旦實現(xiàn),手段也就不再有用了。對于人類來說,手段不是絕對的,只有目的才是絕對的。所以,老子在這里所表達的是手段的有限性和相對性,只有人類所要達到的目的才是極端重要的。
“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崩献拥恼軐W是一種調和的哲學,它反對任何形式的對抗與斗爭。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老子就否認了矛盾的存在。在他看來,這個世界充滿了矛盾與斗爭,而我們應該把這種矛盾和斗爭從激烈的對抗狀態(tài)拉同到相對平和的狀態(tài)。為此,老子提出了建議,即“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這里的“難”指的是力所不及的日標或是難于辦成功的事情;“大”指的是偉大的工作或事業(yè)。老子在這句華中索要表達的意思是,我們應當在矛盾和斗爭仍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時候就予以消除,并通過謹慎行事避免新的矛盾與斗爭的產(chǎn)生。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斑@里的“諾”意為夸夸其談,吹牛皮,說大活?!肮研拧笔钦f真實可信的成分很少,很難兌現(xiàn)。在老子看來,大生于塵,多起于少,困難的事情要從易處著手。因此,求道的時候要從細微人手。天下的難事,必從容易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從細微人手,所以有道的人從來不自以為大,因此能成就大事。輕易的允諾是不足信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一定會遭受到更多的困難。所以,有道的人遇見事情總是把它看得很艱難,最后反而沒困難了。
王弼《道德經(jīng)注》
以無為為居,以不言為教,以恬淡為味,治之極也。小怨則不足以報,大怨則天下之所欲誅,順天下之所同者,德也。以圣人之才,猶尚難于細易,況非圣人之才,而欲忽于此乎?故曰“猶難之”也。
處于無內(nèi)的境界,施行無言的教誨,滿足于恬淡的滋味,這就是治理、協(xié)調的極致了。小的怨恨不足以去報復,大的怨恨天下都想將這人殺掉,順應天下達成共識的思想和行為,就是德。以圣人的才華,依然被細小、容易的部分所阻礙,何況普通人達不到圣人的才能,能夠忽略嗎?所以說圣人尤其把事情想得困難。
蘇轍《老子解》
圣人為無為,故無所不為;事無事,故無所不事;味無味,故無所不味。其于大小多少,一以道遇之而已。蓋人情之所不忘者,怨也,然及其愛惡之情忘,則雖報怨猶報德也。世人莫不畏大而侮小,難多而易少,至于難而后圖,大而后為,則事常不濟矣。圣人齊大小、一多少,無所不畏,無所不難,而安有不濟者哉!
圣人無所作為,所以沒有什么事是他不能做的;不從事任何事務,所以沒有什么事務他不從事;品味沒有滋味的滋味,所以沒有什么滋味他嘗不到。對于大小多少的區(qū)別,一概以道的原則將它們看成一樣的。人的情感最不容易遺忘的就是怨恨了,然而等到愛恨的感情都沒有了,雖然是回報怨恨也和回報恩德沒有什么區(qū)別了。世人都畏懼大的而輕視小的,覺得多的難,少的易,而把難事留到后做,大事放到后面完成,事情常常因此失敗。圣人把大小多少都看成一樣的,都嚴肅、謹慎地對待,不畏艱難,這樣什么事辦不成功呢?
【經(jīng)典解讀】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踐行無為的行為,從事無事的事情,體味無味的味道。
什么叫作踐行無為的行為呢?就是順應自然規(guī)律而不妄為,一個人不可以胡作非為,不能被欲望所驅使而無所不為,一個統(tǒng)治者不可以隨意擾亂百姓,更不可以為了獲得財富、虛名而肆起干戈。
什么叫作從事無事的事情呢?不是人們時常所說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明哲保身,而是應該遵守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不可亂生事端。
什么叫作體味無味的味道呢?人們喜歡追求華麗的色彩、濃醇的味道,成天夢想著做大事,名留青史,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前進的動力,但過于崇拜這些,就會陷入浮躁之中,讓人迷失自己。所以老子讓人們體味平淡,回歸安寧,在虛空中領悟“道”的真諦。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以小為大,以少為多,以德報怨?!熬艑又_,起于累土”,所有的大事都是從細小開始而做成的,每一個表面的光耀,都有背后無數(shù)汗水的澆灌。人們應該認識到這個現(xiàn)實,不要貪多騖遠,總想著建立不世之功,沒有在小事上的努力一切夢想都是空中樓閣。同樣,任何禍患也無不起于毫末,如果不能防微杜漸,任其發(fā)展,最終爆發(fā)時一定會造成極大的損失。所以古人云: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
同時,這句話還告訴人們:“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薄对姟飞险f:“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天?!本褪钦f不要輕視微小的恩德,一水一飯之恩也當重視、銘記。當初韓信在窮困之時,受到漂母的照顧,后來用千兩黃金來報答恩情;專諸、豫讓受到禮遇,不惜以性命相報;侯嬴得到信陵君的恩惠,以自殺來明志……這些都是歷史上著名的義士,受人敬仰。善雖小,為之必報,惡雖小,為之必報。因此,劉備告誡兒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蹦切┹p易發(fā)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xiàn)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春晚有過一個小品,是說一個人總是好面子,在外面對別人承諾,卻又沒能力辦成,最后弄得自己內(nèi)外交困。承諾一定要從自己的能力出發(fā),不能辦成的事一定不可輕易承諾,否則便會失信于人。所以君子一定要量力而行,深記“人無信而不立”。對待事情,不可掉以輕心,否則很容易陷入困境。陳余因為自恃力量強大,不聽從李左車的計策而兵敗被殺;苻堅因為過分自信而一敗涂地。只有不自大,而重視外物,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哲理引申】
人們都羨慕那些做大事的人,希望能夠一飛沖天,其實“九層之臺起于壘土”,所有的大事都是從小事積累而來的。
春秋之時,秦穆公有一匹好馬,這匹馬不僅長得十分壯美,而且日行千里,鳴聲懾人,秦穆公將其視為掌上明珠。一次,秦穆公忽然得到消息,這匹寶馬找不到了。如此,一匹引人注目的良馬怎么會找不到呢,秦穆公心中十分焦急,于是立刻下令要在全國范圍內(nèi)搜尋這匹馬的下落。
經(jīng)過嚴密搜查,追捕的官吏發(fā)現(xiàn)這匹馬原來讓歧山下的土著居民捕捉到了。于是連忙去索要,不幸的是,這些人將這匹寶馬給宰了,并且已經(jīng)吃掉了。官員們十分擔心,就抓捕了所有吃了那匹馬的肉的人,竟然有三百個。官員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向秦穆公匯報,說他的愛馬被這些土著居民當成了美餐。沒想到秦穆公聽了以后,說:“有道德的人是不因為牲畜的緣故而傷害人的,我聽說吃馬肉不喝酒會傷身體。”于是下令赦免所有的人,并給他們酒喝。
后來秦國和晉國爆發(fā)了韓原之戰(zhàn),秦穆公陷入晉軍包圍之中,危急時刻,忽然沖出一隊人拼死作戰(zhàn),不僅救了秦穆公還幫助秦軍將晉惠公俘虜。原來這就是曾經(jīng)被秦穆公赦免的三百人,他們拼死來報答秦穆公當初讓他們食馬飲酒的恩德。
同樣是春秋時代,晉靈公荒淫無道,執(zhí)政趙盾屢次進諫而不聽,勸多了晉靈公感覺趙盾總是對自己指指點點,頗為不快,于是決定除去這位礙事的執(zhí)政大臣。一次,他在宮內(nèi)伏下甲兵,邀請趙盾赴宴。趙盾到后,見到有埋伏,連忙在護衛(wèi)的保衛(wèi)下逃走,晉靈公放出惡犬,派出甲士追殺,情況萬分危急。這時晉靈公追殺的隊伍中,忽然有一個甲士倒戈相向,對抗其他追殺者,幫助趙盾成功逃亡。后來趙盾問他這是為何。甲士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那個餓漢。”
原來,魯宣公二年(前607年),趙盾在首陽山打獵,住在翳桑。他看見一人面黃肌瘦,就去詢問他的病情。那人說:“我已經(jīng)三天沒吃東西了。”趙盾就將食物送給他吃,可他卻留下一半。趙宣子問他為什么,他說:“我離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還活著?,F(xiàn)在離家很近,請讓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給她。”趙盾讓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為他準備了一籃飯和肉。正是這個人臨陣倒戈救了趙盾的性命,也正是趙盾的那一頓飯的恩賜救了自己的性命。
劉備去世前告誡自己的兒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人可能不經(jīng)意間的一件善事就成就了自己,拯救了自己;也可能不經(jīng)意的一件小事就葬送了自己,毀掉了自己。所以,老子告誡世人:大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