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乃劉秀長兄王莽

楔子 新朝覆滅(不喜枯燥可選擇跳過)

我乃劉秀長兄王莽 伴路時年 2240 2019-07-28 22:03:06

  公元23年九月初二,新朝都城——長安。

  長安,這座昔日新朝最為繁華的都城,此刻卻已經風光不再。

  城門被攻破后,闖入城中的所謂漢朝大軍,卻如同一群土匪惡霸一般,所過之處一片狼藉,到處充滿哭聲與叫喊聲。

  仔細看去,盡是施展暴力的士兵,驚慌奔逃的人群,被損毀的店鋪房屋,遠近呼應的沖天火光,赫然是一幅末日之城的景象。

  放眼望去,滿是蕭條破敗之感。

  與此同時,長安城的中心——未央宮之中,數千官員齊聚一堂。

  這些往日不可一世的朝中大臣,此時卻個個瑟瑟發(fā)抖,數千雙眼不斷在兩個方向之間來回眺望。

  兩者一個是未央宮北闕門外,大司馬王邑正率領僅剩的數千兵馬抵擋漢軍,另一個則是那王座之上的新朝皇帝王莽。

  然而,眼前的王莽雖然還穿著天子衣冠,卻哪里還是那個君臨天下的帝王!在王莽的身上,已經沒有了生機,只有垂暮的頹唐。

  顯然,他已經默認了自己的失敗,在精神上,他已經放棄了抵抗。

  縱然他不服老,可他不能不承認,自己已經是六十九歲的高齡了。

  而近些年來,災荒不斷,流民四起,赤眉,綠林相繼起義,自己屬下的背叛……一系列打擊,已經將他徹底擊垮。

  只聽來自宮外的喊聲越來越大,那是漢軍逐漸逼近的表現,果然,十數分鐘后,只見一名將領帶著數十名士卒匆忙進入殿中。

  那領頭一人高大威猛,眉宇間透著一股傲氣,脖頸上的一道疤痕醒目無比,正是大司馬王邑。

  見到王邑入殿,殿內官員皆是眼前一亮,正要詢問戰(zhàn)況,卻聽見王邑嘆息一聲,再看那頹唐的臉色,不用問也已經知道結果。

  “陛下,漢軍馬上便要攻入未央宮,該當如何是好?”

  殿中官員皆是面如死灰,一名官員抬起頭來,向王座上的王莽問道。

  那官員的一問喚回了陷入沉思的王莽,先前的他,早已沉浸在對過往的回憶中。

  聞言,殿內數千官員包括王邑,都是將目光投射在王莽身上。王莽微微頷首,在思索數秒后道:“立即去往漸臺。”

  此言一出,官員們都是如同看到了生的希望般迅速趕往漸臺,嘴里還不忘在這最后時刻拍王莽的馬屁:“對啊,漸臺居高,四面又環(huán)有滄池,只要把橋一拆,漢軍必然無從下手,我皇英明!”

  王莽從王座走下,王邑及其身后數十將士趕忙護在其左右。

  望著匆忙離去的眾人,王莽苦澀一笑。

  就算去了漸臺又怎樣?漸臺雖是易守難攻之地,但那終究只是一座水中樓閣。

  且不說外面有數萬漢軍,光是把他們圍困在漸臺上,漸臺無糧,餓都能把他們餓死了。

  前往漸臺,不過也只能多活命幾日罷了。

  “陛下,走吧?!?p>  王邑輕聲道,此刻他的神態(tài)卻與那些欣喜若狂的官員完全不同,王邑的眼神之中,滿是要為國獻身的決然。

  身為新朝中唯一還在人間的大將,王邑自然清楚,就算去往漸臺,也只是能活命一時而已。

  王莽轉頭注視王邑,這一刻,王莽的眼神是復雜的,其中有感激,有憎恨,更多的,卻是無奈。

  王邑只打過兩次大仗,卻都是對新朝至關重要的戰(zhàn)爭。

  一次是新朝建國前夕,東郡劉信自立為天子,隨即起兵攻向長安,劉信軍所過之處,官兵無不潰敗,轉眼便已經逼近長安。

  但就是這般緊要關頭,最后卻被王邑帶兵徹底逆轉,將劉信軍剿滅??梢哉f,王邑這一戰(zhàn),為他王莽能夠在后來坐穩(wěn)天子之位起到了極大作用。

  而那另一戰(zhàn),便是數個月前的昆陽大戰(zhàn),主帥王邑所率領的四十萬大軍卻被劉秀的一萬人軍隊大敗于昆陽城下。

  這一戰(zhàn)不僅讓劉秀一戰(zhàn)成名,也將新朝最后的精銳部隊毀了個精光,才有了今日之局況。

  察覺到王莽的眼神,王邑也是一陣揪心。回想幾個月前,他率四十萬大軍出征時,向王莽承諾的有多么信誓旦旦。

  他本以為,他可以像十五年前對抗劉信軍那樣,再一次力挽狂瀾,拯救新朝。

  可結果呢?新朝的四十萬精銳部隊,就在他的手中被毀于一旦。

  今天的結果,又哪里沒有他的過錯所致?

  “陛下,臣愿為國殉身,與陛下同死!”想到這里,王邑頓時痛心疾首,隨即單膝跪地,沉聲說道。

  “夠了,起身前去漸臺。”王莽擺擺手,現在再說這些,又有什么用呢?

  “諾?!蓖跻卣酒鹕韥?,一行數十人趕忙簇擁著王莽,從后門離開未央宮。

  走出未央宮前的最后一刻,王莽不由得回頭望了望這自己坐了十五年的地方,他的目光正對殿內的一面銅鏡,鏡中模糊映出他們一行人的身影。

  王莽清晰的看到,那一行人中有一人身著天子衣冠,卻已經沒了頭。

  王莽微微一愣,隨后又是苦笑,他年紀大了,這半個月來因始終難以入眠,已經是時常出現幻覺。

  幻覺頻繁,讓他現在都無法分辨,這到底是幻覺,還是真實了。

  況且,就算是幻覺,恐怕幾日之后,也就成真了……

  “反賊王莽,何不出降?”

  一行人走在前去漸臺的路上,在未央宮時還好,一旦出了宮,耳中傳來的便盡是喊殺聲。

  從城里漢軍口中傳來的勸降聲,更是讓人聽得格外清楚。

  “呵……十五年前朕登基之后,外面的漢軍,哪一個不是一口一個皇上?可到了現在,朕在他們嘴里居然就成了反賊。呵呵!”

  聽著王莽在身旁大笑,王邑等人只能沉默以對,王莽眺望著長安城,卻只能看見一片火光沖天,看的王莽心中直感悲涼。

  這都是他的江山。然而,可惜他看不到更遠,否則看到的怕也還是這番景象。

  收回目光,王莽又抬頭望天,卻只能看見黑壓壓一片烏云,陰云蔽日,不時有雷聲響起,顯然是即將有一場傾盆大雨降臨。

  仿佛連老天都濕潤了眼眶,不忍再看這一片慘狀。

  他依稀還記得他的前一世,他本來只是個20世紀70年代的平凡青年,空有一腔熱血,卻無奈戰(zhàn)爭年代已經遠去,只能做著一份平淡無比的工作。

  那時的他從沒有想到,穿越這種小說才有的事,居然會發(fā)生在他的身上,而且一穿就是近兩千年,直接回到了西漢末年。

  他降生在王氏宗族,從此便以王莽的身份行走于這個時代。

  這一刻,他已然生在亂世,他那一腔熱血也開始熊熊燃燒。

  華夏為何會在近代飽受屈辱?歸根結底便是因為發(fā)展太過落后,而他自未來而來,掌握遠超這個時代的先進技術和制度。

  那么,他若是將這些帶到這個時代,華夏的發(fā)展豈不會在這個古老的年代,便已經遠遠超越整個世界?

  但是,想要做到這些,他必須擁有足夠的權力,他必須登上那尊寶座——皇帝的王座。

  于是,為了實現這一切,他足足奮斗了一輩子,先后歷經成帝,哀帝,平帝三朝數十載。

  最終他終于如愿以償,成為了新朝皇帝王莽,這時的他,已然是五十四歲高齡。

  五十四歲,放在古代已經是遲暮之年,可他并不在乎這一切。

  他前腳剛剛坐上皇帝寶座,后腳便開始了他大刀闊斧的一系列改革,為了追求大眾的福利和社會的正義而努力。

  然而,他想的還是太簡單了,封建時代的百姓根本沒有配合他改革的思想覺悟,百姓們絲毫不體諒他的苦心,地主與貴族們更是自發(fā)抵制他的改革。

  后來,新朝遭遇數年不斷的天災,農民軍四起,更始皇帝劉玄復辟漢朝,直至現在,他的新朝,終究是覆滅了。

  王莽已經猜到自己的結局了,餓死可能還是最好的了,否則漢軍攻上漸臺,他將親眼看著這些官員一個個倒下,血流成河。

  而他的頭顱,也會被某個幸運的漢軍士卒砍下拿去領賞,正如先前那銅鏡中那般。

  他徹底失敗了,他所做的一切,都已經化為了無用功。

  這一刻,對于生死,他已經看淡了,死亡算什么?他王莽還從未畏懼過死。

  只是,他的一腔熱血,他的雄心壯志,最終都要隨著他的死去,而永遠都無法實現了。

  他失敗之后,后世的帝王必然以他為戒,將他的改革視為禍國之治,他的改革將變成歷史中的曇花一現,不會再有一人愿意繼承他的遺志。

  他不甘心,他實在是不甘心……

  如果可以,能不能有第二次機會,讓一切重頭開始,讓他重來一次……

  

伴路時年

作者第一次寫歷史穿越文,這片楔子是為了體現新朝覆滅的悲涼而寫的嚴肅了些,后文會用摻雜幽默風的方式寫下去,望讀者們多多支持,能支持正版閱讀,求推薦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