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朗朗的讀書聲,在一座書院里傳出來,一間房舍里,坐著許多青衫綸巾的學(xué)子,他們正在老先生的帶領(lǐng)下,認認真真的讀著。
“孔圣所提出的天下大同的思想,乃是我儒家至高理想之一,當然,我輩也不應(yīng)該拘泥于文字,而應(yīng)該根據(jù)所處的環(huán)境,靈活的看待這個標準,所以,有誰愿意來說說,自己眼中的大同該如何啊?”
老先生巡視著眼前這一群學(xué)生們,而學(xué)生們則交頭接耳,討論著自己眼中究竟應(yīng)該如何大同。一時間,教室內(nèi)嗡嗡聲,不絕于耳。有人面色凝重,有人侃侃而談,有人皺著眉頭,有人則昏昏欲睡。但是卻有一人,目光清明,望著窗外,若有所思。
老先生自然注意到了這個異類,老先生捋了捋胡須,微微搖頭一笑。自己這個學(xué)生,很有想法,每次出言,必有高論,與眾不同。與這一群其他學(xué)子,截然不同,頗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討論,陸續(xù)有了結(jié)果,老先生隨手點了幾人,暢談理想,有人云,愿耕者有其田,亦有人云,愿使街上無乞丐,世間無難民。林林總總,好不熱鬧。老先生卻不是很滿意似的,于是他點名說:“武定國,你且來說說。”
“喏,”
此少年拱手而立,身形挺拔高大,大概175左右,嘴上還留有淡淡的絨毛,是個青春期的小伙子,在現(xiàn)代看來,也就十五六歲,國字臉,鼻直口方的??瓷先ハ褚粋€赳赳武夫,卻沒想到是個讀書人。
“學(xué)生愚見,天下大同,乃是建立于理想化之中,然而,人有惰性,難以成行。故而,學(xué)生的大同觀念,應(yīng)該先實現(xiàn)小康,再而追求大同。腳踏實地,方能寧靜致遠?!?p> “嗯,不錯,立足實際,的確,孔圣人的大同,于當下的確是難以實現(xiàn)的夢想,故而我輩應(yīng)該立足實際,先實現(xiàn)小康。好一句腳踏實地,方能寧靜致遠。答得好!”老先生頗為欣慰的點點頭。很滿意這個少年的回答。
“咚~”悠揚的鐘聲響徹天空,這是對面山上靜心庵的晚鐘聲,這也是學(xué)子們放學(xué)的信號。老先生收起書本,說:“今日就講到這里,諸位回家之后,需寫一篇有關(guān)于大同的策論,下課吧?!?p> 眾學(xué)子起立,拱手行禮,大聲說:“恭送先生”
武定國收拾好自己的書本,毛筆,準備回家。坐在他旁邊的唐行,對他說:“定國,今晚跟哥哥們?nèi)グ倩窃趺礃?,那里可是新來了一批歌姬,聽說是老鴇從京城教坊司里買來的官宦人家女子,我們?nèi)ヒ娮R見識?”
武定國聽了,微微一笑,對唐行說“好你個采花大盜唐行,消息挺靈通啊,你就不怕婷婷姑娘知道了?”
“哎喲,這算什么,讀書人去青樓,再正常不過了,再說了,我和婷婷目前雖有婚約,哪怕過門之后,也沒理由不讓我去啊”唐行狡辯的說。
“不去,你知道的,我得回家?guī)臀夷镒鳇c事,而且,老是你請我,我也不好意思。等我考中秀才,有了閑錢,我請你。”武定國說。
“唉,你這家伙,就是這么沒意思,算了。每次叫你你就說要回家,你一個讀書人,居然連青樓都不去,我看,你干脆去對面靜心庵里面當個沙彌算了?!碧菩幸荒樝訔壍谋砬椋啻窝埮霰?,這讓他苦惱,對自己這朋友苦行僧的性格一點辦法都沒有。
武定國自己也很苦惱,多次拒絕好友的邀請,這真是太不好意思了,誰說他不想去青樓見識見識,可是一想到家里,他就心里一緊。告別好友,他轉(zhuǎn)身回家。
武定國的家,在縣城的西南角上,那里是貧寒人家聚居的地方。一水的土坯磚瓦房子,如果有去過農(nóng)村的,就應(yīng)該見過那種泥巴墻,黑茅草屋的形象。而武定國就住在那里。
家中只有母親、姐姐,外加一條瘦的皮包骨的雜毛狗。他們家是逃難來的,生逢亂世,民不聊生,家破人亡的,屢見不鮮。父親很早就被抽丁上了戰(zhàn)場,沒了音訊。又遇上兵災(zāi),母親帶著兄弟姐妹四人跟著家族逃難。不想,路上與家族走散,只好一路坎坷,來到這里,落下了跟腳。早些年,鬧饑荒,當時大哥為了省下口糧,獨自背著母親外出闖蕩。二哥因為身子弱,一場風(fēng)寒害了性命,家中只剩下姐姐和他。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當時靜心庵中的師太們,救濟災(zāi)民,這一家人撿了條命,母親有一手接生的手藝,也能掙一點銀錢,姐姐在家靠著幫人縫補衣物,補貼家用。
家境貧寒若此,去年的冬天,武定國高燒,幾度昏死,醫(yī)生已經(jīng)束手無力,只能靠他自己挺過來。母親和姐姐日夜守候照顧,這才好轉(zhuǎn)。卻不知,這個身體里,已經(jīng)換了一個來自現(xiàn)代的靈魂。
推開家門,武定國看到母親正在做飯,姐姐在堂屋里縫補衣服。他輕聲喚了聲:“娘,姐姐,我回來了?!?p> “四郎回來了啊,先坐下喝點水啊,飯很快就要做好了,肚子餓了吧?!蹦赣H轉(zhuǎn)過頭對武定國說。姐姐只是微笑的點點頭,然后繼續(xù)縫補衣服。
武定國放下書袋,坐在小板凳上,再次打量起這個家,低矮,采光差,透著一股子霉味。家中沒有值錢的東西,連小偷都懶得光顧。餐桌上立著一只油燈,一個缺了口的茶壺,還磊著四個瓷碗。鍋里燉著東西,正冒著一股子香味,讓人不由得流口水,聞著,好像是肉的味道。
從現(xiàn)代社會來到這古代社會,自然是不適應(yīng),尤其是來到這一貧如洗的家庭,要啥啥沒有,這可苦了武定國了。剛開始的時候,坐立不安,睡不著也吃不好,把母親急得心疼,過了幾日慢慢適應(yīng),也就有了現(xiàn)在的生活。不得不說,古人生活條件的確是十分艱苦的。
“必須改善當下的生活,這日子過得實在是太難受了!”武定國在心里再一次發(fā)誓。
“四郎,吃飯啦,來,今天娘在趙員外家接生,他家第三房小妾生了個大胖小子,為娘得了一貫賞錢,這胎盤是為娘拿回來的,你快喝了這湯,好好補補?!蹦赣H非常高興,今天有一單接生活計,在這個小縣城里,母親算是有名的接生婆了,每月的工錢加上賞錢,能有三四千文,加上姐姐縫補衣物,幾百文是有的。
“娘啊,我……”
“你別說了,想都別想,你現(xiàn)在就只要好好地讀書,考上功名,娘就好日子到了?!?p> “唉?娘,我還沒說要干啥,你干嘛拒絕我?”
“你是娘肚子里出來的,娘還不知道你啊,你不就是想著去掙點錢嗎?你一個讀書人,可不要落得個商人一樣的市儈,為娘能養(yǎng)活你,所以啊,不許你去?!?p> “是啊,弟弟,你可別去做什么商人,而且,去當苦力你身體又剛剛好,干不了的。你就安心讀書就好了”姐姐這個時候也開口勸。
武定國無奈,在這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讓一個讀書人去掙錢,那是丟臉的事情。母親在這個方面十分強勢,姐姐也贊同,甚至有時候,他想下廚做點好吃的,都被母親給趕得遠遠的。母親沒讀過什么書,但是君子遠庖廚這個道理她懂。
“可是,母親,姐姐她也需要嫁妝啊,咱們家就這么下去,啥時候才能湊夠嫁妝?我記得上次王媒婆來的時候,說了幾家不錯的,就是因為嫌棄咱們家貧,沒能成啊?!?p> 說到這里,姐姐臉上一陣黯然,姐姐已經(jīng)有十八歲了,在古代,已經(jīng)是比較晚婚的年紀了。雖然武定國不贊同這么早把姐姐嫁出去,可是架不住姐姐晚上偷偷抹眼淚。
“唉,三丫頭的事,我會想辦法的,你就不要操心了,要是你考上了秀才,我倒要看看還有誰嫌棄我們家貧,我兒子可是秀才老爺,有廩米可以拿,還有官田分,到時候有了田,有了錢,不就可以風(fēng)光的把三丫頭嫁出去了?所以啊,為了你姐姐,你也得考個秀才回來?!蹦赣H說來說去,又繞回到了考秀才上面去了。
“是啊,四郎,咱們家就指望著你考上秀才了,上回王媒婆就說,那王秀才,不就是考上了廩生,莊子里很多莊戶都把田投獻到他名下,莊戶不用再交賦稅,他也得了一份抽成。家里一下子就富裕起來了。”姐姐也是滿心希望自己弟弟考個秀才,在這里繼續(xù)補刀。
武定國知道自己是勸不動他們了,無奈的搖了搖頭,端起碗喝湯。以前,武定國是不喝胎盤湯的,想著就有點惡心,可是來了這時代之后,三月不知肉味,捏著鼻子也就喝了。
門口的雜毛狗,聞到了肉味,搖著尾巴湊近,卻被母親一腳踢開,看著這皮包骨頭一樣的雜毛狗,武定國想起了當初,母親撿了這條狗本來準備燉了吃,可他不吃狗肉,也就勸母親不要殺狗,可是沒想到,這狗就賴在這不走了,成了他們家的看門狗。平時有吃的就喂點,沒吃的,它就自己出去找吃的,散養(yǎng)狀態(tài)。武定國給這狗,取名叫做小福,按照他的說法,這狗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看著小福這可憐巴巴的樣子,武定國趁母親不注意,捏了塊碎肉,偷偷放在腳邊,小福立刻會意,偷偷地來到腳邊吃肉,一點聲音都沒有。武定國喝完最后一口湯,心中暗自決定,背著母親,偷偷找一點掙錢的活,自己努力改善自己生活,勢在必行。
“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我先走上小康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