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遇到這么些山貨,春花并沒有急著摘取,她想再往前探探路。這次上山就是以探路為主,這些山貨倒是其次。
九峰山之所以叫九峰山,就是因為它有連綿起伏的九座山峰。
此時,春花就走到第一座山峰的腳下。
第一座山峰并不高,坡度也平緩,越往上樹木就越稀疏,春花爬到半山腰上一個平坦的地方,就一屁股坐在石頭上直喘氣,累死了!
打開竹筒,帶的水也不多了,春花一口氣喝完,回去的時候,打算摘些野果充饑加解渴。
這里視野開闊,一眼望去,那些高大的樹木一個個就如踩在腳下一般,撐開的傘蓋,一個一個挨在一塊兒,或黃或綠,就如同一幅抽象的油畫。
欣賞完美景,春花也歇個差不多了,看看太陽,估摸著是下午兩點鐘左右的時間,就決定往回走,下山。
就在她轉身的一剎那,發(fā)現(xiàn)靠西邊的崖邊上掛著一大坨黃澄澄的東西,春花走近一看,竟是野蜂巢!
哎呀!這可是好東西!
在現(xiàn)代,市場上很難見到野蜂蜜,那些打著野蜂蜜牌子的,多半都是幌子。
野蜂蜜由于產量少,又不易得,價格很是高昂。
在原主的記憶里,一小壇子野蜂蜜,估摸也就一斤,就要價四到七兩銀子,這一大坨蜂巢,里面的蜂蜜如果提出來,怎么也得有十幾斤,折算成銀子,最起碼也得有五十到一百兩銀子……
哎呦!光是想想,春花就要樂的合不攏嘴了!
野蜂筑巢一般都是在樹洞或懸崖邊,這個蜂巢就筑在懸崖邊上。
春花仔細觀察了一下,雖說這個蜂巢筑在懸崖邊上,但這蜂巢的下面卻有一塊伸出來的石臺,只是面積小,也就能夠容納一人,如果小心些,取蜂巢完全沒問題。
春花拾了一些干草,里面摻了一些還泛著青的草葉或樹葉,扎成一捆,用火折子點燃,這樣,不會完全燃燒,只會冒出一股股的濃煙。
春花下心翼翼的踏上石臺,把背簍掛在一個突出的石頭上,就開始用冒著濃煙的草把子熏蜜蜂。蜜蜂受不了濃煙,就開始往蜂巢外面逃,不一會兒,蜜蜂就逃的快沒了,只有很少的一些,還在蜂巢里。
春花也不怕被蟄,從背簍里掏出柴刀,割起蜜來。
石臺子小,春花不能舒展身體,也就不大能使上勁兒,費了好長時間才把蜜割完,累的她出了一身汗。
當然,她沒把蜂蜜全都割完,她還是留了一些給野蜂當過冬的口糧,“可持續(xù)發(fā)展”這個道理她還是懂得的,她還打算明年再來呢!
看著那大半背簍的蜂蜜,春花心情很好,一時間得意忘形,忘了自己還是在那個窄小石臺子上,腳下一個打滑,一下子掉下懸崖!
身體極速下降,失重的感覺令她驚聲尖叫,心里真是后悔不已!
虧她還是活過一世的人,竟然為了這點破蜂蜜就要賠上自己的性命,真是蠢到家了!
不管春花再怎么后悔,也擋不住身體下降的速度,眼看著周圍的景物極速從眼前掠過,春花心里淚流滿面:吾命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