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肴也不急著答允我,只側(cè)首迎著耀眼的霞光仔仔細細地瞧我,卻一字不語。
我被他盯得有些發(fā)怵,見他這般肅色,心中幾番疑惑,正想開口問時,他卻緩緩吐露幾字道,“棠珧,若將有一日,我與亓官陵之間終有一生死之擇,你會棄誰?”
我驀地身子一怔,久久不曾允語。
如今我身為鄞國太子妃,與他早已成對立之局,縱是黑棋白子之分,最后終有一方勝敗。
一邊是能交與生死的至親至友,一邊是要相伴余生的夫君,若真到了那番最為不堪的境地,我到底該如何抉擇呢?
此刻雍風暖暖,輕輕鼓入衣間,那輪落日終是慢慢藏歸了山川之間,只余了幾片霞光耀染余暉。
見我久久未答,信肴也不再為難,微淺了嘴角顧自笑了,掩去了那眸光里浮起的一抹暗淡。
他看著天邊那抹余暉沉默了許久,神色幾番變化,終于還是如常,似有遲疑之色,卻頗為平淡地說道,“近年來奉陵山莊雖已商系東洲各國,廣撒密網(wǎng),但鄞國地廣物博,是東洲最為富庶之地,而莊中大半的資業(yè)生意都是集于這處,奈何去歲時,鄞國新頒發(fā)了算緡令,凡是外邦之商,每年都要商貢予朝廷泰半之賦,關(guān)賦和丁賦亦比往年增了六成。”
我聽著,心下忽有幾分清明之意,他微頓,繼而又顧自往下說去,“前些日子我看了各個田莊鋪子收上來的賬薄,近一年的進賬收入,皆比往年少了八成,更有幾家較為偏遠的縣莊已出現(xiàn)了欲倒之勢,可若我與鄞國王庭攀了至親,不僅商賦可減半,就連關(guān)賦,丁賦也可免去,亓官陵正是算準了這點,料定這門親事只對我百利而無一害,必定會欣然應下,才會這么胸有成竹。”
我恍然大悟,正所謂窒隙蹈瑕,掌管稅賦的大司徒本是亓官陵的門客,若信肴應下了親事,那他便是信肴的妻兄,成了一線之蝗,若是不允,日后只會稅賦重負,不論信肴允與不允,都必要受他掣肘。
我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亓官陵當真是走了一步好棋,竟不由得讓我心生驚恐之意,許久,才止住袖中被攥得顫緊的手,平視他的雙目,“亓官頤本就是個烈性子,你又怎知她一定會應允嫁給你?”
他神情微斂,予我冷淡一笑,“這個問題,你不該來問我?!?p> 我忽的心中一滯,慢慢沉了肅容。
幾番思慮,臉上的燒熱雖未褪,但醉意已被消去了一大半,我望著西頭最后一縷霞光消散至盡。
“幼時我最愛讀陶弘景,以為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便是世間紛擾里最為讓人神往的境界,如今才明白,大多人都畫不出二牛圖,也謝絕不了梁武帝?!?p> 他凝視了我許久,蹙眉道,“棠珧,你該知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這偌大世間,比起足智多謀的諸葛孔明,人人更愿爭做任性好俠的曹孟德,他如此,蕭王如此,我亦如此,無有避免?!?p> 我靜默著,心頭一陣愴然,萬般滋味。
回到太子府時,已天色垂暗,萬家燈火,信肴另擇了路回飲風居,我知道,他在避嫌,不愿看我為難。
亓官陵與容淺一干人已在門前迎候我,見我踏馬而來,忙地上前笑迎著來扶我,“難得見你這么貪玩,可讓我好等?!?p> 忽而,他眉心一皺,瞬間斂去了溫溫笑意,微微質(zhì)問道,“你喝酒了?”
我輕輕點頭,抿唇道,“一時酒癮上來了,小啄了幾口?!?p> 他聞言,默了良久,似在刻意回避什么,之后也沒再為難我,只輕輕用微曲的食指敲打了我的額頭,溫嗔,“你身子不好,日后少飲酒。”,我一個機靈,撫上額,怔了少許。
亓官陵見況,方才的一臉陰鶩又復歡愉之色,撈起我的手便往里走。
“快來嘗嘗我做的燒烀肘子,我可是剛下昏定,便匆匆從宮里趕回來做的,可費了我好些心思。”
轉(zhuǎn)眼七月已始,天空澄碧,纖云不染,本是個好時節(jié),奈何那懸在天邊的火球似起了大怒,將這天地燒得滾燙,縱使再好的風景,此時也皆皆迫人卻步,足不出戶。
棲虞院雖早早就架起了水車,形作水簾避暑,但屋里還是沉悶寂寂,院里枝頭上鬧吱不絕的蟬鳴更添聒噪。
我正端坐于案上臨帖,幾字下來,越發(fā)燥熱得沒了興致,筆方落,便朝一旁的如嬋道,“你去凌陰取些冰錐來吧?!?p> 如嬋聞之大喜,拂袖拭去額間細汗便要去,哪知恰逢從外面回來的容淺,見況,立即止了如嬋的步子,頗有一副語重心長道,“姑娘,如今才七月初,凌陰里的冰就被您用去了大半,再這般下去,您身子可就得受不住了?!?p> 如嬋努著嘴,不敢再言,我只好做罷,又拾起書案上的詩集,百般聊賴地讀著,卻是只字不進。
鄞國的夏日當真悶熱得緊,縱算躲在屋里,也猶如在蒸籠里炙烤一般,我自小是極為懼熱的,晁國的夏季雖也熱燙,卻不像鄞國沉悶,且江府落于山腳處,哥哥又在我的院子里種滿了梅樹,還從山間引了一條小溪下來,故而,每至夏暑時,我的屋子都是極為清涼的,就連信肴每每到了七八月,便直接賴在府上住上了,有好些次,都是他舅舅竇意弗親自來府上接他回去。
正一字沒一句地看著,院里忽然傳來窸窸窣窣地聲響,還未反應過來,幾個年壯的侍奴便抬著一鼎青銅鏤空冰鑒從外而入,里處已放滿了當季的時令瓜果,樣式繁多,有好些果子都是我從未見過的。
我方納罕,那領(lǐng)頭的一位侍人忙朝我服了禮,恭身道,“天氣悶熱,國母娘娘恐怕太子妃暑盛難耐,特命奴等送了些時令瓜果過來,以供太子妃解暑?!?p> 我點頭,遂起身,朝他們淡淡道,“代本宮謝過母后如此關(guān)懷,待日必會親自進宮謝恩?!?p> 那領(lǐng)侍淺淺一笑,又是恭身一禮,“國母娘娘料定太子妃會如此說,特讓奴轉(zhuǎn)告娘娘,暑氣頗盛,面見謝恩就免了,唯愿娘娘好些料理身子,好早日懷上太孫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