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國之蛀蟲
江離看著他的表情,將他扶著再次坐下。
方道:“朕今日請秦公來,是想請秦公為朕再問一次天機?!?p> 老者望向她,“陛下說的可是帝后大婚的吉日?”
江離點了點頭,“秦公隱居府中,依然掛念著朝堂,可見是個耳聰目明之人……正是此事?!?p> 老者看著眼前的帝王,似試圖從她的臉上看出一點端倪,可最終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是年歲大了,眼睛花了,竟完全無法將眼前這個看似稚嫩的年輕帝王看透。
他低下頭,“老臣已不復(fù)當年,如今的司天監(jiān)也有得力的主事之人,只怕不能再為陛下分憂了。”
江離沒有立即回應(yīng)此事,而是將話題轉(zhuǎn)開了。
“想必近來朝中發(fā)生一些事秦公也已經(jīng)有所耳聞?!?p> 秦公知道皇上說的大概是關(guān)于朝天觀之事,此事如今在整個南陵都傳得沸沸揚揚,即便是他再足不出戶閉目塞聽,也由不得他不聽一耳朵進去。
再加上那西川賑災(zāi)之事,如今這位年輕的帝王在百姓心中,那可真可謂是一個拯救萬民于水火的明君了。
秦公對此事卻沒有太多評論,在他看來,身為帝王為百姓謀福那本就是應(yīng)盡之責,歌功頌德是百姓們出于感念,而君王卻不能以此為傲。
圣人曾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然而很多帝王卻都將這句話顛倒了過來,認為為君者乃天下之尊,萬民存在的價值也皆是為君生為君死。
卻不知,沒有民,何來的國?沒有國,何來的君?
秦公從小讀的就是圣賢書,喝的是圣賢水,吃的是圣賢飯,渾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被“圣賢”二字浸了個透。
雖然有時候過于迂腐,可心里那圣賢志還在。
有系民之心是一回事,有冶國之才又是另一回事,他不確定,眼前的帝王到底能不能做到他眼中那“明君”二字。
他緩緩抬手,蒼老的聲音卻透著股不愿向歲月屈服的蒼勁之力。
“老臣略有一些耳聞,如今百姓們都在傳陛下是位明君?!?p> 江離明顯聽出老者口中那“明君”二字有些勉強的味道,也不惱,只是說道:
“百姓們不過是想盼一個活路,朕也只是做了朕應(yīng)該做的?!?p> “只是,秦公應(yīng)該也明白,如今的朝堂早已不是當初的朝堂了,有些事縱然朕再有心,卻也是無力?!?p> 江離后面那句話說得意有所指,而秦公心里卻聽得明明白白。
他目光炯炯地看著江離,一時間那渾濁的眼睛也似乎變得清明了些。
身為前面兩朝元老,算上江離這一朝,應(yīng)該也能稱為三朝元老了。
這樣長的歲月,足以使他目睹這些年朝堂的變遷,看著它從曾經(jīng)也曾有過的輝煌一步步走向衰敗的全過程。
南陵確實不大,這是事實,然而也恰恰是這一點,才說明它曾經(jīng)至少堅韌不折過。
否則以南陵這么小的國力,早不知被周邊哪個國家給吞沒了,又如何能茍延殘喘到現(xiàn)在?
可是,目睹了那些國之蛀蟲一點點將這個國家給蠶食掉,秦公不知他還能不能將深藏在心里的希望再拿出來,再見天日。
這可是一根已經(jīng)腐到骨子里的梁柱??!
縱然再頂天立地,離傾倒也只是時間問題,何況它原本就是這么渺小
——相比南陵,周邊哪個國家都能稱之為大國了,想要吞并那根本就是張張嘴的事情。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9-07-18/5d30788c8d8c2.jpeg)
鳳生水起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