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之后,都來了。
縣衙里嗚嗚泱泱坐了一群的人,身份地位高的坐前面,土地少的坐后面,再往后還有一群站著的,不像是地主模樣,可他們確確實(shí)實(shí)有屬于自己的土地,十幾二十畝,也算土地?fù)碛姓摺?p> 文太守還沒開口,下面就炸了鍋,這邊說好,那邊說不好,總之就像是一群蒼蠅,亂。
文太守一拍驚堂木:“諸位,諸位,請聽文某一言?!?p> 這堂下哪里聽得清楚,還是亂糟糟一團(tuán)。
就在此時,就看到一個長得跟笑臉彌勒似的人物站了起來,壓著雙手,就一個動作,臺下鴉雀無聲,孟太守心里起了警惕,這群人怕是有了圖謀了。
“諸位,聽我說啊,聽我說。”
那人姓黃,是文城的首富,城外有千頃良田。
“咱們文太守,是奉圣旨,在咱們文城吶,推行均田,我等啊,自當(dāng)配合。只是,這個田怎么個均法,得有個講究,文太守向來的愛民如子,我們都是您老的子民,都是子民那就得一碗水端平,決不能讓我們白拿了土地出來,大伙兒說對不對?”
臺下一片起哄,卻不知文太守早就做了準(zhǔn)備。
“自然不會讓各位吃虧,文某決定,土地贖買!”
贖買?場下犯起了嘀咕。你要是說文城拿出錢來買個百八十畝自然不在話下,千八百畝咬咬牙也就出了,可是他們手里的土地,僅一人至少也是千八百畝,要買回去,難道朝廷給的起錢?
“怎么個贖買法?不至于一兩銀子就像買一畝地吧。”
臺下一人說道,眾人恍然大悟。對啊,你說贖買,真要是一兩銀子一畝,那還不如白給算了,這么算下去文城還真的就能把這土地買回去,可他們怎么會同意。
“按市價!”文太守?cái)S地有聲。
臺下卻鴉雀無聲了,按市價贖買,誰都說不出啥來。
黃老爺發(fā)話了:“文太守,小人在河對岸有些良田,在后山上也有幾畝薄田,不知這個市價,是如何來算呢?”
“對呀,對呀,如何算啊?!?p> 土地市價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價格,并沒有明文規(guī)定,況且這個良田薄田交叉在一起,很難劃清界限,你這贖買按照最高價那我們自然沒意見,要是都按照最低價,那我們可不干了。
“諸位莫慌。”
只見文太守拿出了一張文城地圖,地圖上一無建筑二無軍工,是一份地形圖。地形圖上劃著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圓圈,以山河溝壑為界,圈內(nèi)是赤橙黃綠藍(lán)靛紫七種顏色,每種顏色在左下角有一個標(biāo)注,寫明了此處從哪兒到哪兒,此處田地一畝能兌換多少銀兩。
看來咱們這位文太守是有備而來,地價摸得透透的,雖然在幾處極其細(xì)微的地方有些異議,不過那百八十畝都不在話下,只是這大面的劃分倒是一點(diǎn)都不差,這些地主還是小瞧了文太守的決心。
“什么時候給錢?”
什么時候給錢是個大事兒,不能說你文太守一句空口白話,等我們都進(jìn)了黃土還拿不到銀子,商人重利,本就是立身之根本,這個利是實(shí)實(shí)在在抓在手中的才叫利,并不能是鏡中花,水中月。
“至于這個銀兩,縣衙目前是拿不出,不過所有的贖金,都會以稅收的形式相抵,而且,每年文城的財(cái)政,都會拿出部分銀兩作為分期支付,當(dāng)然,還附帶利息?!?p> 文太守又拿出了一份詳細(xì)的抵扣列表,粗略一算,像黃老爺這種大戶直到孫子輩都不用交稅,不止是糧稅,還有商稅。那這文城的稅收只靠著均田之后的田稅,扣除上繳國家之外也剩不了幾兩銀子。
從長遠(yuǎn)處著想,這種政策是對他們有利的,就像是有期存款,每年都可以支取利息,同時免除了賦稅,相應(yīng)的也就增加了收入。
但是,他們并不這么想。
九州大地,土地是根本,經(jīng)商有可能破產(chǎn),但是土地不會破產(chǎn)。
除非地牛翻身,硬生生把這塊地給翻成了一座山,那沒辦法,只怪這個天道不公。
此時不同,你文太守就是那頭地牛,把他們的聚寶盆一個個都給耕碎了,等到百年以后,抵完了賦稅,他們的子孫還是要交稅,萬一在此期間經(jīng)營不善破了產(chǎn),那他們就從世襲的地主變成了平民,
這可是滅祖的勾當(dāng),死了要被子孫唾罵的,自然不能做。
富不過三代,盛極而衰的道理他們自然不懂,也不會去想。就好比每個開國皇帝都想要千秋萬代,此時突然有一個極其強(qiáng)大的王朝說你把你的國家分了吧,準(zhǔn)你過三代太平日子,歷史上這種事情也只出現(xiàn)過一次,那人就背了個千世罵名,人稱“扶不起的阿斗”。
臺下炸開了鍋,自然還是有少數(shù)人贊成,大多數(shù)反對,那些贊成的少數(shù)人基本上都是小戶,也沒多少土地,家里的佃戶慵懶,時常不上工,他們又不能自己耕種,也不比平民強(qiáng)多少,此時突然說是要收一部分土地,還能抵稅,還有銀子拿,自己還真巴不得。
場面一時得不到控制,有的人就眼巴巴的看著黃老爺。
黃老爺還是一副笑面,摸著光禿禿的下巴,閉目養(yǎng)神,腦袋還在有韻律的搖晃,似是在享受這明媚的春光。
就聽有人說道:“黃老爺,您說句話,我們大伙聽您的?!?p> 這若是在平時可以說是大逆不道,太守大人在堂上,你們不聽太守的,卻要聽一個士紳的,此言一出,如同造反,只不過當(dāng)下也沒有人理會了。
“既然太守大人早有打算,那我等良民也只能順從,不過還需要太守大人立下憑證,每人每戶贖金多少,抵多少年賦稅,每年要拿多少銀錢,若拿不到當(dāng)如何,同時,如果一直拖欠,那我等也只能把屬于自己的土地再拿回來了?!?p> 眾人一聽,有理,仔細(xì)一想,又不太有道理。
總之你黃老爺還是同意了這個土地回收了,各個都面有不悅。黃老爺只對下面使了個眼神,示意稍安勿躁。
“既然議定,那諸位就暫且回去,把各自土地位置及畝數(shù)如實(shí)上報(bào),待縣衙統(tǒng)計(jì)完成之后,自會招各位前來立字據(jù)?!?p> 一行人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