惦記著阿哥要帶他們?nèi)ユ?zhèn)上,阿依卯時就起身,熬上大米粥,又用昨天晚上發(fā)著的面蒸了籠饅頭,拍了個黃瓜腌上。
阿桃聽見聲響起來,見阿依已做好早飯,折回身叫阿禮起床……
昨日想通了些事,整個人都松快了許多,不覺睡過了頭……
阿桃看著把他們按坐在桌前,忙忙碌碌,進進出出的阿依,想起了之前的阿妹,一個人,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也不知道會不會影響融合?融合后是否會有什么后遺癥?
大米粥配上腌黃瓜,很是爽口,小阿禮都喝了兩大碗,阿桃想不明白,一樣的東西,味道差別如此之大,也不知道是阿依太會做菜,還是阿爹廚藝太差,腌個黃瓜都能腌出那樣奇怪的味兒。
吃完飯,大家性致高昂的出發(fā)了。
本來阿桃想搭個車去,阿禮阿依都直說不用,阿依想著不管做什么,多少都需要一些啟動金,能省的盡量省。
小阿禮是因為沒出過遠門,想多走走看看。
阿桃本擔心他們走不動,看他們都愿意走,一想,適度鍛煉鍛煉也有好處,就同意了。
拿了幾個饅頭,裝上一大壺水,放在背簍里,天太熱,阿禮又是第一次出那么遠的門,必須準備充分些。
出村的路就在他們家山腳,不用經(jīng)過村子,這樣也好,行事方便。
出了村子,又走了一會兒,路在一個地方和另一條路合成了一條,阿哥指著那條路告訴他們:“那是去陶家村的路,陶家村是離我們村最近的村,是個大村,村里富裕人家有好幾戶,還有幾個秀才,甚至還出過一個進士,是這個鎮(zhèn)比較有名的村?!?p> 合并后的路變得寬闊平坦,小阿禮開心的跑在前面……暖暖的微風輕輕的拂在臉上,阿依想起小時候外公外婆帶她去趕集的場景……
她不知道她這是算穿越還是重生?她來的這個地方和外婆家的小山村是那么相似,無論是氣候還是環(huán)境都讓她很是適應(yīng)。
好久沒走過那么長的路,阿依腿都有些沉了,小阿禮一路跑跑跳跳,看起來倒比阿依還要好些。
前面路邊似乎有個篷,阿依眼前一亮,加快了步伐。
近前一看,是個簡易的茶肆,幾張小木桌,幾節(jié)小矮凳,門邊的柴火爐上茶壺在咕咕的冒著熱氣。
一對年輕的小夫妻拎著茶壺進進出出,看到阿依他們,二十來歲的青年笑著招呼:“阿弟阿妹們進來歇會兒吧?!?p> 笑容憨厚,讓人心生好感。
阿桃?guī)е麄冏哌M去,找了個沒人的桌子坐下,也沒開口要茶,小夫妻也沒說什么,面容勉強算得上清秀的小婦人還給他們端來幾碗水,笑著道:“喝點水,歇歇腳再走?!迸滤麄儾桓液?,又摸摸小阿禮的頭輕聲的說道:“放心喝,不要錢?!闭f完又去忙了。
阿依很想叫上兩壺茶,算是她對他們的善意的回應(yīng),奈何身無分文,阿依拿眼覷阿哥,阿桃只不理會。
歇息了大概一刻鐘,阿桃?guī)е麄冋酒饋砭妥?,走的時候道了聲謝……
阿依以為他會有所表示……萬萬沒想到??!直接走了……阿哥這樣做有什么深意么?和他相處了幾天,阿依大概知道他是個什么性子,不應(yīng)該是會厚著臉皮只為省幾文錢的人吶!
休息過后,力氣又恢復(fù)了,速度快了起來,不一會兒,就到了鎮(zhèn)上,三人慢悠悠的邊走邊看。
阿桃的眼睛都往酒樓瞄,阿依專注的看著各種吃食,無論什么年代,吃的東西都是需求最旺盛的。
小阿禮拿著阿哥給買的冰糖葫蘆,邊吃邊睜大眼睛四處看……
從東頭到西頭,三人各自看得認真。
鎮(zhèn)子不算繁華,但很是熱鬧,他們鎮(zhèn)是大鎮(zhèn),下轄好些個村,許多東西都要在鎮(zhèn)上才買得到,十里八村的人都在這里賣出富余,買進所需,或是做些小生意。
已近午時,阿桃提出帶他們?nèi)プ詈玫木茦浅燥?,阿依很是詫異的看著阿桃,最好的酒樓?p> 阿哥是要做什么呢?舍不得喝一文錢一壺的茶,卻要帶他們?nèi)ゴ缶茦浅燥?,最好的酒樓隨便一頓怕是也得幾錢銀子吧!
阿禮激動的點著頭,最好的酒樓耶,他想去,肯定有很多好吃的……
不過應(yīng)該會很貴吧,吃了這頓會不會就得餓肚子了……小阿禮點頭變成了搖頭。
“不要擔心,阿哥有錢?!卑⑻艺f著牽著小阿禮走了進去,阿依抬腳跟上。
這是個兩層的樓,一樓大廳里放了二十來張桌子,二樓似乎設(shè)了雅間。
他們在一樓找了個位置坐下,小二哥一看他們落座就小跑過來,微彎著腰問道:“幾位客官要吃點什么?”并沒有因他們穿著寒酸而有所怠慢。
阿依輕點了點頭,服務(wù)做得不錯……
“把你們店里的招牌菜挑幾個送上來。”阿桃隨意的說。
小二哥看這幾個孩子雖然穿著寒酸,但舉止有度,不像普通農(nóng)戶家的孩子,態(tài)度愈加恭敬的道:“幾位客官稍坐片刻,飯菜馬上就好?!?p> 片刻功夫,飯菜就送了上來,都是用細白的白瓷盤碗盛著,小二哥邊上菜邊介紹道:“清蒸鱸魚,山雞蘑菇湯,小籠包,小米南瓜粥?!?p> “幾位客官嘗嘗,都是我們的招牌菜?!?p> “考慮到幾位客官人少,揀了最受歡迎的幾樣,若有需要,請隨時喚我?!?p> 阿依細細的品嘗著,鱸魚嫩滑,雞湯香醇,小米粥熬的爛爛的,入口即化,包子里灌了湯汁,香濃可口……
阿依點了點頭,雖然和現(xiàn)代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已經(jīng)是非常不錯了。
阿桃邊吃邊看,偶爾還觀察下阿依的表情,看到阿依點頭,阿桃有些拿不準了,低下頭,喝完了碗里最后一口粥……
阿依吃完,環(huán)顧了一下,看到相鄰的桌上擺放著的多是蒸菜,似乎酒樓的招牌菜多是以蒸菜為主,怎么會沒有炒菜呢?阿依有些不解。
吃完飯出來,三個人在街上來來回回走了幾遍,阿依已是心里有數(shù)……
回去搭了張牛車,一個人六文錢,趕牛車的是同村的李大叔,車上還有五六個人,阿桃默不作聲帶著他們坐在一邊。
車上兩個婦人咬著耳朵說著話,能聽到“桃林顧家,小崽子”之類的字眼,阿桃狀似未聞。
看他們沒什么反應(yīng),婦人聲音更大,話也越加難聽。
阿依笑吟吟的盯著她們道:“兩位嬸子說的什么呢?我怎么不大聽得懂??!”邊說邊拿起手邊的棍子,放在手里掂了掂,搖搖頭道:“不太趁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