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重生之科技香江

第77章 走上ASIC之路

重生之科技香江 紅色火山 1865 2019-09-05 09:02:26

  石莫知道首款新世界的個人電腦問題不大,進展順利后,就放下心來。

  現在新世界公司的首顆具備自有知識產權的處理器已經誕生,芯片事業(yè)有了起點,他就開始關心起下一代方舟處理器的研發(fā)情況。

  石莫向馬許愿問道:“馬博士,我們公司的第二代方舟處理器是16位元的,現在研發(fā)進展如何了?”

  新世界公司的發(fā)展模式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在兩年前,石莫就對芯片設計研究所做了戰(zhàn)略安排,要芯片設計研究所把一整幢樓都用于芯片的研發(fā),其中一到三樓是負責存儲芯片,第一層樓的人員研發(fā)16KB容量,第二層樓的人員研發(fā)64KB的,第三層人員研發(fā)256KB的。

  四到六樓是負責處理器芯片,第四層樓的人員研發(fā)8位元的,第五層樓的人員研發(fā)16位元的,第六層的人員研發(fā)32位元的。而六到九樓則負責其他的專用芯片的研究。

  石莫安排的這種研發(fā)節(jié)奏就是傳說中的三箭齊發(fā),新世界公司的重金投入抓研發(fā),不是說說而已,要不然芯片設計研究所也不會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燒掉上百億港幣。

  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得出目前的成果,讓新世界在今天初步掌握了半導體產業(yè)鏈。

  石莫發(fā)狠砸入重金加快研發(fā)速度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摩爾定律”。在1965年,仙童公司的戈登?摩爾博士,在《電子學》雜志發(fā)表文章預言: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量,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半個世紀以來,世界集成電路的發(fā)展,基本符合摩爾定律的規(guī)則。只是到了2019年,隨著美國在5-10納米生產工藝上出現停滯,才給中國帶來了技術追趕的機會。

  集成電路的發(fā)展速度太快了,如果在起點上投入不充足,落后于別人,市場差距會隨著摩爾定律演進越拉越大。

  石莫想要追上此時的英特爾等歐美半導體大廠,縮小兩者之間的技術差距,就只能燒錢搞研究,要大出血才行。

  馬許愿對于這個敢于燒錢,瘋狂追求新技術,以追求新技術為樂的老板很喜歡,這就是一個技術狂熱者,堅信新技術遲早會改善人類的生活,推動社會的發(fā)展。

  而有這樣的老板讓他這個搞研究工作的人很開心,在石莫的公司上班,從此就不用再為研發(fā)經費不足而發(fā)愁了。

  馬許愿笑著答道:“老板,芯片設計研究所在研發(fā)成功8位元的處理器后,就將大部分工程力量放在了16位元處理器的研究上,8位元的處理器只是留了小部分的研究員在完善和維護。因為有了成功開發(fā)首枚芯片的經驗,且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預研16位元的處理器,目前下一代處理器的研發(fā)進度相當快,預計可能年底就可以出來成果?!?p>  “不錯,后面你要把這件事抓緊了,盡快把第二代處理器研發(fā)出來,時間不等人啊?!笔c頭說道。

  知道下一代處理器正在按計劃進行中后,石莫追問道:“現在其他芯片研發(fā)的怎么樣啦?”

  對于這個問題,馬許愿有些難開口,畢竟花了公司那么多錢,卻進展緩慢,他有些歉意的說道:“因為我們研發(fā)的第一優(yōu)先級別是電腦芯片,因此在專用芯片的研發(fā)上有些落后,目前只完成了漢卡芯片的研發(fā),激光打印機芯片還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路由器和交換機芯片的研發(fā)還需要半年左右?!?p>  漢卡是為漢字系統(tǒng)專門設計的。

  石莫認為中國人的研發(fā)的電腦除了英文,肯定是要有中文顯示才行,但因為現在的計算機處理能力有限,為了提高計算機的效率,減少在漢字輸入過程中對存儲器的頻繁訪問,就需要研制漢卡。使用漢卡可以有效的提高計算機的速度,盡可能的減少占用計算機內存空間。

  優(yōu)先研發(fā)電腦芯片是石莫定的策略,他也不能怪馬許愿,石莫想了想,說道:“以前的研發(fā)力量是有點吃緊,但現在我們還在不停的招收研發(fā)人員,到85年時芯片設計研究所的研發(fā)人員將增加至一萬人以上,公司進入研發(fā)快車道。

  因此除了要加快研發(fā)手上的項目外,研究所還要開始走上研發(fā)ASIC(專用芯片)之路,研發(fā)各類專用芯片,進行產業(yè)鏈的橫向擴張,如:網絡服務器芯片,域名服務器芯片,Flash芯片,安防芯片、電視芯片、音頻芯片、視頻芯片、數字微鏡芯片,DSP芯片,等等,都要進行研發(fā)?!?p>  這一連串的芯片從石莫口中蹦出來,聽得傍邊的馬許愿、孟婉池等人目瞪口呆。

  石莫想進行產業(yè)鏈橫向擴張,搞自主研發(fā),用以打破西方的封鎖。但歐美國家的套路是很深的,自主研發(fā)這條路注定是艱難曲折的。

  中國人并不缺乏研發(fā)、制造芯片半導體的智慧與才能,只是產業(yè)鏈橫向擴張對于現在的中國來說是很難復制的,因為西方列強根本不會對社會主義中國輸出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的核心技術,即使中國溢價用巨額資金購買也是諸多困難,無法取得技術授權,那么如果搞自主研發(fā)呢?

  80年代末面對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國家牽頭了國產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EDA)的研究開發(fā),隨后國產EDA先后在工作站和PC上開發(fā)成功,甫一成功,西方世界就立馬解除了對中國的EDA禁供。

  這就是西方大國的博弈之道:首先對你封鎖,將你限制在一窮二白的境地。但如果一旦壓不住,就馬上張開懷抱吸納你進入他們的陣營,他們成熟的技術和產品任你使用。

  熱情的表象后面,動機是要把你自己的產品扼殺在幼年期。自從西方的EDA傳入中國后,國產EDA的發(fā)展就很緩慢了,到二十一世紀基本看不到國產EDA的身影。國產億次機和光傳輸等,也遭遇到了同樣的經歷。

  但堅持產業(yè)鏈的橫向擴張,堅持自主研發(fā),這是成為半導體強國的必經之路,哪怕前路坎坷,石莫也會不惜代價的走下去。

紅色火山

喜歡本書的書友,可以投推薦票支持一下哦!感謝您的支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