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人辭別睢王回院后,顧槿就幫著師父參詳對癥的瘟疫藥方,不時和她商討議論,只覺轉(zhuǎn)眼間,一下午便如流水般逝去。
待得夜幕沉下,孤月升起之時,她打發(fā)桃香自去耳房歇息,自己卻悄悄于房內(nèi)換上了睢王囑咐修文送來的一身利落的黑色束袖女裝。
思索了片刻,又學(xué)著話本中的女俠一樣,系上了一塊同色的面簾,將頭發(fā)利落束于發(fā)頂,結(jié)成一個馬尾髻。
待得打理好一身,她對鏡照了照,覺得自己已十分像個于夜間穿梭的行俠仗義的女俠了,才滿意的出門向約定好的院門外走去。
一出院門,顧槿便看到了景曜和陪同在他身邊的修文——與她一樣,兩人皆身穿黑衣。
修文眼尖,一眼便看到了這個幾乎與夜色融為一體的顧槿。嘴巴還牢記緊閉著,笑聲卻從鼻腔中漏了出來。他將右手放的低低的,給顧槿比了個大拇指。
顧槿著了惱,氣道:“笑什么,我可看過話本,里面寫的,夜間出行的女子就是要這樣穿著打扮?!?p> 景曜也看向了穿著那身他送的束身黑衣,秀發(fā)攏于頂?shù)念欓取谏婧?,渾身上下就只露了一雙在夜色中映著月光的翦水眸子。
他平時總顯得冷淡的眼眉間也不由得透出了些許的笑意,道:“顧女俠,等你許久了。快些走吧,免得錯過了這場淮寧高官們親自出演的好戲。”
顧槿無力再爭,只好點點頭,三人就同行走出了那個暫居的三進(jìn)院落。
修平早已探查到城中糧庫所在,為了不惹是非,三人便舍了馬,選擇從城中陰暗無人的小巷中繞行過去。
三人走到糧庫圍墻外,只見大門緊閉,門內(nèi)寂靜無聲,顯然他們來的早了,好戲尚未開場。
顧槿本還操心怎么打開這扇門,卻被景曜單手摟住纖軟腰肢,縱身一躍,一同帶進(jìn)了圍墻中。
他毫無預(yù)警的行動令顧槿差點驚叫出聲,但她很快意識到今晚他們是悄悄過來的,不能打草驚蛇,便飛快用雙手捂住了差點出聲的嘴。
她抬起下巴瞪了一眼緊貼她右側(cè)的景曜——他卻嘴角輕勾,顯得心情很好的樣子。
顧槿放下手,又紅著臉去掰他放在她腰側(cè)的大手,他卻仍緊握不放,抬起右手指了指糧庫房頂,氣聲在她耳旁道:“別鬧,一會兒我們還要到房頂上等。你若不要本王帶著你,難道自己找個梯子爬上去?”
修文跟在景曜身后也輕身跟進(jìn)了糧庫大院中,看見自家主子的舉動,驚訝地張了張嘴,卻趕緊又閉上了。
當(dāng)他猶自在后頭琢磨他家主子和顧姑娘關(guān)系的時候,前面顧槿已經(jīng)被景曜輕身三兩下帶到了房頂。
時間不容耽擱,修文也趕緊跟了上來,為避免房頂承重不穩(wěn),便挑了屋頂另一端比較平坦處呆著。
顧槿在上了屋頂后便略張開雙臂,曲著腿,小心地遠(yuǎn)離景曜走了幾步,兀自坐了下來。
景曜看著那個窩在屋頂上還不忘謹(jǐn)守禮節(jié)的女子,失笑地?fù)u了搖頭。
……
三人在房頂上等了約莫一個多時辰。
許是知府想行事更加妥當(dāng),于是便非要等到夜深人靜無人之時才有所行動。
想法不錯,可他卻沒想到早已有人安然入座,等待好戲開場。
平常在這個時間,顧槿早已躺在床上沉沉入睡了,如今卻還強睜著眼等著看王爺說的官場鬧劇。
她搖搖晃晃,雙眼不住瞇上又用意志強行微微睜開,終于屈服于睡意,忍不住舒適地閉了起來。
然而她卻困得忘了如今自己身處房頂,若失去意識,便要跌落下去。
景曜余光一直將顧槿籠罩著,見她搖晃的幅度越來越大,心道不好,本能令身體先于大腦動了起來,踩著瓦片快速向前幾步,長臂一舒,將堪堪要睡倒在房頂繼而滾落下去的顧槿帶進(jìn)了懷里。
拉扯間,顧槿嫌悶氣而解開掛著的面簾終于晃悠悠從她翹鼻上滑落,因困頓而微張的朱唇頓時失去了遮掩。
顧槿她于半夢半醒之間恍惚有墜地之感,一個激靈便從睡意中驚醒過來。她小臉嚇得煞白,卻發(fā)現(xiàn)景曜的兩臂已將自己牢牢摟住,此時的她已然處于最安全的境地了。
她感激地抬頭望向他,卻正好望進(jìn)了他深邃的眸底。遲鈍的大腦令她忘記如常移開視線,兩人便兩相對視著,呼吸隱約相連間,空氣也在此時黏稠甜膩了起來。
撲通——撲通——
顧槿只覺得自己的心跳聲在自己聽來震耳欲聾,卻不知是因受了驚,還是因為眼前那人背著月光顯得格外深沉的目光令她感到陌生而羞怯。
突然,糧庫圍墻外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人聲,有人壓低了聲音喊道,“快快快,把門鎖打開,把東西先搬進(jìn)去?!?p> 景曜反應(yīng)很快,立刻便帶著顧槿矮下身,注意著外面的動靜,對她輕聲說道:“看吧,好戲登場了?!?p> 顧槿這下是真的來了精神,雙眼聚精會神地看著糧庫圍墻大門被打開,接著一群人肩上皆都扛著一代米糧,氣喘吁吁地走了進(jìn)來。
待到那些人進(jìn)了院子,跟在其后的一人又拿了一串鑰匙,將糧庫的大門打開了。那群家仆打扮的人便又扛著米袋魚貫而入。
此時屋頂?shù)娜藘?nèi)心同時想到:看來,糧庫吏不小心失落的鑰匙今夜終于還是找回來了。
跟在最后的幾個人影非常眼熟,仔細(xì)一看卻是淮寧城從上往下數(shù)排得上號的那些官員。杜知府首當(dāng)其沖,走在最前。
顧槿小心翼翼地探出頭粗略數(shù)了一數(shù),包括杜大人在內(nèi),應(yīng)有八個左右的淮寧官員,想來也都是淮寧府衙的核心成員了。
而好戲此時也才剛剛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