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原始!”
袁易一臉認(rèn)真的點了點頭,想了一想接著又道:“你的設(shè)計理念是對的,但你犯了幾個致命錯誤?!?p> “哪幾個致命錯誤?”
小道士明顯有點不太服氣,這應(yīng)該是工科類人才的通病。
袁易看他一眼,微笑道:“我剛才已經(jīng)說了啊,翅膀太厚,框架太重……”
小道士顯得更加不服氣了,急急道:“你說它翅膀太厚?那可是全長安最薄的油布……”
“最薄又如何?還是太厚了!”
袁易又看了李淳風(fēng)一眼,伸手比劃一下道:“最起碼要薄兩倍才行?!?p> “兩倍?”
小道士張了張嘴,眼睛已經(jīng)有發(fā)直的跡象。
反倒是秦懷玉眼睛一亮,站在旁邊急急插口道:“我曾聽家父說過,江南有貢錦,絲帛如禪翼,少女西湖浣紗,貢錦放在水中人眼不可見。那是何等的薄,何等的透?!?p> “貢錦?”
袁易遲疑一下,旁邊李淳風(fēng)也呆了一呆。
兩個少年對視一眼,突然一起搖頭苦笑道:“那玩意不是我們能想的,娘娘們做衣服都不夠用。”
翅膀的問題,看來短時內(nèi)是解決不了。
小道士拉著袁易胳膊,又追問道:“除了翅膀還有木頭呢,你說翅膀太厚我認(rèn),但你說木頭太沉,那可是我?guī)煾祻暮M馀獊淼膶毮荆缢?,鵝毛沉底,然而那寶木扔到溺水里也能漂浮,原本是師傅他老人家準(zhǔn)備造船出海求仙要用的,被我偷偷砍來幾塊做成了木鳥的骨架。”
袁易對小道士的話嗤之以鼻,滿臉嗤笑問道:“扔到溺水里也能漂???這個說服你自己信不信?”
小道士臉色微微一紅,吶吶低頭道:“總之它很輕?!?p> 袁易不想再爭論下去,而是禮貌的沖著小道士笑了一笑,淡淡說道:“兄弟,這茶不錯……還是喝口茶吧!”
但是他這個岔開話題的舉動,卻讓小道士有些激動起來,臉色漲紅道:“袁兄你什么意思?難道我的發(fā)明在你眼中一文不值?就算翅膀太厚,就算架子太沉,就算……”
小道士自己也說不下去了。?
反而是旁邊的秦懷玉幫著說了一句,道:“是啊袁兄!我覺得李兄弟的‘木鳥’已經(jīng)很厲害了,全天下絕無僅有啊!”
“好吧好吧!”
袁易初到大唐,好不容易遇到兩個情投意合的朋友,不能剛認(rèn)識第一天,就都給得罪了。
他臉上再次掛出微笑,不斷點頭道:“秦兄弟說的也對……李兄弟的發(fā)明確實不錯?!?p> “不對,袁兄!”
小道士果然不愧是工科人才,擁有科學(xué)工作者的固執(zhí)和執(zhí)拗,他再次抓著袁易的胳膊道:“從你的話里可以聽出,你明顯還是看不起我的發(fā)明!”?
袁易哭笑不得,對這個固執(zhí)的小家伙又好氣又好笑,既欣賞他的堅持,又敬佩他的執(zhí)拗,但是同時又有些不爽,感覺干工科的人都是茅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
說的好聽一點,叫做不到黃河不死心,說的難聽一點,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這樣吧!”
袁易沉吟一下,遲疑開口道:“如果明天我造一個可以把你帶到天上的東西,而不是需要站在高處滑翔的‘木鳥’,你會不會改掉現(xiàn)在的毛病,你把我的胳膊都給抓疼了……”
李淳風(fēng)依舊抓著他的胳膊,鄭重其事道:“好,若你真能做到,我才真的信服?!?p> 小道士說到這里停了一停,突然又道:“袁兄,如果你做不出來怎么辦?”
“我做不出來?”
袁易呵呵一笑,目光呈四十五度仰天狀。
……
第二日,天才蒙蒙亮,長安城的百姓們尚在酣睡之際,袁易卻悄悄起了個大早。
他把昨天那個摔壞的‘大鳥’找來,再將其中的輕木拆下,這輕木確實是一種寶貝,拎在手中真的有種輕若無物的感覺,東西是好東西,只不過李淳風(fēng)沒把他物盡其用。
袁易用這些輕若無物的木頭,扎成一個圓柱形的燈籠大骨架。
再將木鳥翅膀上的油布小心扯下來,整齊的纏裹在圓柱形骨架外面,大的一頭用油布完全包裹密封,而小的一頭鏤空,里面的中間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火盆。
外形寬大,里面空空,上方緊閉,下面有孔,想歪了自己面壁去,袁易做出的東西其實是個大燈罩。
很顯然,這廝是打算借用孔明燈升天的原理,做出古往今來第一個人工熱氣球。
他將‘燈罩’中間的火盆點燃,火焰的大小被控制的剛剛好,所散發(fā)出的熱量也恰好將燈罩微微升起。
從懸在空中燈罩的下面往上面望去,里面的空間很大,有很多錯綜復(fù)雜的輕木棍綁在一起,以便于起到支架的作用。
袁易仔細(xì)打量半天,暗暗琢磨道:“如果再多加些燃料,燈罩升空的浮力必然更大,倘若下面綁根繩子吊著人,也許真的可以把人帶上天空?!?p> 說穿了,熱氣球也只是他的構(gòu)想,雖然在后世常聽,但是能不能成功他真的心中沒譜。
這個‘大燈罩’確實很大,遠(yuǎn)遠(yuǎn)看去像是一座小房子。如果用后世學(xué)術(shù)稱呼那一套,勉強(qiáng)可以稱呼為長寬高皆有三米以上。
為了做成這個孔明燈,袁易足足忙活了兩三個時辰,他從丑時就已起床,完工時東方已經(jīng)露出了魚肚白。
古人起的早,但是袁易昨晚起的更早,直到他點燃火盆開始試驗的時候,秦府的家丁們才漸漸出現(xiàn)在院子里。
有劈柴打水的,有灑掃做飯的,漸漸的家丁越來越多,院子里顯得越來越熱鬧。
袁易做了那么大的一個孔明燈,并且已經(jīng)點燃火盆緩緩升空,如此突兀的怪物件,豈能不引人注意和吃驚?
但見一群秦府家丁愣愣站在原地,張著大大的嘴巴仰頭望著天空,道:“快看,那是什么???”
“母雞?。∵@么大,還會飛?”一個眉目清秀的小家丁呆呆開口。
旁邊一個老家丁跳起來對他腦門抽了一巴掌,低聲呵斥道:“說了你多少次,咱們這里是長安,長安是什么地方?長安是大唐的國都,把你那土到掉渣的嶺南土話扔了,免得傳出去被人聽到笑話咱們國公府,母雞,母雞,母你嗎了個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