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幽施主現(xiàn)在可有時間?”凈天書拿了張椅子坐在幽夢寒的對面。
“有,想來大師,是來解惑的。
曾經的大師貴為佛門高僧,想要看清現(xiàn)實,解決問題,但是眼睛之上蒙著一塊遮眼布——舊觀念、舊做法、舊信仰遮擋著大師睜大的眼睛。多少年來不曾審查的經典、口號、佛以及謊言,密密地遮擋著大師流轉的雙眼。
而我為大師撕下了這一塊蒙眼布,當大師看清謊言的時候,佛心碎裂。
再問大師何為佛,乃是讓大師明悟自己的心中到底何為佛,大師到底為了什么而努力,是所謂的佛之一字,還是天下蒼生!而不是玉佛的定義?!?p> “為何如此?”
“我說為了成就大師,您信嗎?”手中的血鐵化為折扇開始扇著。
“信”
“大師,出家人可是不打妄語的?!庇膲艉α诵?。
“非妄語”
“呃,好吧”幽夢寒抿了一口茶,老實人??!太誠實了,不知話中含義。
“我欲建立黑暗城!希望大師助我!”幽夢寒手中折扇一收,眼神犀利的看著凈天書。
凈天書眼睛輕閉?!昂螢楹诎??”
“世上并不存在真正的黑暗,只存在光明不曾照耀到的地方。我已黑暗渡黑暗!”
“曾經的我為了佛門奮斗終身,現(xiàn)在的你為了眾生舍命一博。
可是如果你最后發(fā)現(xiàn)你為了某個東西奮斗了許多年,某個你需要它就像需要空氣一樣的東西,而我要說的是,你為之奮斗的空氣也有一點敗壞了,怎么辦?”[1]。
“且不談,結果如何,未曾奮斗過,如何知道我為之奮斗的空氣也是腐???
縱使最后真的腐敗,我也有認為,它比現(xiàn)在干凈!”
“黑暗的行者,需要監(jiān)督!”
“如此便多謝大師?!庇膲艉鹕硐騼籼鞎葜x。
“無需如此”凈天書側過身體?!盀榱吮娚?,也為了你,為了我!我們只是志同道合罷了。”
眼見凈天書走遠,公孫星云一個抱頸,將幽夢寒環(huán)住,差點頭就轉到了桌子之上。
“聽說你要建立黑暗城,這種事不找你兄弟我,是不是看不起兄弟?”
“冤枉?。≈鹘强偸亲詈蟛懦鰣觯緛硐胱詈笤傺埬?,用來顯示你的分量,誰知道你這么早就發(fā)現(xiàn)了。”
“算你有良心。”拍了拍幽夢寒的頭,將他留個眾人。
看著圍在自己身邊的眾人,“我……”。
“什么都不用說,你是我弟,我不罩著你,誰還幫你?”李夢兒拍了拍幽夢寒的肩膀。
“我開了個酒樓,不賺反而賠了,相信開個黑暗城應該不會?!边@是醉紅塵。
“本姑娘,要經歷世間種種,還沒有自己創(chuàng)建勢力呢!”綺寮怨摸了摸幽夢寒的頭。
也許陪你終老的人不曾是我,但是我希望,你余生的記憶中有我的存在,如此…便好。
“呀呀呀”還沒有學懂人語的啟靈抱著他的腰。
幽夢寒看向最后一人,二者的眼神在空中交錯。
君綺羅看著他火熱的眼神,低下了頭?!皩Σ黄穑业某錾辉试S加入其它勢力?!?p> “沒事”雖然心中有一絲苦澀,但是語氣中不曾失落,幽夢寒還是笑臉相迎。
“但是我們可以一起,建立黑暗城。我可以算編外人士?!本_羅將手伸到幽夢寒的面前。
“好”握住君綺羅手的那一刻,多么希望此刻便是永恒,今生暫停在此時。但是心中知道再握下去,便是失禮,縱使心中不舍,此刻也得將手放開。
看著君綺羅遠去的聲音,感受著自己手心的余溫,心中一片暖意。
無人看見,在書架的轉角,一人在默默地看著。心中的酸意,只有緊握的雙手可以釋放。
轉眼之間已過三年,眾人的關系在每一場的辯論中更加緊密。
“在心理學中記載了一個故事,一位叫做麥爾教授的人曾做過一個實驗。
將一群小鼠,放在一個平臺之上,讓它們往兩個門中跳;跳向左門,會摔的鼻青臉腫,跳向右門,門就會打開,門后面是美味的乳酪。
訓練幾次之后,小鼠就快快樂樂的往右門跳。不再去左門跳的一臉灰。
當小鼠的選擇方式固定之后,麥爾就將乳酪,從右門移到了左門;本來以為可以飽餐一頓的小鼠又碰的鼻青臉腫,不知道乳酪的位置已經變化。
但是摔了幾次之后,它們就發(fā)現(xiàn)了新的情況:乳酪在右邊!”[2]。
“看來老鼠與人類一樣,哪怕不曾修煉成妖,也具有學習的本領。”這是醉紅塵所說的話。
“不!也許不是學習,而是一種記憶。正如在生物分類的書架上,基礎生物學寫著反射分為兩種一種是條件反射,一種是非條件反射。
非條件反射才要后天的學習,但是條件反射只是在記憶中形成一條反射鏈,每次碰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作的做出選擇。
就好像當老鼠習慣右門有奶酪的時候,哪怕后來沒有了,它也會跳入其中,直到次次失敗之后,才不會進入。
而人類通過學習的話,在第一次打開之后,發(fā)現(xiàn)奶酪不在右門,就會思考,這一次的奶酪是不是在右門。而不是再去撞個頭破血流。”這是一名醫(yī)師的辯論。
“雖然如此,但是眾生平等,如此行為,有失分寸?!边@是慈悲的佛者。
“大師,并非如此,死有輕于鴻毛,有重于泰山。一如佛者為了生存也要食用植物,而人類為了進步也需要思考。
大師曾說過,佛者自覺,覺他,覺行。
現(xiàn)在有了自覺,但是如何鑒定自覺是否正確?就需要覺行來鑒定。佛者覺行是自己去實踐,但是麥爾的覺行,自己并不能實踐,需要他人來實踐罷了。
我們并不是出于虐待的心理去對待小鼠,而是為了推動社會的進步。
正如儒家所說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在這也一樣,論心不論跡,論跡世上無善人?!庇膲艉_始反駁凈天書的觀點。
凈天書閉目思考,“倒是吾眼界蒙塵了,局限在一偶了?!?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9-08-15/5d54a7352bed8.jpeg)
五級修羅
[1]龍應臺,野火集。 [2]S.I.Hayakawa.“Insoluble Problems”,Invention and design,N.Y.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