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一世之功

第十章 院試(一)

一世之功 是大方盤 1606 2019-05-01 10:57:44

  順天府院試在即,沈壽由于自己面臨著鄉(xiāng)試這第一大關,縱然沈壽自己想去,伯爺也不會同意,何況沈壽才不會去做那費力不討好的事,沈凌到是駕輕就熟帶著丫鬟和小廝徑自前往順天府,京府只需提前一日就可以按時到達,不需其他學子要坐水路。自從永樂帝遷都北京,這北京順天府的繁華就遠遠勝過南京應天府了。

  這次院試不比縣試,大多數(shù)人并不是京府中人,更別說還有大量有門路的學子。而且這些有門路的可不是些普通學子,多是家中出了個“鳳凰男”,國子監(jiān)進不去,學識不錯,就在順天府進行應試,畢竟北直隸可比南直隸好考的多。

  功名之路本就是這樣,普通窮苦子弟連考取縣試的保銀都拿不出來,作保的銀子沒有規(guī)定,但是正常沒有門路的話,廩生都會收五兩銀子。正常的農(nóng)家子弟一年也不會有五兩銀子收入。

  寒門再難出貴子,只要有這保銀,加上學習條件和師資力量差距不言而喻,而順天府大多數(shù)都是家里在京城有得力的親戚,即使是遠方親屬,只要是才學可看的,都會幫忙,當然這是有才學的。

  沈凌見過很多有錢的商戶,族中碰巧除了個進士直接可以有門路,自己又是商戶,商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錢,正好花費大筆錢財,在有人鋪鋪路,這樣的進入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是入不了六部的,但是到地方上做個小吏還是綽綽有余的,捐錢入監(jiān)這條路對于商籍已是天大的運氣。

  沈凌這次在順天府可以說是志在必得,自己的過目不忘的能力簡直就是為了科舉之路而生的。

  馬車上只有一張小幾,沈凌拿著本策論題冊好似看著,又好似心思沒在這上面,青石板路的縫隙極小,馬車在這條路上悠然地出了府地。

  “主子還用功呢?!薄爸髯右院罂墒且既钤娜?,輪到你在這置喙?!薄拔铱粗髯幼詮穆浜?,好像變了個人,都有些看不懂了?!本G枝和隨行的小廝蒙舍你一句我一句。

  “你們給爺閉嘴,吵吵鬧鬧的,想什么樣子。”說罷下人就不敢吭聲了。

  “這策論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主要在于破題?!鄙蛄璎F(xiàn)在雖然對秀才志在必得,但是為了名次和以后的鄉(xiāng)試,都是馬虎不得,五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沈凌現(xiàn)在就是個駱駝,也已經(jīng)適應大魏這片沙漠了。

  “這策論還得研究一下,反正不急。”沈凌撩開門席。

  “這是到哪了?”

  “主子,就快到考場了?!边@蒙舍的眼力見和忠誠那是沒的說,就是相貌還達不到小廝的平均線。

  自己現(xiàn)在先把自己的路闖出來,以后自然而然都能順水推舟,迎刃而解。

  現(xiàn)在,沈景嵐?jié)M腦子都是工部尚書的位子,當時禮部尚書的缺到是沒爭取,這使得很多人都在傳他在工部有賬,但是都察院等等都沒什么把柄,很多人都相信沈景嵐是被誣陷的。

  這世道,名聲的重要是沈凌感觸最深的,他足足花了三年的時間才換了個浪子回頭的名聲。這倒使得王氏的名聲受損,很多人都在傳是這位“極其嚴厲”,才使得沈凌做了這么多年的“紈绔”子弟。

  這次,下人們都沒有交頭接耳,畢竟要是把主子吵起來,誰會知道被罵的是誰。

  整個順天府有點像前世的北京,比以后的北京城小的多,但古色古香的味道更濃。

  石板路沒有那么新,卻是呈現(xiàn)生鐵色,好像自古就不曾翻修過,但是卻比那些新磚更平整些,前世去嵩山旅游,少林寺前的空地全是這種古磚,也是生鐵色。

  看著那不說也有幾十年的老樹,每條市井街道上都會有,古城的風韻讓沈凌暗暗稱奇。這還是自己穿越后第一次靜下心來看著這座曾經(jīng)的繁華都城。

  這次沈凌住在小跨院里,比自己的西跨院也小不了多少,沈壽特意在上次趕考之前備下一所院子,美其名曰“置產(chǎn)”實際上就是給自己下次趕考行個方便。

  到了之后,下了馬車,院子里到是沒什么果木花卉,但是勝在干凈整潔,沈凌在院子里趕緊看了看明天三門必備的貼經(jīng),這可是考察記憶力的科目,沈凌看了一遍,等蒙舍他們簡單的整理好院子,他打了兩趟拳,感覺這四月的天氣也得避過自己這陽剛童子身,還是武學更加游刃有余,從小練武,想來原來的沈凌也確實用了很多功夫,當時白鹿書院很多人都笑稱他為武夫,連崔瀾都認為他文章是天賦異稟的功勞,武學才是實打?qū)嵉木氃诠亲永锏摹?p>  慢慢的閉上了眼睛,沈凌相信這順天府是他的潛龍之地,臥龍之所。

  四月十二日,順天府院試第一場。

  沈凌早早起來在下人的服侍下,洗漱完畢,檢查了下考試的憑證,用具。直接去了考場。

  第一場貼經(jīng),考的是記憶背誦等簡單的試題,整個院試由京城來的學政大人進行核準考核。

  整個考試最坑的就是,住在考棚里,住在考棚里,住在考棚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整個考棚都是統(tǒng)一的用具,就是地方商戶住這里一周都得扒一層皮,像沈凌這樣的“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公子哥,最難得一關不是場上,而是這睡覺最簡單的事,真別說,每年還真有人就這關抗不過去。

  沈凌對這些本來就不在意,但是科舉本就是考察的是這個人的德行適不適合出仕,如果這里抗不過去,那六部五寺也就不要想了,地方更是不可能用這樣的人??婆e之路意在此矣。

  “中國自三代以后,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明史講義》中就寫了,真正得到天下,是不想得到天下??婆e就是如此,自古以來,以武治國都是正途可不是長久的正途,“禮儀之邦”無論是在前世的歷朝歷代還是在如今的大魏都是治國理政的根本所在。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是因為自己就是從這條路走過來的,走到一半發(fā)現(xiàn)誰都能從這里走,一路小跑走到終點發(fā)現(xiàn)榮華富貴的皇帝寶座在這里,回頭想想自己的那條路,為了子孫后代只好勉為其難的一炮把路炸塌。以后誰也別想過。

  武開國,文治世,就這樣被大多數(shù)人所慢慢認可了下來,可這就是讓文人出仕掌權的原因,名正言順才被世人所承認。

  武將在朝堂上耍嘴皮子,肯定耍不過文官,戰(zhàn)場上武將才能策馬奔騰,就形成現(xiàn)在大明的穩(wěn)定局面。

  可是當今圣上卻要起兵主動討伐鄰邦,國庫滿了,顯然正德帝不滿足于現(xiàn)在的地盤?歷史上的正德帝史書上都是記載他,荒唐可笑,多次起兵與蒙古交兵陣前。所以后來謚號明武宗??烧嬲谶@段歷史中,沈凌親身經(jīng)歷的可不是這樣,正德皇帝頗似江湖中人,就是喜歡開疆擴土而已,想把祖宗的基業(yè)擴大。

  當今的圣上已經(jīng)選過多次進士,朝中多是楊廷和的黨羽,而且現(xiàn)在皇上還沒有皇子也是奇怪的一點。

  “為防止作弊,考試期間學政大人不會讓任何東西進入考棚,切記帶好一切東西?!鄙驂叟R走前只說了這一句廢話,但是只有沈凌真正聽了進去,沈凌發(fā)現(xiàn)沈壽在自己重生之后說的每一句話要么不說,要么是重中之重,就連預測都沒有失誤過。

  現(xiàn)在沈凌可以說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崩斫飧鼮樯羁?。整個府衙考棚被團團圍住,不由得想起高考時自己七大姑八大姨都來到考場外為自己助威的場景,沈凌一點一點向前擠,這時才發(fā)現(xiàn)小廝的重要性,蒙舍活生生擠出一條路...

  這秀才的最后一關還真是難,應天府今年的院試也設在這里,不只是沈凌,就連其他人也都在抱怨人多。

  況且還有些祖孫三代一起進考場的...“離遠點,蒙舍,別被碰瓷?!?p>  蒙舍雖然聽不懂少爺再說什么但還是繞了過去。這里的景色真好...

  考童帶著沈凌等一眾考生,來到號房前,一個個兵魯子開始檢查我們“柔弱”的沈凌。

  軍士甲:“你看見剛才那個小子了么,看起來是個小白臉,還真壯唎。”

  軍士乙:“上戰(zhàn)場是個不錯的苗子。嘿。”

  “入座吧?!闭f話的這位就是院試的主考官,直屬禮部提督學政大人,說實話,來順天府的學政大人可以說是最沒權威的,也是最有地位的。

  順天府院試可是京城北直隸聯(lián)考。這個位子不是一般的學政大人可以做的,相當于今天的教育廳廳長,但是因為是京城所以肯定會派禮部得令人選,但是誰知道下面有誰是一品二品的大員安排進來的。

  只說了三個字,學政大人就不在說了,聽說這次禮部尚書的大公子都在順天府考場應得考。學政一揮手直接讓監(jiān)考官們發(fā)卷,想起自己的同僚在各個州府學臺之上,督查各地學官生源。擺著三品大員的風光,默默的喝起了茶?!霸撍赖暮擦衷涸趺窗盐遗傻竭@鬼地方?!?p>  院試及其嚴格,軍士將卷子搬到考場,官員們開始發(fā)放試卷。

  沈凌看著前面遞過來的考卷,深吸了口氣,解開了進入士族之林的紅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