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多了一條土狗其實也并沒有引起多大的波動,人參的事也被朱老爹暫時壓下。
她的草屋門前多了一條丑陋的土狗,平日里喜歡來癡纏她的弟弟妹妹們都不敢來了。
朱家太窮了,準確的說這個年代的人大多數(shù)都是很窮的,政治比較混亂,人民無心生產(chǎn)。
所以第二天天還沒亮,朱老爹就將鳳歌喊起來,“上山去!”
朱老爹拿著一把小鏟子,背上背簍,迎著早上的寒風,一雙眼帶著些微的黑眼圈勁頭十足的上山尋寶了。
寶肯定是有的,但朱老爹絕對是找不到的。
“爸,都是這咧,你看看還有坑哩!”鳳歌指著一個明顯的新鮮的痕跡。
朱老爹圍著坑轉了幾圈,瞪大了眼睛觀察,都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這地兒俺以前也來過啊,俺咋木有發(fā)現(xiàn)咧?”朱老爹非常疑惑,這地兒雖然偏僻了點,但也不是木有人經(jīng)過,咋都三妮兒看見了,別誰就看不見?
怪事!將周圍的地方都轉了好幾圈,方圓一里地都看遍了,也沒有發(fā)現(xiàn)更多的人參,朱老爹才不舍的放棄了。
“爸,那個人參咋處理???”
朱貴財眉頭微皺,他也是有點發(fā)愁的,這個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是屬于國家的,就是在山上逮個兔子也是應該上交,不然就是挖社會主義墻角,是走資派,享樂主義.....
可是家里那情況他很清楚,要不是自家的婆娘會持家,根本就養(yǎng)不活這么多孩子。
更何況下面還有三個男娃娃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時候,家里實在是揭不開鍋了,若是將人參上交,變成公家的,也獎勵不了多少錢糧,再與村里人分一分,那就只剩下一兩口了。
心下轉動,朱貴財終于艱難的拿定了主意,他是村長,但顧著大家,也得養(yǎng)著小家,“抽個時間,拿去賣了吧!唉?。?!”
現(xiàn)在天越來越冷了,接近年根,秋收早就結束,村里也沒有太多的活干,大家都是各自在山上尋摸東西。
山上的吃食還不少,這個季節(jié)大多都是秋季的果實比較多,比如紅彤彤的山楂果,已經(jīng)掛在枝頭上干癟的葡萄干,松榛子,栗子,刺梨什么的都很多,大家都是弄了山珍拿去供銷社賣掉。
“明兒個三妮兒就給我一路去!賣一包(麻袋)栗子,順便給人參賣了!”朱貴財笑瞇瞇的計劃著賣來的錢要做什么用。“天冷了弄回來些棉花,叫恁媽弄兩床新棉被,給你姐弟幾個弄一身新棉衣,要是還有多的,買一條肉就齊活了?!?p> 這么簡單的愿望,鳳歌當然要讓他實現(xiàn),尤其是她也不想住那么簡單的床了,被子硬邦邦的,可以當武器砸人腦袋了。
無功而返,在鳳歌看來是這樣的,但朱貴財哼著小曲,背著背簍,路上碰見什么干果,野木耳什么的都隨手采了,這個季節(jié)野生的木耳也長的不旺。
看著他瘦弱的背影,個頭不高卻堅實有力,身上穿的是灰土棉布衣服,破爛的棉襖在腰間耷拉下來,上面打了好幾個補丁,尤其是肩膀,手肘和膝蓋處,這都是干活時最容易磨損的地方,他幾乎是一個人扛起了整個家,還管理著一個村的雜務事,這是個樸實的扛起沉重責任的農(nóng)村漢子。
但想起家里的那個又些與家里格格不入的盒子,盒子是原主記憶力一直都存在的,里面放了基本書,這個家里的孩子嘴巴極嚴,沒有任何人多嘴。
盒子是檀木盒子,上面雕刻著樸實大方的花紋,簡單的扣鎖,里面只有幾本發(fā)黃的書籍,看起來像是古書。
鳳歌翻過一次,里面全是古文字,她倒是看的懂。
“爸,咱家的那個盒子是哪弄哩啊?”
朱貴財呵呵一笑,“俺也不知道啊,我小時候就有了,這是你爺爺留下來的?!?p> “爸看的懂里面的字嗎?”
朱老爹:“俺不懂,你爺爺教哩俺只是認識里面的字咋念的,這摩挲了半輩子了都看不懂里頭說哩啥!從頭到尾嘰里咕嚕的,看著牛哩很?!?p> “那你昨天看它干啥?”
朱老爹:“咦,看看你說哩,俺再不懂,里頭那一本本草書俺還看不懂么!里頭哩人參就是長這個樣兒。那可是有圖哩!”
“嗯嗯嗯,怨不哩爸你恁么肯定那是人參?。“职骋蚕肟纯?,說不定俺也認識。”
朱老爹:“你認識個啥認識,那是小篆,恁爺說了傳男不傳女!一邊涼快去!”
鳳歌強壓著自己要笑噴的笑意,朱老爹好實誠的說。
其實那書家里的孩子都摸撈過,就是不認識,朱老爹只是曾經(jīng)教過幾個弟弟,但熊孩子對那東西不感興趣,才開了個頭就逃開了。
而且朱老爹只是將它放到床頭,也沒說過不準誰碰,想看看根本就是很隨意的事。
只是這時代,這書應該深深的藏起來,不管里面寫了什么,都不安全,不過朱家村離縣里很遠,有什么活動也基本不會波及到家里。
就是有,身為村長的朱貴財也能及時的得到消息,麻溜的藏起來。
賣了人參,將賣來的八十塊錢緊緊的揣在懷里,朱貴財喘著粗氣,“他媽,咱真的是有八十塊錢?”
朱母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臭老頭子,閉嘴吧你,藏好了白叫人看見,回去俺跟你算賬!”
供銷社里這么多人,他這一張破嘴也不怕被人聽見,雖然只是錢,沒有票,但今年已經(jīng)比從前好多了,有些稀罕東西是可以在黑市上買的,有錢就行。
朱貴財蔫蔫的低頭,抱著雙臂跟在朱母身后回了村子。
家里有了人參的事情也只有幾個大的孩子知道,小的七歲的弟弟老七朱金,五歲的妹妹老八朱鳳瑯還是被瞞的緊緊的。
老六已經(jīng)十歲,人小機靈大,不該說的堅決不說。
經(jīng)過一夜的商討,決定了要添的東西,朱貴財才安然的睡下。
朱家二老不動聲色的往家里添東西,尤其是棉花,買棉花需要棉花票,但棉花票根本就不夠這么多孩子用的,所以都是一點一點的從黑市上買的。
說來朱貴財雖然只是個農(nóng)家漢子,卻也有些勇氣,這個時候不允許私下買賣,也許是錢壯窮人膽,竟然就那么轉悠了好幾次黑市,還認識了幾個小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