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買豬雜
殊不知,那笑容怎樣看都古怪難看。特別是配上他左臉上扯動的疤就更丑了。
凌冬不知道,她才是最丑的,臉上長了一塊碩大的大紅胎記,占了整張臉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平時凌春她們怕她傷心難過,都沒對她說過,家里又沒有鏡子,凌冬又不是特別注重形象的人。
所以到現(xiàn)在都不知道自己長得是怎樣的,只知道這副身體特別矮小,以前能俯視的東西,現(xiàn)在都得仰視才能看到。
不過就是看到了,她也不會急,她雖然臉上有胎記,但五官卻是特別的精致漂亮。
可以看出,如果沒有胎記,她長大后必是如花似玉的美人一個。
還有,以她的能力,要想徹底去掉一個胎記也不難,就是特別費時費力而已。
不過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
眼下,那個豬肉老板看她跟他是個同類中人,特別同情她。
心想著,人是個小姑娘,頂著那么一大塊紅色的胎記,未來長大了還不知道要多難過呢!
跟她一比,他一個漢子丑些也沒什么,反正媳婦不是也娶上了嗎。
這樣一想,看著凌冬就更友善了,給出的價格說是賤賣都不為過。
雖說豬大腸平時沒人買,就是買了也只是買一點點回去喂貓喂狗的。
但也不是那么便宜的,一斤要一文錢才能買到。
那一大副完整的豬大腸,起碼有十斤左右,竟然才賣三文錢。
如果凌冬知道豬肉老板是因為她丑,同情她才賣這么便宜的,不知道她會怎么想。
不過凌冬不知道,她只想著家里必須得有葷菜吃,所以不止想買豬大腸。
看到剩下的還有豬肺、豬肝、豬心
這些豬雜,她都想買下來。
甚至是面前四根削的一點肉都沒有的豬大骨,她都想買。
而這些都不貴,
但因為不像豬大腸一樣,怎么弄的有一股味道而貴了幾文錢。
豬肝六文錢一副,豬肺五文錢一副,
豬心六文錢一個,四根大骨三文錢。
凌冬拿了二十三文給了豬肉老板之后。
看著還剩下的三塊網(wǎng)油就問道:“老板,您這肥肉怎么賣呀?”
“肥肉比較貴,平時賣十八文一斤的,我賣你十五文一斤?!必i肉老板說道。
凌冬想了想,這價格算便宜的了,古時,人們都喜歡吃肥肉,有油,不喜歡吃瘦肉,除非是想省錢才會買瘦肉,所以肥肉比瘦肉要貴很多。
平時瘦肉十文左右就能買到,半肥瘦的要十四文左右,肥的更貴,在十八文到二十文之間。
所以這個十五文,已經(jīng)算是最便宜的了。
雖然凌冬不吃肥肉,但這是網(wǎng)油,可以炸油吃。
凌冬讓老板把剩下的肥肉都給稱了。
一共是十斤,一百五十文錢。
凌冬給了錢之后,沐爹就把買了的東西都放到他背著的背簍里。
走了一段路之后,沐爹才把心中的疑問問出來。
“凌冬,你買豬心豬肺還可以,你買豬大腸干嘛?那東西不好吃的?!?p> 凌冬笑了笑道:“爹,你就放心吧!那是別人不會弄,有我在,就怕你們到時候會覺得不夠吃?!?p> 好吧!沐爹寬慰的想,最多也就是損失了三文錢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的。
忍著有些肉疼的感覺,背著肉繼續(xù)前進。
沒走幾步就看到了一家專門賣日常用品的店面。
凌冬拉著沐爹的手走了進去。
店面里的掌柜是個四十來歲的精瘦男子,姓吳,認識的人,一般都會喊他吳掌柜。
在店里幫他看店的則是他的妻子吳孫氏。
見凌冬和沐爹進來買東西就迎了上來道:
“客官,您要買點什么?我們店里應有盡有,都是好的,您看看?!?p> 凌冬走到陳醋那里拿起一小罐陳醋問道:
“這罐陳醋要多少錢?”
吳孫氏也不因她人小就欺詐她,直接實價道:
“八文錢一罐?!?p> 價格有些貴,不過也算合理,古時的陳醋都是手工制作的,不像現(xiàn)代的都是機械生產(chǎn)的。
之后凌冬又問醬油、鹽、味精、花椒、姜蒜等一系列的廚房用品
剛問完,只聽吳孫氏快速而整潔的回答道:
“花椒一兩十文,要貴些,醬油七文一罐,味精十文一包,姜蒜都是八文一斤。鹽也比較貴,十五文一小袋?!?p> 鹽和花椒貴些,凌冬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古時的鹽不是誰想買就能賣的,鹽和礦都是要上稅的,買的肯定要貴。
凌冬無語的事,這油鹽醬醋和調(diào)理這些也貴。
怪不得謝氏炒菜的時候舍不得多放,
就沐家原來的條件,來買這些也都是咬著牙縮衣減食,才能省下錢來買的。
不過現(xiàn)在有錢了,買這些東西也不算困難。
最后凌冬買了五兩花椒,其他罐裝的每樣都來了兩瓶,鹽也要了兩包。還有一些林林總總的調(diào)料,花了三百文。
幫著沐爹把買好的東西都放到背簍里去后,就跟著回去找謝氏了。
本來凌冬想買些糧食回去的,但是看天色已經(jīng)不早了,大概六點過了。
回去的路是山路,極為難走,天黑后,就看不見了。
不像在現(xiàn)代一樣,那里都有路燈照亮。
沒辦法只得先回去了,誰讓她們出來晚了呢。
還好回去的時候,牛車已經(jīng)卸空了,很寬松,終于不用擠著回去了。
謝氏和凌冬坐上車去,沐爹就架著馬車往回趕了。
因為天色不早了,路過紅薯地的時候,凌冬都沒想下去挖。
就怕費時間,回去還要多浪費些蠟燭。
蠟燭也是很貴的。
窮呀!窮的人斤斤計較,沒辦法,要擱以前,凌冬還會在意這些?
凌冬和謝氏沐爹他們到家的時候,天色正慢慢的暗了下來。
趁天還沒黑,家里人又多,就全都一起忙活起來,很快就弄好了。
凌夏在廚房里給謝氏打下手,順面把前面凌冬買了的那些醬料都拿到廚房的灶臺上擺放好,收拾廚房。
臨風和臨遠則在院子里將撿來的柴火給劈了,臨宇要打水回去灌滿水缸。
沐爹牽著牛出去吃草,等牛吃完后,還要牽回去還林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