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把眾人詐唬的差不多了,胡不為知道該見好就收了,不能再把戲演砸就不好了。
他便慢條斯理的說道:
“諸位應該知道,紫氣乃皇極之氣,說實話,在下和拙荊也不知道這里為什么會出現(xiàn)紫氣,這也是在下冒昧進入刺史府的原因,在下也想知道實情?!?p> “不過,見到諸位,在下也有點了解了,但是事關天機,在下也不能亂說,諸位只要知道在下不是信口開河就可以了,別的,在下也沒有什么好說的了!”
這還是等于沒說,實在是這事不能再亂說了,他總不能告訴在場的人說曹操以后將會是魏國的皇帝,而且再不久的將來會挾天子以令諸侯。
他不知道自己泄露天機會不會遭天譴,單就這話說出去以后,會給曹操帶來什么楊的滅頂之災,就不好說。
如果真的曹操因為此事被靈帝殺頭,那么整個歷史會因為他的一句話而改變。
這樣真的好嗎?自己的出現(xiàn)本來就已經(jīng)是一個意外,變數(shù)就已經(jīng)很大了,再出現(xiàn)曹操這么一個變數(shù),他不知道事態(tài)會不會因此而失控。
所以,他只能保持緘默。
見到胡不為的表態(tài),眾人知道也在這事兒上已經(jīng)問不出結(jié)果,只好轉(zhuǎn)向別的問題。
雖然,他們還是對此事將信將疑,但是因為曹操的原因,已經(jīng)對胡不為的話有了七八分的相信。
所以,他們斷然不能放過這樣的機會,至少,也要給自己問個休咎。
曹操最先開口:
“先生,以您的看法,在下將會出任騎都尉,那您知道在下將會在哪里任職嗎?”
胡不為想都沒想,直接開口:
“應該是冀州那邊!”
曹操倒吸一口涼氣,繼續(xù)問道
“哦?為何先生這么確定?”
在下和拙荊先前望氣,見那里黑氣縈繞,怕是大亂將起,曹將軍只怕會去那里戡亂。”
曹操到了這里已經(jīng)深信不疑,何進當初作出這樣的決定就是出于這樣的考量。
冀州那里太平道鬧的太兇,謀亂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只不過誰也不知道會在什么時候,所以,何進才決定讓他去防患于未然,而且,這事不會太久,估計明年就會成行。
現(xiàn)在被胡不為一一道破,這事就不能用巧合來解釋了。
這時候,曹操語氣已經(jīng)恭敬的不能在恭敬,他小心的問道:
“那以先生的看法,曹操此行可能奏功?”
胡不為點點頭:
“可竟全功!”
曹操聞言滿意的坐下來,看向了郭勛。
郭勛見到曹操的臉色,已經(jīng)知道十有八九胡不為都說對了,心中對胡不為的看法也已經(jīng)改觀不少。
接下來,幾人開始圍著胡不為開始問東問西,胡不為自然知無不言。
聽得眾人心中欽佩不已,心中已經(jīng)把胡不為當成神仙中人,恨不得擺個桌子將胡不為供在上面。
胡不為知道時機已經(jīng)成熟,話題一轉(zhuǎn),望向郭勛說道:
“郭大人,在下此來,一方面是因為府上氣象異常,還有一個原因,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郭勛急忙說道:
“先生但講無妨!”
胡不為斟酌了一下語氣,然后說道:
“不瞞諸位說,不久之后,天下怕是不會太平了!”
這些事,其實在座的都心知肚明,他們高居廟堂之上,對于形勢自然比普通百姓看的更加清楚。
先不說朝廷中靈帝昏聵、軟弱,但就地方上來說,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各地的官員很多已經(jīng)擁兵自重,割據(jù)一方,這是一眼就能看到底的。
胡不為說出來,自然也沒有幾個人驚奇,因為這本來就是事實。
人們關心的是胡不為的下文。
胡不為停頓了一下,繼續(xù)說道:
“在下夫婦雖是方外之人,但這世間還是有諸多的牽掛,所以,修道之余,不得不考慮這些人的自保??!”
幾個人聽完胡不為的話連連點頭,這再正常不過,道士也是人,也是爹生娘養(yǎng)的,不是都像孫悟空那樣從石頭縫里崩出來的——當然,他們還不知道孫悟空這么個人物。
所以,胡不為說出來的自然是人之常情,沒有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
郭勛聞言,急忙表態(tài):
“先生想要做什么?但有郭某能幫忙的,先生只管開口便是!”
胡不為趕緊接過話頭:
“那就多謝郭大人了,正有事有求于大人!”
“先生請講!”
“在下父母生活在北方邊陲之地,一直一來,以和羌胡交易為生,所以,手里多有羌胡的名馬,想要進入內(nèi)地交換一點糧米和武器之類,想要自保。
“但大人知道,這些都是朝廷違禁物品,再者,這世道也不太平,只怕未等進入內(nèi)地便已經(jīng)被官府沒收,這一點····?”
郭勛聞言,輕笑一聲:
“嗨!本官以為是何事為難,這點事再簡單不過,先生放心,有多少馬本官全部接手了,先生需要什么只管開口就是,不管是武器或者錢糧,本官定以高于市價收購就是!”
胡不為聞言心中大喜,但他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來,而是擺擺手說道:
“多謝郭大人慷慨,只不過郭大人誤會在下意思了,在下不需要郭大人高于市價,只按市價交易就是。
“而且,郭大人收購這些馬必然會勞師動眾,在下也有點過意不去。
“這樣好了,在下按低于市價一成的價格給郭大人,這一成就當成郭大人勞動手下的辛苦費,郭大人看這樣可好?”
其實,不用胡不為開口,有這樣的好事郭勛已經(jīng)是有點巴不得。
正如胡不為所說,天下不久就要大亂,他作為一方大員,自然不能甘心有一天被人取而代之。
所以,早已經(jīng)在暗中做了準備,未雨綢繆嘛,其中,招兵買馬自然是少不了的。
以前,天下太平的時候,從羌胡和鮮卑進來的馬要多少有多少,最近幾年,因為天下連年災荒,那些走私商人已經(jīng)不敢再擔這樣的風險。
因為,一方面,民間已經(jīng)很少有人會買馬,有點銀子還不如買點糧食存起來來的實在。
還有就是,天下饑荒,流民太多,世道不太平,走私進來也不是很安全,所以,就很少有人做這個買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