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斗反三國

67 劍閣

斗反三國 堅持為王 2390 2019-04-29 22:50:53

  “軍師算無遺策,出任我軍軍師以來,尚無一誤。有軍師在,朕亦放心得很。一切就依軍師之意即可,如無其他,朕困了,軍師也早些歇息,注意身體,軍務(wù)之事多多放權(quán),切莫操勞過度?!?p>  劉禪提醒一下諸葛亮千萬不要將權(quán)力看得太重,緊緊抓緊權(quán)力不放,什么都要自己管,那么會將諸葛亮給拖死,其他人也得不到發(fā)展與鍛煉。況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諸葛亮是人才無疑,但活得久的人才比驚艷一時的人才更值得培養(yǎng)。

  “多謝陛下關(guān)心,臣告退。”

  事情已是結(jié)束,諸葛亮又不是陳祗,當(dāng)然不會纏著劉禪嗑叨,趕緊主動退出了營帳,不影響劉禪休息。對于劉禪這個主子,諸葛亮還是覺得滿意的,既不會假裝對用兵之事表現(xiàn)得一點都不在意,也不會越過諸葛亮而直接發(fā)號施令。

  反正諸葛亮特意前去請示或匯報之時,劉禪都會很耐心的聽完,但最多給給建議,從不替諸葛亮做決定。由此可見,劉禪只專注于為君之道,不會插手為臣之道,也懶得去破壞君臣之間的規(guī)則。

  次日,諸葛亮早早地就安排好了兵馬,束裝待發(fā),因為昨晚劉禪說過自己不打算回去蜀都,給足劉備信任,那么一旦諸葛亮領(lǐng)兵離開了江油城,那劉禪是繼續(xù)跟隨同行,還是留在江油城沒事烤烤板粟,或者去江邊釣釣魚。

  這一點,諸葛亮還沒弄清楚,這也是諸葛亮非要等劉禪起身了之后,才決定是否發(fā)兵,無非就是想知道劉禪要不要去。諸葛亮是不敢單獨放劉禪在江油城的,要是劉禪選擇了江油城,那么諸葛亮只好忍痛將趙云留下來保護劉禪了。

  支援姜維,諸葛亮這邊的武將是少,但還不至于擠不出來。劉禪當(dāng)然是跟著諸葛亮出發(fā)啦,去看看劍閣雄關(guān)也好??偤眠^一個人在江油城無聊,況且去了劍閣關(guān)不止有險關(guān)風(fēng)光,還能看到姜維,順便也會一會鐘會等人,見識一下更多這個年代的英才。

  于是,諸葛亮留下了廖化鎮(zhèn)守江油城,而領(lǐng)著上萬兵馬,由張飛充當(dāng)先鋒,趙云作為主將,陳祗隨行負責(zé)劉禪生活飲食起居,簡單地訓(xùn)了訓(xùn)話,作了動員,就發(fā)兵劍閣關(guān)。事實上,之前鄧艾領(lǐng)的那支魏軍只是一支偏軍,真正攻打西川的魏軍主力正是鐘會,而鄧艾只是鐘會的副手罷了。

  鄧艾立功心切,不愿在鐘會手下待著,故而才從鐘會那兒要了一支魏兵,兵馬不算多,但至少鄧艾用得順手一些。

  從江油城發(fā)兵去劍閣關(guān),一路走來,可就沒綿竹去江油城那么舒服了。蜀道不止越走越小,而且越走越陡,最可怕的是路一直是在往天上走的,越走越高。好幾次,劉禪站在蜀道旁邊往一邊望去,皆是如視深淵。至少有好幾百米之高,偏偏還不能腳軟,不然就走不動了。

  道路太難走,哪怕在蜀國境內(nèi)通往劍閣關(guān)其實是要平坦得多的,但是兵馬太多,輜重不少,諸葛亮軍還是走得很慢,足足走了半個月,方來到了劍閣關(guān)附近。在這半個月里,沒有任何棲身之地,皆是在半路扎營,在路上也沒什么好的飲食,全是干糧加清水。

  劉禪這半個月感覺足足要減了十來斤,甚至還不止,每天都是吃的粗糧、五谷之類,卻要長期地趕路,不瘦才怪。其實,也好在是吃的干糧,如果是大魚大肉,一般是趕不了多遠的路,容易引積疾病。

  到了劍閣關(guān),諸葛亮沒有急著進入劍閣關(guān),一是怕姜維將友軍誤會成了敵軍,一個不慎形成造成誤傷,到時求援反倒成了自傷。二是諸葛亮不知鐘會軍現(xiàn)在在哪里,也許就在附近,也許已經(jīng)拿下了劍閣關(guān),要是不管不顧,直接進入劍閣關(guān),有可能受到鐘會軍的埋伏。

  因此,諸葛亮尋找了離劍閣關(guān)不遠的一個向風(fēng)口,地勢還算可能,足夠安營扎寨,暫時屯兵于那兒。另外,派人持書信前往劍閣關(guān)通報,告之蜀國的援軍已到。至于信物,有劉禪在,傳國玉璽蓋印,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

  信使很容易就進入了劍閣關(guān),驗明身份之后,更是順利地見到了劍閣關(guān)守將輔蜀大將軍姜維,姜伯約以及劍閣關(guān)的副將輔國大將軍董厥。

  說來也巧,輔國大將軍一般是靠姻親上位,也就是董厥乃是國舅,董氏之中必有一女嫁與劉禪為妃,或者是嫁與劉禪的老爹,先蜀帝劉洵為妃,從而得此官職。而輔蜀大將軍則是實打?qū)?,靠?zhàn)功積累出來的官職。

  因此這也是為什么姜維是劍閣關(guān)的主將,而董厥身為國舅卻只能當(dāng)副將。傳信的蜀兵見禮之后,不待姜維和董厥兩人發(fā)問,卻是大聲宣讀道:

  “陛下有詔,劍閣關(guān)輔蜀大將軍姜維、輔國大將軍董厥不畏強敵,以死相抗,阻魏軍于劍閣關(guān)之外,實乃功不可沒,今雖強敵如虎伺境,然天子之軍已至關(guān)下,舉手可解魏軍之難。還望姜維、董厥聽從軍師諸葛亮的調(diào)令,引支援蜀軍入關(guān),兵合一處,共擊魏軍,同守劍閣關(guān)?!?p>  待傳信蜀兵收了詔書,遞給跪在地上的姜維之外,姜維和董厥這才從地上站了起來,欣喜地問道:

  “敢問陛下可曾有什么吩咐?可是蜀都派兵支援?領(lǐng)兵主將是何人?來支援的兵馬有多少?”

  姜維是真的很關(guān)心這些的,要是蜀都不重視,劉禪沒有調(diào)足兵馬,劍閣關(guān)這回的坎是真的過不去了。那魏軍主將鐘會手下的兵馬竟有近十萬之?dāng)?shù),實在難以抵擋。

  可惜的是來傳信的蜀兵僅僅只是負責(zé)傳達,一問三不知,只能將有限的信息告訴了姜維,說是此次支援乃是從江油城發(fā)兵,由軍師諸葛亮統(tǒng)籌指揮,前來支援。至于其他的,蜀兵就不知道了。

  來之前,諸葛亮也沒有交待這一些。姜維又問了一些其他的事情,皆沒有得到什么有價值的信息。倒是軍師諸葛亮的底細給問出來了,前蜀國諸葛丞相諸葛瞻之子,諸葛亮,字孔明,還是個未弱冠的。

  打了一二個小小的勝戰(zhàn),被蜀主劉禪賞識,令諸葛亮子承父業(yè),繼續(xù)當(dāng)丞相,一聽到這里,姜維就氣不打一處來。若是諸葛瞻,姜維自認比不過對方,可卻是諸葛亮,一個黃毛小子,憑什么要聽諸葛亮的。

  縱是官至丞相,那也是借了其父諸葛瞻的名聲,要知道往往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因此,這一回,姜維決定不聽詔了,至少不會聽從諸葛亮這個小軍師的軍令。而不想聽令于諸葛亮,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不放諸葛亮等人進入劍閣關(guān)。

  姜維不笨,能夠看出詔書是真的,而且上面有劉禪的傳國玉璽之印,憑姜維的聰明才智,難道會料不到后續(xù)的招式不成,那諸葛亮肯定是先行入關(guān),然后又掏出了劉禪的其他詔書,到時逼迫姜維交出劍閣關(guān)的兵權(quán),接手了劍閣關(guān),直接架空姜維,讓姜維給諸葛亮這個小輩賣命。

  姜維不服,不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