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三年,劉詢的嫡長孫出生于長安甲館畫堂,也就是未來的漢成帝(沒錯,趙飛燕她老公)。年近不惑,迎來了自己第一個皇孫,劉詢自然喜愛非常,經常把他帶在身邊。
他為這個孩子取名劉驁,字太孫。驁者,駿馬也;他希望自己未來的接班人能夠成為大漢王朝的千里馬(很明顯是馬失前蹄了)。
看著孫兒可愛的笑臉,陛下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了。他收了心,想要過幾年含飴弄孫的日子,也開始為以后做打算。人老病之后,就會越來越念舊,他開始迫切的想要做些什么,為自己、為朋友、為后世、為天下人做一點什么。他建立了萬世敬仰的功業(yè),希望能和故去的朋友們分享。
“上以戎狄賓服,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于麒麟閣,法其容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其次張安世、韓增、趙充國、魏相、丙吉、杜延年、劉德、梁丘賀、蕭望之、蘇武。凡十一人,皆有功德,知名當世,是以表而揚之,明著中興輔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薄顿Y治通鑒·【漢紀十九】·中宗孝宣皇帝下·甘露三年》
甘露三年,西漢中興之主、漢宣帝劉詢因匈奴歸降大漢,回憶往昔輔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畫十一名功臣圖像于麒麟閣以示紀念和表揚,史稱“麒麟閣十一功臣”(麒麟閣坐落在未央宮中,因漢武帝元狩年間打獵獲得麒麟而命名)。
與畫像一同供奉在麒麟閣的,還有西域都護府監(jiān)察西域三十六國的地圖和呼韓邪單于稱臣的降書拜表。
明君賢臣,千古標配,連劉秀和李世民也都羨慕不已、爭相模仿:后世往往將麒麟閣十一功臣和云臺二十八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畫麟閣”、“誰家麟閣上”等詩句流傳,以為人臣榮耀之最。
這十一個人都是誰呢?咳咳,頭銜長度比拼大賽,現(xiàn)在開始啦!
排名第一的自然是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氏。
霍光,字子孟。他是這十一個大臣里面唯一不寫名字,以示尊敬避諱的人。霍光這輩子太值了,活著的時候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拜不名,死后居然還要皇帝親避名諱!臣子做到這個份上,比他哥霍去病都牛。
霍光執(zhí)掌漢室最高權力近20年,為漢室的安定和中興建立了汗馬功勛,是西漢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
他輔幼帝,廢昏君,立明主,兢兢業(yè)業(yè)為大漢當了二十年的家,是真的非常了不起。雖然他也有很多缺點:比如過分愛惜羽毛,包庇妻子,無法約束家人,殺了不少無辜等等。但他畢竟從來沒有忘記過孝武皇帝和哥哥的恩德,權臣不篡位,難得難得。
劉詢對霍光的態(tài)度非常復雜:一方面,他肯定霍光的扶持之功和個人成就,給了他兩漢無人出其右的生前身后名;另一方面,他忘不了許平君的死,痛恨霍家的驕奢恣睢,無法原諒除霍光外霍家的任何一個人。
所以糾結的宣帝給霍光一個同樣擰巴的結局:他讓霍家絕了后,卻沒有斷霍光本人的香火。他讓霍光配享祠廟、萬世供奉、青史傳名,卻也將他所有的親人殺了個干干凈凈。
也許,“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是宣帝對他最大的讓步:我可以對你像尊重父親一樣的去避諱,卻無法放過任何一個害死平君、謀反作亂的霍家人。
第二名:大司馬、衛(wèi)將軍、領尚書事、富平侯張安世。(emmmm,這個排名一點也不公平,看出身的。論實力,孝宣朝沒有一個文臣能比得過天才級別的魏相)
張安世,字子儒。他的性格有點像薛寶釵:處事圓滑,謹慎小心,品行很好,卻有點小自私。他對別人好到沒話說,卻帶著一定的疏離感,甚至并不介意別人感受到這種疏離。
他和霍光是好朋友,但是在霍家覆滅的時候卻選擇了袖手旁觀。
我們不能責怪他,因為他的本質是一個政客,沒有落井下石都算人品爆棚了。不信,你看那個對霍光曾經的提拔感恩戴德的杜延年,不照樣因為不愿跟霍家劃清界限,被貶到犄角旮旯的地方涼快去了嗎?要不是邴吉大好人拼命上書替他求情,這輩子的仕途就徹底毀了。張安世不過是比起愛惜羽毛的霍光,更加惜命一些,為人謹慎小心,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張安世的政績不算出彩,但可以算一個有才華的良臣,德行非常好的君子:
張安世年輕時因擅長書法而供職尚書,盡心盡力,例行假日都沒有外出過。
漢武帝巡視河東時,曾經丟失了三箱書。張安世竟然記住了那些書的內容,把內容詳備地寫出來。后來懸賞征求找到了那些書,跟張安世記憶的版本校對,也沒有什么遺漏的。(就這記憶力,身為醫(yī)學生的我哭鳥T﹏T)
他還很廉潔奉公:張安世曾經舉薦一人為官,后來那個人來向他道謝,張安世說:舉賢達能是公事,怎么能私下酬謝!于是與他徹底絕交(這貨人品真挺不錯的)。
至于早年拒絕皇曾孫娶張家女兒,沒有為霍家求情,屢次要求降級外調和減少家族食邑等等,都只是張安世謹小慎微,深諳為官做人之道的體現(xiàn)。
第三名是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龍頟侯韓增。(原諒我盡己所能找了好久,木有找到他的字)
他的發(fā)家史很神奇,就好像拿了個開掛副本,連老天爺都幫他:父親和叔叔是武帝基友,大哥因為巫蠱之禍撲街,身為嫡次子的他卻意外襲爵。七世王侯,位高權重。
少為郎官,歷諸曹、侍中、光祿大夫,昭帝時官至前將軍,因擁立之功而益封千戶。滅霍有功又累遷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
出身貴族,幼為忠臣,歷事三主,為人寬和自守。就這份出身和履歷已經不是高富帥可以概括的了,應該是高高富帥~(加個門第高)
漢書無傳,但他偏偏蹦噠了幾下,還都是情商很高的表現(xiàn)。要沒有他陪著老將軍打匈奴避禍,就趙充國那個得罪人的臭脾氣,早就死了八百回了!可惜滅霍之后,劉詢乾綱獨斷,收了他這個大貴族的兵權,導致掃西羌的時候也沒跟著去,趙充國晚年喪子乞骸骨的悲劇真是夠扎心的。
保護前輩的同時又提拔后輩?!皩④姙閲e才,適逢其人。”將馮奉世正式拉到了歷史舞臺,比起其他默默無聞,只有個家譜中的名字傳世的,韓增已經很不錯了。
最后一生順遂,青史留名,連夏侯勝和黃霸都沒擠進去的麒麟閣功臣榜他排前三,還有擊匈奴,率領三萬騎出云中,斬首百余級,至期而還的功績可以躺一輩子。(讓我穿越回宣帝朝,最想做的人肯定是韓增。不需要太高的功績,只要押對寶就能舒舒服服過一輩子。)
第四名是后將軍、少府、營平侯趙充國。
趙充國,字翁孫。一個軍人中的戰(zhàn)神,忠臣中的勇士。能力強、情商低,可愛善良,熱血沖動。
趙充國的履歷同樣很帥,年輕時做兵王,老了做將領。打仗沒輸過,吵架沒贏過[允悲](當然,皇帝站在他這邊的時候,還是吵贏了的[doge])
他是我最最最喜歡的老將軍,可惜宣帝好心辦壞事(詳情我不說了,元帝朝的故事,大家去百度一下敬武公主,就知道宣帝一家無意之間把趙家坑成啥樣了[允悲])。
第五名是大司農、御史大夫、丞相、高平侯魏相。
魏相,字弱翁。論西漢文臣,只有蕭何能比他強那么一丟丟(畢竟人家老蕭有開國之功),剩下的都不夠看(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魏相通曉《易經》,有正宗的師法,喜歡觀看漢朝舊事和大臣對答機宜的奏章,認為現(xiàn)在與過去制度不同,現(xiàn)在只是要奉行過去的方法制度罷了。因此他多次條陳漢朝建國以來處理事情的妥善方法,以及賢臣賈誼、晁錯、董仲舒等人的言論,奏請漢宣帝予以施行。正是因為這樣,后來才有了“奉行故事”的成語。
魏相為人嚴毅,剛正不阿。在任相期間,他整頓吏治,抑治豪強,選賢任能,平昭冤獄。并要求各地官吏省諸用,寬賦稅,獎勵百姓開荒種田,積糧解困??梢哉f,這是治國安邦的王佐之才,魏相劉詢他們,是古今君臣知遇的楷模。
不過魏相跟宣帝太像了,連缺點都像:后勤治國天下無雙,軍事能力卻欠缺那么一點點,導致掃西羌的時候麻煩了[允悲]
但是他的軍事能力比起陛下來還是不錯的,比如勸導陛下不要出兵車師等。
宣帝不會打仗,所以戰(zhàn)爭問題很容易被臣子左右,這邊一個建議那邊一個建議,他聽起來覺得都有道理,就用哪個都無所謂了[允悲]
在車師問題上,劉詢一開始聽趙充國的話想要打匈奴,后來又聽了魏相的建議選擇與民休養(yǎng)生息;在西羌問題上,他一開始全心信任趙充國,后來卻因為老將軍堅守不出而求戰(zhàn)心切、連連催促。再后來,他聽從魏相邴吉的勸告,讓趙充國“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卻又因為朱邑的過世和老將軍的毒舌而派空降兵去戰(zhàn)場......(男神,你消停點吧。術業(yè)有專攻,你不會打仗,讓將軍們自己折騰吧[允悲])
幸虧后來宣帝看明白了,魏相又給了他面子和臺階下,這才不再插手戰(zhàn)爭事宜。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宣帝的軍事能力沒有他曾祖父強,但是孝宣朝的對外戰(zhàn)爭沒輸過(強)!
第六名是太子太傅、御史大夫、丞相、博陽侯邴吉。
邴吉,字少卿。劉病已的恩人、師長、賢臣、親朋......我以前在貼吧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每每讀到宣帝的童年,總是感嘆:這世上少一些江充、蘇文,多幾個張賀、邴吉該多好啊~
邴公,簡直是天使??!
邴吉對宣帝的好,前文已經記敘的很完備了,我這里就只講幾個成語小故事,談談老天使的人品和政績:
第一個,“馭吏吐茵”:
邴吉的馭吏(駕車人,即司機)喜歡喝酒,經常無節(jié)制地縱飲。有一次這個司機曾隨邴吉外出,醉后嘔吐在丞相車上。
西曹主吏對此很生氣,要將那人趕走。邴吉卻說:“你現(xiàn)在趕走了他,他以后就沒有容身之處了。醉酒嘔吐不過是把車墊子弄臟了而已,西曹忍耐些吧?!庇谑?,駕車人并沒有因為醉酒的過失被趕走。
這個司機是邊郡人,熟悉邊塞。
有一次他外出,看見驛騎拿著赤白口袋,是邊郡發(fā)奔命書的快馬到了。因為感念邴吉的恩德,于是趕緊回府報告,說是有外敵入侵。
邴吉擔心邊郡年長的官吏會經不起匈奴擾邊的折騰,便召東曹去察看,記下這些人。
還沒察看完,劉詢就下詔召見丞相、御史。陛下問他們敵人侵入,邊郡長吏的情況,邴吉對答如流,而御史大夫卻因為事出倉促,兩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受到了責備。
事后邴吉感嘆說:“假如我不先聽到司機的話,怎么有可能被獎勵呢?”
此事雖小,卻是真正的好人有好報。
第二個,“邴吉問牛”:
邴吉有一次外出,碰上有人在打群架,死傷慘重。但邴吉經過時卻不聞不問,他手下的掾史對此感到非常奇怪。
邴吉徑直往前走,碰上有人趕牛。牛跑得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熱得直往外吐舌頭。邴吉見此情景,特地停車,派騎吏問趕牛人說:“趕牛走了幾里路?”掾史更加不解。
于是便傳出口舌,指責邴吉處事不分輕重。邴吉卻說:“打架死人這樣的小事,有長安令和京兆尹管。我身為丞相只負責考察官員的政績,上報陛下,論功行賞或按罪處罰。
但現(xiàn)在只是春天,牛卻熱得氣喘吁吁,舌頭都伸出來了,顯然是受了濕熱。牛生病就會影響農業(yè),莊稼歉收,老百姓就會餓肚子。農業(yè)為天下根本,農事受影響會危害國家百姓。這樣的大事,我身為三公之一,自然要憂國憂民,停下過問?!?p> 這故事熟不熟悉,像不像周總理關心鹽價?從古到今,好丞相、好總理都有一顆金子般閃閃發(fā)光的愛民心。
第七名是太仆、右曹、給事中、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
杜延年,字幼公。他是一個很具有參考價值的典型人物,更像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杜延年沒有麒麟閣其他人那么逆天的才華、人品或者清識,他最大的優(yōu)點是勤奮努力。
杜延年出身不錯,他的父親杜周,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杜延年的兩個哥哥一為河內郡守,一為河南郡守,家財累計上億。不過有趣的是,杜延年的父親和哥哥都是很有名的酷吏,只有他是個寬厚的好好先生。
杜延年不夠聰明:田延年犯案的時候田廣明陰了他,說什么春秋時以功覆過的大義,這貨就傻呵呵的跑去求情,得罪了滿朝文武;霍家覆滅的時候,他感念霍光曾經提拔他封侯的恩情,不肯跟霍家人徹底絕交,還跟陛下求情想留霍光一條香火,結果卻徹底惹惱了殺紅眼的劉詢,一再貶官,全靠邴吉求情才再次復用。
杜延年工作努力:他從小就精通法律,辦案嚴謹,還勸霍光召開鹽鐵會議,還利于民。(其實是個挺善良的愣頭青)
杜延年人品不錯:霍光因為上官桀的案子牽涉了丞相田千秋的女婿而大動肝火,想開殺戒。杜延年卻心疼丞相,冒著生命危險上書求情,最后霍光醒悟過來,給了田千秋一個安穩(wěn)的晚年;杜延年從地方調回長安之后,住在原父親的官府中,他不敢使用父親坐過的席位,坐臥都另換地方。(在西漢,孝道是舉孝廉的途徑,但是為官之后還能避諱到這種地步的真不多。畢竟目的達到就可以了,誰會做政治秀做一輩子。)
一個工作認真,心地善良又不夠精明的打工仔,恰恰是我們生活中的自己。大多數人都很難成為杰出的精英人物,但是劉詢用杜延年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即使你沒有魏相的才華,邴吉的人品,韓增的運氣,卻可以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同樣會被領導賞識,名垂青史。
第八個是陽城侯劉德。
劉德,字路叔,宗正劉辟強的兒子,楚元王劉交的后代。他是宗正的代表,他是劉詢心里期望的親戚樣子。
西漢老劉家封王之后,宗室造反就沒停過。大到七國之亂小到劉旦詛咒,這幫熊親戚從來沒給皇帝省過心。
再看劉德,他年少時多次談論政事,被召見于甘泉宮,漢武帝稱他為“千里駒”。喜歡修習黃老之術,有謀略,天天抱著《老子》想知足常樂?;艄庀氚雅畠杭藿o他,他害怕齊大非偶,拒婚了。
這樣一個從小沉迷學習無法自拔,根本就沒心情去造反搞事情的親戚,才是劉詢最想看到的安慰嘛!
如果說杜延年是普通官員里的典型,那么劉德就是宗室里的代表人物。他榜上有名除了治學出眾,還有表率作用。
第九名是太中大夫、給事中、少府梁丘賀。
梁丘賀,復姓梁丘,字長翁。經學家,博士,學究,今文《易》學“梁丘學”的開創(chuàng)者。這串名頭一出來咱就懂了,他代表了盛世文化的繁榮。
梁丘賀為人小心周密,與施讎、孟喜、京華同被列為學官,對后世影響很大。
可惜宣帝時五經博士的文章很多都失傳了,后世無緣得見。清人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有《周易梁丘氏章句》一卷,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讀一讀。
第十名,任諫大夫、丞相司直、御史大夫、左馮翊、太子太傅、前將軍、光祿勛、領尚書事、關內侯蕭望之。
蕭望之,字長倩。論家世,論才華,論聲望他都不該排名這么往后的,但是宣帝對他失望了。
蕭望之很有文才,經學大家,博聞強記。在長安未央宮殿北的石渠閣皇家圖書館,召集諸儒講《五經》同異,并加評議這種活,可不是誰都能干的。
蕭望之出身很高,中國人不知道麒麟閣的人很多,不知漢初三杰的又有幾個?蕭何的七世孫,蘭陵蕭氏的先祖,這是無上的榮耀。
蕭望之很有才情,主治《齊詩》,兼學諸經,是漢代《魯論語》的知名傳人,李白在《客中行》贊頌的“蘭陵美酒”相傳就是蕭氏家釀。
可惜,擁有這樣一份近乎完美的履歷的人,卻毀在性格:他太過迂腐,太過桀驁,太過自命不凡。
他憤世嫉俗,所以得罪了霍光;他氣量狹小,所以沒有放過韓延壽;他性情迂腐,所以把太子教成了書呆子。他不懂從政,所以反對常平倉制度;他自命清高,所以被人誣陷后自殺。
他很可惜。
他是有才干的:反對封馮奉世為侯,建議和親烏孫、善待歸附的匈奴呼韓邪單于,這些政績都不錯。
他是有德行的:身為名儒,作風上剛正不阿,清正廉潔,仁義忠信,政治上高瞻遠矚,輔上治下,陪伴宣帝走過孝宣中興。
正是因為這些,宣帝曾經考慮過讓他做丞相??上?,不善計謀,無力整治朝綱,一身傲氣,孤介耿直的人注定做不了“肚里能撐船”的宰相。
宣帝對他很失望,我只惋惜。被自己最得意的學生(漢元帝劉奭)逼到自殺,他一定非常痛苦。明明應該去做專業(yè)的治經博士才對,何必卷入政治漩渦的中心呢~
第十一名,典屬國、中郎將、關內侯蘇武。
蘇武,字子卿。他用今天的話來說,算是出圈了吧,麒麟閣里面最有名的一位。中國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知道麒麟閣,卻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知道蘇武牧羊的典故(感謝高中語文課本)。
他的英雄事跡大多都在武、昭兩朝,宣帝年的時候基本退休,頤養(yǎng)天年。有意思的是朝中大臣敬重他的節(jié)操,還勸劉詢把蘇武匈奴老婆生的兒子接回來,省的這可憐的老人絕了后。
蘇武不是漢宣帝的功臣,但是劉詢把他排進了功臣榜。因為他代表了兩個字——忠誠!
這才是一個老板最看重的東西。不然你以為過五關斬六將是假的、溫酒斬華雄是假的、只有敗走麥城是真的的關二爺,是怎么被捧成神的?榮譽這種東西,都是看政治需要。
嗯,以上就是麒麟閣十一功臣的全部名單。呼聲很高的夏侯勝和黃霸,惜敗一名之差,沒進去。還有我非常喜歡欣賞的常惠、鄭吉和馮奉世等人也沒擠進去。
這個排行榜說它不公平,也確實,最起碼韓增和張安世虛高了。但不得不承認,這十一個人都很了不起。
做完這件事,陛下感到很寬慰。他的功績可以告慰先祖和九泉之下的賢臣了。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看到單于跪倒在漢天子腳下的那一刻,但他們生前的努力換來了今天一切!
接下來的日子很平常,陛下繼續(xù)重視吏治,改善民生。太平盛世,百姓安樂,君臣和諧??尚郾救?,卻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黃龍元年,冬。劉詢病重!
陛下和武帝一樣,為年輕的太子留下了顧命大臣:詔命侍中、樂陵侯史高為大司馬兼車騎將軍,太子太傅蕭望之為前將軍光祿勛,少傅周祿堪為光祿大夫,共同輔佐太子(元帝真的很渣,我永遠無法原諒蕭望之的死)。
十二月甲戌日,劉詢崩于未央宮。在位25年,享年43歲(古人喜歡算虛歲),謚號孝宣皇帝。
他很平靜的死掉了,選擇在一個寒風凜凜的冬日,去南園陪他最愛的平君。
他的人生很傳奇:從落魄囚犯到一代明君;他的愛情很感人:從故劍情深到南園遺愛;他的政績很出彩:從常平制度到西域都護。
一個幼年失雙親,青年喪妻子,中年失棟梁,晚年子不和的苦命人,卻是一個不論文治、武功,甚至私德,都堪稱完美的中興之主。
他代表了一個時代——孝宣中興!
(本書完)
未央詢
完結撒花啦!開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