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仙廚榜

27.面對雞肉的想法

仙廚榜 西夢東蘇 2160 2019-03-22 21:04:58

  其余的其他人越聽越是難以接受,尤其是看到離火手上沾滿油的畫面,他們甚至有點點反胃。

  就連一向大大咧咧的熊虎,此時的表情越是怎么好。

  明明有餐具在,為什么還要用手呢?

  這是他們無法理解的一點。

  用右手來抓著飯吃是他們這些用慣了餐具來進餐的人很難以想象到的一件事,他們又不是沒有餐具來用食,若是把飯換成那種大餅、牛肉、雞腿這樣的東西,他們倒是能夠接受這種用手來抓取食物的方式,那樣倒還顯得為人豪邁有那種氣概,尤其是一群好友在野外圍著一團篝火盤坐在一起,聊著天的時候,那個時候,手抓著烤好的肉,大口大口地吃簡直是不知道舒服到哪里去了,尤其那肉還是自己親手打到的,根本不會考慮那肉上面會有多少的油流到手上。

  但是相同的道理放到咖喱和米飯上他們反而卻無法接受,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咖喱的油看的太明顯了一些這個理由。單單的米飯若是做成飯團那是一種食用方式,他們都吃過飯團,但是為什么配上了香濃的咖喱他們卻無法去接受呢?

  “怎么了?你們?yōu)槭裁炊加眠@種眼神看著我?”

  離火吞下一口飯后問道,他看了看自己的手,自己就想通了原因,還不就是因為這樣子的就餐方式他們難以接受唄。

  “試試嘛,這樣子把飯抓碎了吃別有一番風味,而且會意外的覺得這樣子吃的香,反而感覺像那樣用著餐具來吃這咖喱飯的時候失去了幾分樂趣。你們看,馬小就并不像你們那般建議,瞧他吃的有多香。”

  隨著離火的話,眾人的目光都放到了在那一邊一語不發(fā)悶聲抓著雞排的馬小身上。

  馬小正抓著炸好的雞排仔細的看著,好像那金黃色的面包糠外皮之上有著文字在吸引著他的注意力似的。

  眾人沒法看到面向馬小的那一面雞排,只能低頭看向自己盤中上面有著一些咖喱醬料的雞排,尋找著馬小為何看的那么專注的原因。

  只是他們注定是在做白費工,因為馬小雖然在盯著那塊雞排看著,但他的心思早就不放在雞排之上,或者說是放在了別的雞排之上至少絕對不會是他手中的那一塊。

  這塊雞排首先這雞肉不是他選的,其次是腌制的方式也不是他的方式,馬小只是能從之前那還沒有炸鍋的雞排上的肉質(zhì)分析出這雞肉挺嫩的,從那調(diào)味料上嘗出這雞排挺適合用來做炸雞排的,但是他無法得知的是,這兩方面結(jié)合在一起再加上面包糠后油炸出來的滋味會是什么樣,因為這只有在嘗過之后才能知道。

  所以看著這塊雞排的馬小,并不是在想象會出來什么口感,而是在回憶當時那塊只是腌制好的雞排,他在推測選取這塊肉做雞排的人的想法,是出于單純的機械式選肉還是根據(jù)他的經(jīng)驗來選的呢?馬小更加相信是第二種,但是他卻沒法排除掉第一種的可能性。

  美食不是用來盈利的,這是馬小他家的祖訓。

  所以只要是跟做菜有關(guān)的事,他都會先主觀帶入那種非盈利目的的思想,認為對方發(fā)自內(nèi)心的來做的,但他并不是像白紙那般的白,他也知道盈利這一觀念,就好比他家的飯店,雖然所有菜的價格都是低價,但是仍然會在每一道菜上進行小額的盈利。

  雖說家中有著那樣的祖訓存在,但是沒有錢的話哪來的食材,難道要像很久很久以前的人那樣在野外摘取食物嘛?不可能的,那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的。

  所以馬小對于選雞肉的人排除商業(yè)目的,就算對方是為了盈利而走了機械式的選肉,那也是有一定方法的。

  就比如馬小學到的那種,就是通過雞掙扎的力度來判斷雞肉的緊實度,抓住雞翅膀提起,看雞是否會做出強有力的掙扎,反抗的越大,說明那雞的雞肉越緊。

  雖然他的爺爺還和他講過望雞這種方法,但是馬小家又不養(yǎng)雞,一般都是買現(xiàn)成的雞肉的,哪有什么雞來供他仔細的觀察呢,難道要跑到養(yǎng)雞的人家之中和別人說一下我是來觀察雞這樣嗎?

  馬小對如何選雞并不精通,但是他知道如何選好的雞肉啊,他常常會和他的奶奶去買菜,自然也不會少買雞肉這種家常肉了。先是看那雞肉的顏色,通常顏色發(fā)白的雞肉說明這是活雞被宰了之后放了血,反之,若是雞肉的肉質(zhì)發(fā)紅或者發(fā)黑的話,說明這宰的是死雞或者是病雞。再是摸和聞了,這是來分辨雞肉的新鮮程度,若是雞肉外層微干,不發(fā)黏、不沾手,用手指壓后會立即復原狀,無異味,則說明雞肉比較新鮮,反之則說明這雞肉放的太久了。這就和他們那邊的大夫一樣,講究那什么望聞問切一般,要通過多種感官來判斷。

  顯然這用來做炸雞排的雞肉是挺好的,所以馬小就再腦海中用自己選的雞肉和他這個雞肉默默的比較起來了,但是沒有什么結(jié)果,因為還沒有嘗過。

  相比起這要嘗過才能判斷的方式,馬小想的更多的就是那用來腌制的調(diào)味料了,因為他之前用手指沾過一點嘗過。味道不咸也不淡,很時候買回來之后再自己添加一些個人的口味,比方說添加些辣椒來做菜這樣的,就是那種不容易帶入制作者個人口味的感覺。

  馬小沒有那種相當靈敏的味覺,他的味覺和普通人的差不多,所以他也就只能嘗出一些很明顯的東西,比如說鹽、糖、姜、醬油這樣的東西。

  如果腌制的人換成是馬小的話,他就會加入一些花椒粉來讓這雞排更加開胃,這或許就是出于個人喜好和商業(yè)的差別吧,因為個人喜好來做菜的話就會帶入自己的口味,或者說是帶入給指定對象的口味來制作調(diào)味料,就好像他爺爺喜歡吃辣一點的食物連帶著他也喜歡吃辣一點的東西,在做菜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加入點點辣椒,但是他奶奶就不喜歡吃辣,所以做出來的菜得要區(qū)分下辣和不辣。但是出于商業(yè)來說,口感要符合大眾的口味,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購買。

  馬小從小吃的,不是他爺爺做的就是他爸爸做的菜,從來沒有吃過別人加工好的食材的菜,所以這可以說的算是他第一次嘗別人的菜。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