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雖然來的時間不久,卻很受這些人的歡迎。
年前突下大雪,莊子里的人還高興,因為瑞雪兆豐年嗎。
可是后來雪真的下的太大了。
不僅將土地凍的像石頭一樣堅硬,還凍死了地里的莊稼、更甚的是雪還將四處的路甚至村中人的門給封了,他們與城里的官員取得聯系也不能,只能這樣坐著等死。
雖然有的人盡力挖開了自己門前堆積的厚雪,可是卻不能挖開那被大雪掩埋的地窖。
人們沒有吃的東西,只能挨餓。
井里的水也結了厚冰,人們只能用雪化水喝,可那潮濕的木材去根本點不燃,又怎么取暖?
再后來,人們關在外面的牲畜也凍死了,莊子里的人才真的怕了。
他們一直在屋里求神拜佛,希望老天停了這場浩大的雪,可是老天卻像沒聽到一樣,依舊下著,雖然雪已經較前些日子小了很多。
直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個窮人被凍死了,因為他們的衣服實在太單薄,因為他們的食物真的太少。
當他好不容易在眾人的幫助下到達薛城,稟報官員,可是好久才得到回復。
說是派人送糧、幫他們挖開這些擋住大門的厚雪,可是最終卻只來了十幾個人,最大的官——李大人也只是一個從四品。
原本他們真的感覺很失望,可是李大人一直讓他們不要灰心。
甚至凡是都親事親為的幫助他們。
有了糧食、衣物,村里的人吃飽了肚子,不再感覺那么冷,也有了挖開這大雪的力氣。
可是干了那么久,還是只挖開了一部分封路的大雪。
而從城里運來的糧食卻不多了。
路那邊還有兩處村落,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樣了,薛山知道李大人擔心那兩處村落的人可是對著厚重的積雪,他們又能有什么辦法?
邊下邊結冰,更使這路挖不開、走不通了。
“去薛城找郡守,讓太守再送點糧食?!?p> 既然是特派官員,李澄手中自然有特殊的權利。
而要當地郡守派糧便是一個權利。
薛山想那郡守雖然是正四品,而李大人雖然是從四品,可是現在李大人手中有陛下親筆手諭,又是朝廷的特派官員,這性子可就不同了。
薛山也知道這樣的事輪到李大人身上,還是因為這是一件苦差事,所以京中那些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大官們不想來,差事才落到了李大人身上,心中也對李澄又多了幾分崇敬。
畢竟誰愿意在年節(jié)里放棄與家人團聚一下機會來這里吃苦?
“小人這就去,只是萬一郡守大人不給怎么辦?”
“郡守看過陛下的手諭,應該知道該怎么做?!?p> 李澄知道薛山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
這些日子已經從城里運來不少糧食,而城里距離這里很遠,雖然沒有發(fā)生那么大的雪災,可是也要供養(yǎng)城里的人。
必須想其他辦法。
昨前幾日日他已經上書,請朝廷撥糧,過些日子應該暫時能解了糧食的困難了。
可這化不開的冰雪,又該怎么辦?
還有他寄回去的家書,母親也該收到了吧?
此時,李老夫人已經捧著李澄送來的書信看了幾遍。
真不知道他這樣拿自己的命去掙前程值不值得……
李若琪已經披上白禾為她拿來的披風走在那片長有梅花的小道。
可陣陣琴聲又引走了她的心緒。
上次她就是在這里賞花,然后尋著琴聲到了絳軒,見到了那個被父親帶回來的女子,然后暈倒。
這次她來,竟然又是這樣的景象。
只是她的心境與上次不同,陪她賞梅的人也不同罷了。
“去那邊看看?!?p> 白禾看李若琪朝絳軒的方向走去,心中卻有隱隱的擔憂。
聽說上次大小姐在絳軒暈倒了,這次不知道會如何,千萬別發(fā)生什么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