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浩到了超市見超市里只有兩三個買東西的,他直奔目標而去,找到目標他也沒挑揀,隨意看看就拿了八個,然后直奔結算臺。
蘇浩把衛(wèi)|生巾放在柜臺:“阿姨,結賬?!?。
超市收費阿姨詫異的看著蘇浩:“這個有保質期,你這些都要?”。
收費阿姨估計是沒見過男的買衛(wèi)|生巾,而且一次買八包,所以有些詫異的提醒蘇浩。
蘇浩:“沒錯,都要,您算賬吧?!薄?p> 然后再收款阿姨詫異的眼光中,結賬交錢,蘇浩快速把八包“小翅膀”放進書包,扭頭跑出超市。
蘇浩提著手包回到宿舍,程清松道:“這麼快就回來了,我還以為你去很久呢?”。
蘇浩拉開書包拉鏈道:“就去了趟超市,用不了多久?!?。
然后把買的小翅膀往他們三人的床上每人扔了兩包,道:“給你們兩包軍訓神器,不夠用了在自己去買?!?。
三人見蘇浩說是“軍訓神器”,立馬拿起來看,結果一看是“小翅膀”,然后都詫異的看向蘇浩,程餌問道:“老四,這是女生用的,男生軍訓用不上吧?”。
蘇浩聽了程餌話,不禁感嘆現在的學生很是單純呀,然后道:“不是讓你用的,是墊在鞋里用的。”。
通過蘇浩這麼一解釋,三人立馬明白,宋小飛道:“我艸,居然可以這樣,這是誰想出來的?”
然后三人開始就“軍訓神器”這個事開始討論,直到睡覺。
。。。。。。
經過了兩周的軍訓,終于結束這個魔鬼軍訓。
當然了,兩周的艱苦訓練,大家也鍛煉出了一身良好的體魄,不再那么容易跑幾公里路就氣喘吁吁。
好的體魄,也許是大家這段時日最大的收獲。
再見了軍營,再見了軍訓……
蘇浩望著在視線中逐漸模糊的營房,心中還真有那么一點懷念。原本,讓他覺得很頭疼的教官,也開始變得有點親切。
軍訓結束,美好的大學生活開始了。
......
北電,中|國唯一、亞洲最大、世界知名的電影專業(yè)院校,是BJ市人民政府主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公辦藝術院校。
北影的前身是1950年創(chuàng)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BJ電影學校,1956年最終改制為BJ電影學院。
建校幾十年來,BJ電影學院為新中國電影事業(yè)培育了2萬余名電影工作者,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電影學院名聲在外,聽著好聲氣派,其實校園占地面積非常的少,簡直跟京城一些大的高中差不多。幾乎等于是沒有操場,原來有個球場,根本沒有踢球,沒兩年就改成攝影系學生拍點作業(yè)的地方。
北電現有七個系,五個分院,十二個專業(yè)。文學系的電影文學專業(yè);導演系的導演專業(yè)、影視節(jié)目制作專業(yè);表演學院的表演專業(yè);攝影系的影視攝影專業(yè);美術系的電影美術設計專業(yè)、廣告學專業(yè);錄音系的錄音藝術專業(yè);管理系的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攝影學院的圖片攝影專業(yè);動畫學院的動畫專業(yè)。還有國際交流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
這么一大堆的院系就擠在幾棟樓里,使得電影學院不太象傳統(tǒng)的大學。
學院領導們美其名曰:哈佛式管理。
校大門一進來是大放電影廳,全美國院線的進口設備。
然后是主教學樓兩座,表導樓一座,另一座是綜合教學樓。兩樓中間有圖書館和綜合小劇場。
小劇場后面是食堂和宿舍樓,以及留學生中心。
北電的建筑都是灰色的水泥建筑,有歷史感,顯示著學校的古老。北電很小,除了金字塔,林間碎影,郁郁青草,最大的風景便是花枝招展的女生們。
金字塔是石頭砌的,一人多高,土不拉幾的。
說起這個金字塔和北電的一個獎項還有關系呢。
北電金塔獎。
十多年前,北電搞過一個叫做金字塔獎的學院獎,選出當年最好的校友拍的電影。
這個獎由各系的學生票選,公正公開,獲獎人的名字和電影,就刻在獎牌上,放進金字塔中。
93年票選的時候,大家都把票投給了陳鎧歌的《霸王別|姬》,這個事實上是沒爭議的,這部片子地位擺在這呢。
不過,獎項不再辦的原因,也是出在這部電影上。
獲獎是要上報的,可上面認為《霸王別|姬》這電影不算最佳,又有特殊時期,又有同志關系,對祖國的名聲大大不好。
別看后世大家一提起【霸王別|姬】,都覺得他是中國少有的好電影,那可是獲得了國際獎項的電影。
可在93年【霸王別姬】剛拍出來時,上面的人覺得這電影并不是很好,說什么也不讓當選最佳。
于是學校只好做學生的工作,其他系都改選了另外一部片子。唯獨導演系,選的還是陳鎧歌,還是《霸王別姬》,學校是又開會又講道理又做工作,結果還是投的陳鎧歌……
雙方就這么僵著,后來上面一看給你們臉了,決定不再理會導演系學生的票數,結果這時傳來了【霸王別姬】獲得國際大獎,中國電影閃耀世界的消息......
說到這兒咱們就得說說當時【霸王別姬】的情況。
【霸王別姬】改編自港城作家李碧華的小說,原著小說不算好頂多算是二流小說,故事戲劇性不強,優(yōu)點是主題不錯,人物關系清晰。
我們看到的電影【霸王別姬】很是經典,這其中編劇蘆葦居首功。
蘆葦中國非常牛逼的編劇,【霸王別姬】、【活著】都是他的作品。
陳導拿到改編權后,找到蘆葦做編劇,蘆葦看完原著小說后,決定首先改編整個故事的語境。
【霸王別姬】講說的是發(fā)生在京城的一個戲班中兩個戲子的故事。但原著小說是個港城作家以港城寫作習慣寫的小說,一點京味都沒有。
他覺得故事語境根本不對,所以他用京片子用京城人表達感情的方式寫的劇本,因此我們在看【霸王別姬】時會覺得特別地道,對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