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乾隆與令妃

第五十九章 羌管悠悠霜滿地

乾隆與令妃 酒濃春入夢 2663 2022-02-15 10:34:42

  話說雅爾哈善在庫車城外圍,對庫車的敵軍,他并沒放在眼里??墒菍ν羾与y打這一點,他有些犯愁。新疆的地形地貌特殊,幾乎沒有太多植被,只有堅硬的黃土崗,和巖石差不多,浪費再多的炮彈,都炸不出一丁點缺口。這便如何是好?

  本來他是想圍困久了,城內(nèi)人自然會出來投降,但畢竟是下策,讓他在屬下眼中,顯得太沒建樹。他便問哈寧阿,庫車地區(qū)有沒有長期駐扎在此的官員,熟悉情況的,可以請來幫忙出謀劃策。

  哈寧阿說,有個地方官叫黃振東,對情況比較熟悉,不妨找來共同商議一下,看看他有沒有計謀。

  請來黃振東,他見過雅爾哈善大元帥與其他各級官員,雅爾哈善便問他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攻城。

  黃振東說:“當初打厄魯特蒙古人時,皇上不是讓用挖地道埋炸藥的辦法炸開城墻嗎?這個辦法這么有效,為何不再用一次?”

  雅爾哈善一聽,恍然大悟,對呀,挖地道是個好辦法。

  他問哈寧阿:“哈大人,你說,派哪股部隊去挖地道為好?”

  哈寧阿說:“可以借用一部分吉林兵?!?p>  雅爾哈善回答:“不好不好,吉林兵都是我們滿族的勇士,打仗驍勇善戰(zhàn),應該用在刀刃上。挖地道這種事,還是讓漢族兵去做?!?p>  順德納說:“大帥,這樣好像不妥?;噬鲜怯忻褡逭叩模豢梢驗槭菨h族兵,就區(qū)別對待。”

  雅爾哈善說:“又不是讓他們?nèi)ニ退?,是讓他們挖地道。這是美差,還委屈了他們不成?”

  哈寧阿和順德納一聽,似乎也有道理,而且這件事雖涉及一點民族歧視的原則性問題,畢竟不算什么十分緊要的大事,便聽從雅爾哈善安排,分派了幾百名漢族兵在距離庫車城不遠處開始秘密挖地道。

  一個小兵,十五六歲的樣子,對負責挖地道的底層士官說:“隊長,這砂石這么硬,什么時候能挖完呀?”

  士官說:“你說話怎么這么磨磨唧唧的?以后要再這樣,就別在我手底下干了?!?p>  小兵說:“是!長官!”

  頓時一副雄赳赳的模樣呼之欲出。

  漢族兵挖地道挖得很辛苦。這個小兵,是京城人士,自幼父母雙亡,只有一個老祖母,生活在北京胡同里一間矮小破舊的平房中。小兵來這兒打仗,離家千萬里之遙,也是想立戰(zhàn)功,回去好好孝敬奶奶。他沒有別的期望,只希望庫車城能快點攻克,他們這些漢族兵能早日凱旋而歸。到那時,他就可以帶著御賜的獎勵,回去給奶奶報喜。他一想到這個愿望,就干勁十足,挖得很賣力、很起勁兒。

  哈寧阿和順德納每日都把進展情況寫成報告,傳遞到京城,交付乾隆皇帝手中。所以,盡管有時間遲滯性,但皇帝對戰(zhàn)場上的情況,還是可以了如指掌。

  若說他不著急是不可能的,他也十分急切地想快點解決庫車。因為霍集占是***教徒,有宗教號召力,如果煽動更多的回民響應,局面會不好控制。但他表面上不能表現(xiàn)出來。

  明安圖看出他故作鎮(zhèn)定,便說:“皇上,是不是讓雅爾哈善加快速度?”

  他說:“快速解決戰(zhàn)斗是必要的,但我們還不能太操之過急。相比攻城,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傷亡才是要務。畢竟新疆路途遙遠,我軍兵力并不多,損失了兵力,一旦有回民暴動,一時派不去更多的兵力增援,新疆戰(zhàn)區(qū)的各部隊官兵,就會陷入險境?!?p>  明安圖一聽,明白皇帝的原則還是沒有變。他不希望傷亡的代價太大,尤其是不必要的傷亡。

  琥珀對令妃說:“娘娘,奴婢最近有好幾次聽您說起,新疆那邊打仗打得很熱鬧。今年可真是很緊張的一年?。 ?p>  令妃說:“是啊,我也沒想到今年經(jīng)歷了這么大的事,好大一塊新辟疆土,牽扯了皇上的精力。他現(xiàn)在快到盛年,遇到這樣的事情,盡快處理完畢,天下就更太平了?!?p>  乾隆給雅爾哈善部下達命令,在盡量減少傷亡的情況下,爭取快速攻城。

  消息傳到雅爾哈善手中,他只領會到盡快,沒領會其他。于是他在軍部,對負責挖掘工作的武官說:“皇上急于快速解決庫車,所以你們務必要快?!?p>  武官說:“大帥,現(xiàn)在已經(jīng)盡力了,再快,也快不到哪兒去了。”

  雅爾哈善說:“不行就再增派二百漢族兵,晝夜進行挖掘?!?p>  武官說:“大帥,這晚上挖地道,沒有照明,看不清啊!”

  雅爾哈善說:“那就點煤油燈,點火把。總之,要快速前進,否則延誤攻城時間,我們都吃罪不起!”

  武官雖然有異議,但也只能說是。

  對反清復明,乾隆皇帝是有感觸的。因為滿清在攻占整個祖國大陸的過程當中,不可能雙手不沾滿鮮血。有幾次屠戮,是他不愿揭開的傷疤。所以,漢人所謂的反清復明,也不是事出無因。

  所以這次,他下達指令:對庫車及其他城邦內(nèi)的回部軍隊和平民,一旦投降,成為俘虜,決不殺降,決不屠城。違者軍法處置。

  夜深了,幾點星光稀稀落落照在戈壁灘上。如果是月朗星稀的夜晚,還會有更多的光亮,即便沒有月亮,若銀河橫亙天穹,也會再亮一些。可惜這些都沒有。戈壁灘上經(jīng)常刮沙塵暴,漫天黃沙,遮天蔽日,仿佛云朵從天上落下,滾滾而至,烈烈揚揚。

  戰(zhàn)士們挖了一天,晚上還要繼續(xù)挖,顧不得疲憊,顧不得辛勞,因為上面有命令,軍令如山,誰都不能怠慢。漢族小兵手里提著燈籠,給前面的士兵照明,因為他們是在地道里,外面一切都看不見。如果不是仗著人多,這地道內(nèi)還真是讓人覺得憋悶,有一種想盡快逃脫的念頭。

  但是此刻是在打仗,大部隊在此,人多勢眾,大家還哪里顧得上不舒服,哪里顧得上疲勞,總之就是一個勁兒地往前挖。

  他們是在距離城墻一里的地方開始挖的,經(jīng)過幾天的挖掘,越來越迫近城墻根。

  漢族小兵被沙土嗆得想咳嗽,但他不能懈怠,因為提燈照明已經(jīng)是輕巧活,其他成年的漢族兵都在挖土和用土籃、推車把沙土從隧道里運送出來。順德納已經(jīng)派人去調(diào)撥炸藥,把部隊全部的炸藥都用車裝著,足足三大車,準備在城墻底下埋炸藥時用。

  可是所有將領們都忽視了一個問題,就是即便慢一點,也不能讓敵人察覺,否則前功盡棄,欲速不達。白天隱蔽工作會做得有效果,可是夜間,在這一望無際的大戈壁,哪怕有一點光亮,也是清晰可見的。所以最好的戰(zhàn)術(shù)就是白天挖,晚上照常休息,養(yǎng)精蓄銳,以待時機。然而所有人都選擇性失明。

  主帥雅爾哈善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漢族當?shù)囟浇y(tǒng)黃振東由于出了這個主意,也被卷進去。

  地道是從城外向里面挖,所以只有一個出口,沒有第二個。那么一切人都需要從一個唯一的出口往外運送沙土。如果全部是出口,那就不是地道了,就成了蜂窩煤。因此,好多的漢族兵都被困在地道里。他們排成排,向外傳遞著土籃。漢族小兵把燈懸掛在地道壁上,自己也加入運輸土籃的行列。人多力量大,他們團結(jié)一致,工程進展也很順利,很迅速。

  城內(nèi)的霍集占,每天驚慌失措,就等著什么時候可以逃脫。他為人狡猾多端,頗有逃跑的本事,否則也不敢糾集一眾回族部隊與清廷抗禮。所以,霍集占雖是西域蠻荒之地少數(shù)民族出身,卻是個不可小覷的家伙。他派人在城樓上日夜把守,逡巡查看,一刻也不敢松懈。因為他清楚,清軍就是要把他堵截在庫車城內(nèi),生擒活捉。清軍每日的動向,無非就是想進城,可是一旦進入,他就插翅難飛了。所以他怎么能不提心吊膽,多加戒備?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