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興漢使命

第75章 小將陳到

興漢使命 開先洞人 3420 2019-03-24 19:38:59

  興漢軍很快就集結(jié)好了,也把各自的陣地順利的交到了程黃祖韓四將的手中。

  郭嘉問:“校尉大人,你怎么好心把到手的城池讓給了孫策呢?”

  劉正回答說:“奉孝,韓忠跑了,西鄂城已經(jīng)沒有油水了,留在那里只能讓人討厭,不如出城追擊,應(yīng)該可以有所收獲?!?p>  郭嘉聽完劉正的話之后,終于明白了劉正的想法。

  出了西鄂東城門之后,興漢軍朝著東北方向追蹤。

  黃巾軍的撤退很匆忙,來不及清除道路上大隊人馬通過之后留下的痕跡。

  丹陽團沖在最前面,在距離西鄂東城二十里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黃巾軍居然折道向北,進入了連綿不絕的群山之中。

  劉正接到周泰的報告之后,當即下命令,讓丹陽團循跡上山,爭取找到韓忠主力的準確位置。

  周泰身先士卒,帶著丹陽團的戰(zhàn)士翻山越嶺,終于在進山十里的位置發(fā)現(xiàn)了一個隘口。

  兩邊是高峰,雖然不能用高聳入云來形容,但是那近乎于九十度的坡度令人不由自主的放棄了攀爬之心。

  韓忠就地取材,砍了幾棵大樹亂七八糟的橫在隘口,又在后面填上大大小小的山石,形成了近三十米高的石堆。

  那有限的幾棵大樹,反而成了擋住石頭不往隘口之外滾的柵欄。

  這樣的防御寨墻,把周泰逼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韓忠居高臨下,看著興漢軍手足無措的樣子,哈哈大笑了起來。

  周泰很生氣,差點兒就要命令部隊強行攻打隘口。

  好在徐盛一把拉住了他,然后信心滿滿的說:“團長,不要沖動,讓我們連上吧!”

  周泰說:“這可不行,你們連是寶貝疙瘩。這樣的消耗戰(zhàn)肯定不能讓你們上?!?p>  徐盛只得好言相求,畢竟屈申關(guān)英雄連自從成立以后,還沒有獨擋一面的機會。

  徐盛認為,英雄部隊就得善于打硬仗,敢于打硬仗。

  在他的百般糾纏之下,束手無策的周泰只能死馬當成活馬醫(yī),同意了讓屈申關(guān)英雄連嘗試著攻打隘口。

  徐盛回連隊之后,大聲說:“全連集合!”

  四百九十九名戰(zhàn)士迅速的集合成了一個方陣。

  徐盛又讓山中獵戶出身的出列,一百多人齊步出列。

  徐盛搖了搖頭,人數(shù)還是太多了,只得讓能夠在奔跑中射中運動目標的人留下,其余的歸隊。

  信心十足的二十一名戰(zhàn)士望著徐盛,等待著下一個命令。

  徐盛滿意的點了點頭,心中在想,算上自己,總共是二十二名勇士。

  徐盛決定:就用這二十二個人,建立屈申關(guān)英雄連成軍以來的第一份軍功吧。

  榮譽需要鮮血來不斷的澆灌。

  徐盛右手持弩,大聲說:“弟兄們,目標左邊山崖,跟我上!”

  周泰見徐盛開始攻山,忙命令主力離開隘口前面的開闊地,以面石墻崩潰以后滾石飛濺,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徐盛一馬當先,借助草木攀爬而上,身后的人快速的跟進。

  終于開始接敵了,韓忠見徐盛驍勇,忙親自上前迎戰(zhàn)。

  徐盛一面與韓忠交手,一面抽空把燃燒的火把踢飛,砸向亂七八糟的樹堆。

  一刻鐘之后,大樹燃燒了起來。

  兩刻鐘之后,腳下的石塊開始了松動。

  三刻鐘之后,開始有石塊滾出隘口,人在上面已經(jīng)站不穩(wěn)了。

  黃巾軍已經(jīng)開始朝著山坡上撤退了。

  韓忠也無心與徐盛交手,瞅著機會轉(zhuǎn)身就走。

  徐盛招呼眾人追了上去。

  韓忠和徐盛腳踏實地之后,還沒有來得及繼續(xù)交戰(zhàn),忽然聽見黃巾軍后營傳來了喊殺聲,而且聲音在迅速的朝著山坡靠近。

  整個黃巾軍大營亂成了一團,也不知道殺入黃巾軍大營的到底是什么人?

  徐盛非常的郁悶,就像是找了個女人成親,下聘禮和拜堂都已經(jīng)完成了,入洞房的卻換成了別人。這簡直就是專門打臉的存在。

  其中一名戰(zhàn)士看著從黃巾軍后營沖出來一將,大驚失色的說:“連長,趙云軍長來支援咱們了?!?p>  徐盛聞言,抬起頭一看,見來人白馬銀槍,一身顯眼的銀甲,簡直就是趙云的標準配置。身后跟著一百個人,每個人都是白衣白甲,白色頭盔上插著一根白色的羽毛。

  徐盛想起了封狼居胥的那支傳奇部隊——羽林郎。

  徐盛見來將直指韓忠,忙向韓忠撲去,這功勞可不能讓對方截和了。

  徐盛的大刀離韓忠的脖子不到一尺的時候,怎料來將的銀槍突然彈了一下。不僅把他的刀磕飛了,還用槍桿拍暈了韓忠。

  來將吩咐一聲:“綁了!”

  有兩名白甲兵沖了出來,把韓忠綁成了一個大粽子。

  來將又吼一聲:“賊首已被我抓住了,你們還要負隅頑抗嗎?”

  幸存的黃巾軍見大軍命脈的糧食已經(jīng)落入了來將手中,一直敬重的將軍也成了階下囚,紛紛棄械歸降。

  徐盛帶著二十一名兄弟走了過去,自報家門說:“興漢軍丹陽團屈申關(guān)英雄連連長徐盛字文向,敢問英雄高姓大名?”

  銀甲小將回答說:“豫州汝南鄉(xiāng)丁,陳到字叔至,見過徐連長?!?p>  兩人表面上很客氣,其實是誰也不服氣誰。

  徐盛覺得陳到搶了自己到手的功勞,心中的怨念很深。

  陳到覺得徐盛浪得虛名,一個莽夫而已,根本就不配稱為英雄。

  好在兩人都是理智戰(zhàn)勝了情緒,再加上徐盛認為動起手來沒有勝算,這才暫時的相安無事。

  周泰帶人上山的時候,戰(zhàn)斗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他聽了徐盛的話之后,霸氣十足的說:“老子是周泰!”

  陳到忙上前見禮說:“豫州汝南陳到字叔至,拜見周團長?!?p>  周泰見陳到彬彬有禮,忙回禮之后,又問起了陳到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的原因。

  陳到見周泰相詢,忙把自己在黃巾軍舉事之后,招募鄉(xiāng)丁自保。后來聽說興漢軍舞陰大戰(zhàn),又有火燒博望坡的英雄事跡。這才慕名而來,打算投奔興漢軍。

  半路上見黃巾軍帶著大包小包往山里跑,好奇之下抄了一條小路繞到了背后。

  這才有了生擒韓忠,迫降黃巾軍的壯舉。

  周泰聽了陳到的話之后,對他說:“叔至投軍,得校尉大人親自批準才行,收拾一下隨我下山吧!”

  陳到忙命人把韓忠交給丹陽團。

  周泰擺了擺手,拒絕了陳到的提議。

  丹陽團沒有貪功的習(xí)慣,這個口子可不能開。

  至于徐盛的功勞,那就不用敘了,也好讓他冷靜冷靜,免得被虛名所連累了。

  陳到無奈,只得親自押著韓忠下山。心中對周泰的觀感又好了幾分。

  劉正聽說陳到來投,心中也是高興萬分。

  興漢小精靈恰到好處的提醒劉正,陳到的特性是鐵壁。

  劉正大喜之余,把陳到安排在了親衛(wèi)營,初始職務(wù)為連長,把那一百白羽鄉(xiāng)丁正式命名為:白毦兵。制式裝備為銀甲短槍,專精步戰(zhàn)。

  郭嘉見劉正居然親自替陳到的白毦兵命名,并且專門訂制武器裝備,對這位酷似趙云的小將,喜愛之情不亞于常山趙子龍。

  郭嘉問:“校尉大人,這陳到值得你這樣做嗎?”

  劉正說:“可以性命相托!”

  劉正這句話,代表著他對陳到的認可度非常高。

  郭嘉對劉正的識人之能很有信心,也就不再說什么了。

  韓忠醒了之后,被帶到了劉正的面前。

  劉正笑著說:“韓忠,咱們終于見面了!”

  韓忠說:“技不如人,既然落到了興漢軍的手里,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劉正還想勸韓忠歸順,想了想還是放棄了。

  劉正命黃忠父子帶著神弓營押送俘虜?shù)狞S巾軍回幽州,完成任務(wù)之后就留在南山城,協(xié)助趙云征戰(zhàn)烏桓。

  韓忠不愿意離開,劉正只說了一句:“右中郎將朱雋大人的刀已經(jīng)磨好了,就等著殺人了?!?p>  韓忠心里清楚,他要是不走,其他人還會回來,要是落入北軍手中,那就只能人頭落地了。

  為了黃巾軍兄弟,韓忠答應(yīng)北上。

  黃忠父子離開之后,陳到帶著白毦兵接替了神弓營守衛(wèi)軍部的任務(wù)。

  陳到見投奔之初就得到了器重,對于興漢軍的忠誠度直線上升,達到了死忠的地步。

  劉正重新整頓隊伍之后,就決定返回西鄂城。

  北軍統(tǒng)帥右中郎將朱雋,把帥帳移到了西鄂城中,聽說興漢軍回城之后,忙命人來請劉正和郭嘉到軍中議事。

  朱雋先是問起了追擊韓忠的戰(zhàn)果,劉正如實回答。

  朱雋說:“佑興,你好糊涂,應(yīng)該把俘虜留下,用他們的血來震懾盤踞在宛城的黃巾軍逆賊?!?p>  劉正說:“大人切不可生出殺俘之心,否則南陽郡就會對漢室離心離德?!?p>  朱雋忙問其中的緣由,劉正只好耐心的解釋。

  黃巾軍降而復(fù)反的根源,在座諸公都心知肚明。

  秦頡的倒行逆施和豪強之家的貪得無厭,已經(jīng)掘了一部分漢室的根基。

  要是再殺俘求治,就會激起反彈,導(dǎo)致全民憎恨漢室。

  朱雋說:“不殺又能怎樣呢?留下來遲早會生出變故?!?p>  劉正說:“大人放心,我有辦法?!?p>  劉正的辦法就是用這些造反的黃巾軍充實幽州邊塞。

  南山城的人口缺額實在是太大了,他必須要想方設(shè)法的拉人口。

  朱雋對劉正的辦法并不十分認可,萬一放逐的人大量回鄉(xiāng),還是會變成大麻煩。

  劉正列舉了黃巾軍無法大量返鄉(xiāng)的三個理由并舉出了例證。

  這第一個就是武裝押運,逃跑就得死。

  第二個理由是控制糧食,不聽話就餓肚子。

  第三個理由是到處都在打仗,只有幽州一片樂土,聽命令就能活。

  更何況有韓忠在手,別人想要鬧事也會投鼠忌器。

  劉正的理由很充足,這才暫時的說服了朱雋和在座的人。

  其實劉正知道,殺俘的表面理由是殺一儆百。然而深層次的原因是缺糧。

  在糧食收獲的季節(jié)打仗,會造成糧食嚴重的減產(chǎn),殺了還能艱難度日,不殺都得餓死。

  當劉正承諾負責(zé)接收俘虜,并且不需要北軍提供糧草,這才讓朱雋勉強的同意了劉正的建議。

  然而一切終究還是發(fā)生了改變,只不過是把殺俘變成了殺敵。

  死的人還是那么多,只不過造成的影響卻是天差地別。

開先洞人

歡迎大家閱讀本書。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