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末美僮傳奇

第三十七章 進退失據(jù)

明末美僮傳奇 龍吟森森 3059 2019-03-10 12:07:11

  李自成席卷湖北、威逼武昌時,左良玉將武昌附近的船只搜刮一空東下九江,幾十萬大軍布置在九江府沿江的瑞昌、湖口、彭澤一帶,九江府城自然是不會讓他進的。

  江西、湖廣、安慶、應天特設總督呂大器此時的威望遠遠高過以后的湖廣總督何騰蛟,此時的大明雖然岌岌可危,又兼武將跋扈,不過只要朝廷還在,左良玉就不敢太過分。

  左良玉將大本營設置在瑞昌,原昌平的將領也多在瑞昌附近,而麾下的各路出身義軍的將領則布置在彭澤、湖口。

  瑞昌三面環(huán)山,北面是河湖遍布之地,離長江也只有五十里路,他將麾下最精銳的徐勇營安置在瑞昌北面長江南岸的城子鎮(zhèn),將張應元部安置在縣城西北側(cè)靠近幕府山的地方,將吳學禮部安置在縣城西側(cè)的范鎮(zhèn),郝效忠部安置在九江府東側(cè)靠近長江的南湖嘴。

  而義軍出身的金聲恒、馬進忠、惠登相、馬士秀在更遠的湖口、彭澤一帶。

  得知西賊的主力南下湖南后,左良玉立即讓馬進忠、惠登相、馬士秀坐船北渡進攻黃州府,讓南湖嘴的郝效忠部坐船到武昌縣,計劃從那里上岸側(cè)擊武昌的背部。

  讓人馬最多的金聲恒部從彭澤出發(fā)坐船直抵武昌府,作為正面進攻武昌的主力。

  而離武昌府最近的徐勇部則直接從城子鎮(zhèn)坐船去進攻興國州的富池口,張應元部則經(jīng)過幕府山上的小道側(cè)擊富池口的背后——左良玉自然已經(jīng)知道西賊在興國州、富池口一帶駐有重兵。

  左良玉擔心張獻忠進入湖南后偷偷越過幕府山進入江西,范鎮(zhèn)的吳學禮部沒動,依舊監(jiān)視通山、武寧方向。

  也是考慮到近在咫尺的左良玉可能從兩條線進攻富池口,還可能越過幕府山直接進攻興國州,李安國當時安排了三千長槍兵駐守興國州,一千長槍兵、一千刀盾兵、一千火銃兵駐守富池口南邊、網(wǎng)湖東側(cè)的幕府山出口,一個叫吳家壩的地方,由刀盾兵的統(tǒng)領湯志統(tǒng)一指揮。

  而最關鍵的富池口,則駐扎了兩千騎兵、兩千火銃兵、兩千刀盾兵、兩千長槍兵,一共八千人人馬,由王二喜統(tǒng)一指揮。

  富池口的渡口不像武昌縣,沿江都是簡易的碼頭,??看蟠恍?,小船卻可隨意??俊?p>  從網(wǎng)湖流出來的富水將富池口一分為二,富水上有一座簡易的木橋,碼頭便散布在木橋兩側(cè),李安國當時將八千大軍分成兩部分,騎兵、刀盾兵都在富水以南,以便快速支援十多里遠的吳家壩的湯志部,長槍兵、火銃兵布置在富水以北。

  徐勇、張應元都是正規(guī)明軍出身,兩人帶的兵馬也不多,都是上萬規(guī)模,不過二人卻都是總兵銜,麾下的人馬比起郝效忠、吳學禮部更為精銳一些。

  張應元比徐勇早一天出發(fā),徐勇的萬人都是坐小船逆流而上,八月份的湖廣、江西一帶,風勢不大,船帆基本沒用,大多數(shù)情況下靠水手劃槳,城子鎮(zhèn)到富池口也就六十里路,快的話一天就到了。

  與郝效忠不同,徐勇卻很謹慎,即將抵達富池口后他沒有立即靠岸展開攻擊,而是停在富池口斜對面的武家穴鎮(zhèn)(后世武穴市),按照他與張應元的約定,等張應元即將抵達富池口時兩家同時展開攻擊,打算以雷霆之勢一舉擊破富池口之敵。

  反正敵軍完全沒有炮火,自己可很方便地登陸。

  從富池口再往下游走,長江南側(cè)都是山體,張應元的部隊抵達富池口附近時,可以派人穿越大山抵近長江南岸給對岸的徐勇部發(fā)出訊號。

  很快,對岸的訊號發(fā)出來了,徐勇依舊按兵不動,整整過了一個時辰,他才下令渡江。他打得自然是讓張應元部吸引西賊的主意以方便自己過江的打算。

  徐勇部下這萬人全部是步軍,他還有五千新兵,一千騎兵,騎兵無法使用小船,他將這一千騎全部給了張應元,五千新兵則繼續(xù)駐扎在城子鎮(zhèn)。

  他這萬人步軍勇力位居左營之冠,下轄一千火銃兵、一千弓箭手,三千刀盾兵,內(nèi)中更有使雙手苗刀的一千重步兵,這一千重步兵全部是鐵甲,另外還有五千長槍兵。

  三千刀盾兵和一千弓箭手是這萬人中的精銳,很是花了徐勇不少心血。

  后來徐勇在九江投靠阿濟格后,依靠的本錢便是這四千人,后來轉(zhuǎn)戰(zhàn)湖南,大戰(zhàn)孫可望,就是靠著這四千人給大西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后被白文選的象兵所敗,這廝依托城池巷戰(zhàn)至最后一兵一卒,最后滿門被殺,可謂“我大清”忠烈的楷模。

  徐勇估計的不錯,當張應元部出現(xiàn)在李家壩附近時,一聽說其部還有不少騎兵(徐勇的一千騎加上張應元自己的千騎),守衛(wèi)富水南岸的王二喜頭腦一熱,帶領兩千騎飛快馳援了,只留下兩千刀盾兵守衛(wèi)。

  而北岸的守衛(wèi)如何進行他也沒有做具體的交待,而是丟下一句“穩(wěn)守陣地”便拍馬而去。

  徐勇將這四千人的船隊直駛富水南側(cè)碼頭,而將剩下的六千人開往北側(cè),抵近南側(cè)碼頭后,他們先是用弓箭手不斷進行拋射,趁著后營的刀盾兵舉盾護衛(wèi)時,那一千重步兵猛撲碼頭。

  兩千新兵哪是這一千重步兵的對手,很快便被殺的節(jié)節(jié)后退,不到半個時辰就陣亡了五百多人,幸虧是后營的隊伍,剩下的的一千多人依舊沒有潰散,最后退到橋頭拼死抵抗,不過此時已經(jīng)搖搖欲墜,離全體覆滅只是時間問題了。

  北側(cè)碼頭卻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景象,在楊天星的指揮下,兩千火銃兵排成四行輪番射擊,僥幸沖上碼頭的長槍兵又被西營的長槍兵殺得退了回去。

  最后北側(cè)的軍官見己方已經(jīng)完全占領了南側(cè)的碼頭,便又撤回船上從南側(cè)上了岸,此時前營的刀盾兵又陣亡了四百多人,殘存的一千人無奈之下只好全部退到北側(cè)碼頭。

  而王二喜聽說碼頭的戰(zhàn)事帶著兩千騎匆匆趕到后,徐勇的大軍已經(jīng)完全占領了南側(cè)碼頭并建立了牢固的陣地,王二喜用騎兵沖了幾次,徐勇的大陣卻紋絲不動,王二喜最后丟下兩百多騎撤回了李家壩。

  其實有湯志扼控幕府山到吳家壩的出口,并在出口壘起了一道矮墻,在火銃兵的射擊下固若金湯,王二喜確實是多此一舉。

  現(xiàn)在好了,整個富池口防區(qū)本來嚴密有序,現(xiàn)在生生被徐勇的大軍攔腰截斷了,將前營的人馬分成了兩截。

  這便是李安國抵達后的景象。

  “這個王二喜!”

  李安國自然也只能呆在北側(cè)碼頭,他開始也是大怒若狂,不過很快便釋然了,不是每人都是李定國,天生就會統(tǒng)兵打仗,他手下這些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什么名將之選,只能在戰(zhàn)斗中慢慢磨礪了。

  不過他也就此悟出了“冷兵器部隊一定要有遠程武器配合”的道理。

  李安國趕到時已經(jīng)是黃昏了,雙方都沒有繼續(xù)打下去的心思。

  不過李安國卻不甘心,他連夜駕小船越過網(wǎng)湖來到湯志的陣地。

  吳家壩南北東三側(cè)是大山,西側(cè)是浩渺的網(wǎng)湖,中間是一塊約莫千畝規(guī)模的平地,后營雖然守住了下山的出口,不過此處的山勢并不是特別高,敵軍如果有心的話,完全可以抽調(diào)一支步軍越過山體直插湯志的背后。

  湯志的大營設在路口附近的一所民房里,再往北走幾十丈的地方,網(wǎng)湖與大山之間的下山出口砌了一道長約五十丈的矮墻。

  當天張應元用弓箭手掩護長槍兵、刀盾兵攻了一陣子,不過在后營一千火銃兵的打擊下鎩羽而歸。

  “來的是何人的營頭?”,面對王二喜的自責,李安國卻好言撫慰,并沒有過多指責。

  “稟都督,看旗號應該是張應元”

  “是他?”,李安國在自己的記憶里搜索著,此人在歷史上名不見經(jīng)傳,應該不是什么名將,多半不會行那偷襲之舉。

  不過“以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一直是李安國所強調(diào)的,既然防不住敵軍的偷襲,還不如將空地讓出來。

  他瞬間便決定了。

  “全軍徐徐退到富池口那一側(cè)的山下,將空地讓給張應元!”

  “都督!”

  “不用說了,我決定了,不但要讓出來,我等也不能讓徐勇好過,今夜我等如此如此……”

  最后他對王二喜說:“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吸取教訓,桐城一戰(zhàn),我?guī)缀鯇⒘x父的前營人馬喪失殆盡,不過此戰(zhàn)后便警醒了許多。今夜一戰(zhàn),你既要發(fā)揮以往猛沖猛打的勁頭,又要提防敵軍使詐,徐勇可不是一個簡單人物”

  “湯志,我等將空地讓出來后,張應元是不需要提防了,不過還要提防徐勇,他那邊也可以通過山體插到我軍附近進行夜襲”

  徐勇占領南側(cè)碼頭后,將長槍兵一分為二,兩千多人守在南側(cè)碼頭與吳家壩之間的道路上,兩千多人放在木橋南側(cè),剩下的人馬扎在碼頭中央,看來是準備休息一晚后再戰(zhàn)。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