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懷劍心,養(yǎng)磨洗煉,千磨萬礪,劍意始成……此為劍道·養(yǎng)劍篇……”
八嶺山古墓之內(nèi),閉目的言寬緩緩有了動作,眼睛睜開的那一剎那,一抹絢麗的劍光席卷而出,照耀了大半個墓室地宮,就連地宮最深處,石室中縱橫劈斬的七道劍光也是產(chǎn)生了共鳴。
“可惜,現(xiàn)在的我修為太弱,劍道理解不深,還不是時候?!?p> 言寬的目光深深的看了眼地宮最深處的火葬仙墓室,承接了來自大圣赤松子的劍道因果,此時他已經(jīng)算是那位大圣的隔代傳人,他已經(jīng)有把握無損通過橫貫七道劍氣的石室直入古墓最深處。
但他卻并不打算現(xiàn)在就這么做,而是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動作,豎指成劍將整塊磨劍石挖了出來,封印之后送入輪海之中,而后身影一動出了古墓,朝著巴蜀的方向去了。
言寬離開湖北之后一路向西而行,走湖北的神農(nóng)架,從東端進入直往大巴山深處,也算是一條別樣的入蜀之途。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唐代詩仙李太白的一首蜀道難,道盡了入蜀的道途艱難。哪怕是現(xiàn)代發(fā)展飛速,四川很多地方依舊是道路難行。
言寬所走的神龍架山林就別更別說了,深入之后完全是原始森林地貌,也就他是修士敢這么亂來,換了一般人怕是進入一天就連骨頭都沒了。
大巴山系指綿延四川、陜西、甘肅和湖北邊境山地的總稱,湖北的神農(nóng)架屬于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從這無盡的山嶺間可以走通四省之地,只不過基本沒什么普通人敢這么作死的來。
大巴山的深處,也有著一個非常繁盛的修行道統(tǒng),并非屬于人族,而是妖族四大圣地之首的萬妖谷。這個世界傳說中的神農(nóng)架野人,就是和萬妖谷之中的妖修有關(guān)。
初春的時節(jié),冰雪融化,嫩芽破土而出,空氣中有著淡淡的泥土氣息。言寬獨自一人走進了神農(nóng)架無人區(qū),遍觀常人難以賞閱的美景。
遮天蔽日的古樹已吐新芽,泉水潺潺,很是幽寧。原始區(qū)域,灌木很多,叢林密谷,言寬并沒有急著趕路,而是走走停停感悟著天地山河的靈秀。
神農(nóng)架深處依稀殘留著絲絲縷縷的稀薄靈氣,使得這兒的空氣格外清新,深山老林無有人蹤,偶爾也能發(fā)現(xiàn)一些老藥甚至靈藥。
言寬這一路收獲不少,他甚至生出一種要不就在這兒隱居一段時間的沖動了。
“野人?”
言寬忽然在一個山溝停下腳步,在他視線接近盡頭的某處山嶺,隱約可見一個黑影。他窮極目力看的分明,那是一個渾身是長毛的怪人。
“妖氣!猿妖!這一代萬妖谷的三谷主乃是猿妖,萬妖谷的猿猴一脈,應(yīng)該是得了不少好處吧!”
言寬無聲無息的靠近過去觀察,哪個黑影是一頭小妖,化形不徹底,渾身是長毛,直立奔跑行走,看起來真跟野人一樣。
這家伙直立起身子足有兩米多高,它是一個野猿成精化形而成,認真說起來跟野人區(qū)別還真不大。
言寬并沒有驚擾這只猿妖,而是遠遠記下了他的氣息,接著又開始了自己的野外尋寶之旅。多日之后,那只猿妖或許是玩的盡興了,這才奔跑著回返大巴山深處。
廣義的大巴山長達一千公里,與數(shù)個省份有接壤,萬妖谷的小妖有時會偷偷溜出來,沿著山脈走下去嬉耍。這神農(nóng)架就是他們常來的一個地方,故而在這個世界留下了野人傳說。
言寬遠遠跟著那猿妖直入四川境內(nèi),深入大巴山,途中在一些無人區(qū)的懸崖峭壁上,他見到了許多懸棺,充滿了神秘色彩。
這些崖壁立上立下,崖洞之中棺槨斑駁,歷經(jīng)數(shù)以千年而不朽,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跡。
“可惜了,都被萬妖谷那些妖怪搜刮過了,過分?!?p> 言寬并沒有一直緊跟著猿妖,以他的速度和追蹤能力遠遠綴著即可,看到這些懸棺的時候他自然動了考古的念頭,然而當他上了崖洞卻發(fā)現(xiàn),基本上所有的崖洞懸棺都被光顧過了。
他知曉一些訊息,明白這是萬妖谷所為。言寬這一次來到巴蜀,也是為了萬妖谷和仙劍天池。
大巴山深處的萬妖谷內(nèi)蘊有神陣,封鎖了大巴山地脈靈氣,栽種了極多的靈藥。仙劍天池那邊,則是留存著大圣赤松子進一步的傳承,他在巴蜀苦修一段時間,讓自己好好積淀一番。
言寬跟了那猿妖大半個月,逐漸走入巴山最深處。這里人跡罕至,靈氣雖然依舊稀薄,但各種草藥卻更多了。
他跟著猿妖左轉(zhuǎn)右轉(zhuǎn),突然自一片山嶺中消失,進入一片更為浩瀚的區(qū)域,他頓時明白已經(jīng)到地方了。
這是一處古老密地,古崖林立,老樹參天,猿啼虎嘯,一派極為原始的地貌,像是數(shù)以千年沒有人類進入過了。
萬妖谷與大部分修行密地一樣,亦是與人世隔絕,被上古大陣圍住,處在一片廣袤的無人區(qū)域中。
上古有一位妖神在此修行,又有出名的大妖來投奔,逐漸成為了一處妖族圣地。谷名萬妖,是因為谷中不止一種妖,什么族類都有,歷代都會推選出來三位谷主,都是法力通天之輩。
萬妖谷人才濟濟,妖類甚多,如果真按勢力來說,實際上是要比其他三大妖神的傳承更為興旺與強大。
言寬隔著很遠就見到了一座巨大的山谷,那里妖氣沖天,帶狀黑霧環(huán)繞,如一尊絕世妖魔蟄伏。
“這真是一處修妖圣地啊。”
他觀察山川地勢,他自修行之后對風(fēng)水地勢涉獵頗深,自身所得的八卦門傳承更是這方面的行家,多少能看出些名堂。根據(jù)他所知曉的訊息,這處出妖之地,極可能有上古妖皇于此化道。
言寬小心行走在山谷外的無人山林之中遠遠觀察,就見許多小妖在山谷里爬上跳下的好不熱鬧,谷內(nèi)說不定還真有上萬只妖。
一桿黑色的大旗獵獵作響,上書萬妖谷三字,每次迎風(fēng)招展都似排山倒海般,發(fā)出陣陣雷鳴,氣勢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