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春色還在依戀,久久不愿離去。夏雨已經(jīng)迫不及待,雖然沒有盛夏時的怒吼,但也有點陣雨的風范。早晨撒了幾滴,就將路面的塵土一掃而盡;中午,好像打了個噴嚏,人們不得不帶上雨具出行,結果雨衣外兩三處濕潤,而衣內卻被汗?jié)?,令人哭笑不得;傍晚,大雨再也按奈不住煩躁的心靈,終于,傾盆而下。
雨聲,逐漸被鳥鳴聲代替,水面上的花朵越來越少,院內、大街上的綠色更加鮮嫩;而馬路上微微露出的熱氣早已消散,汽車濺起的小水花似乎也唱著歡快的歌。
自上次受傷也有好長時間了,方子明一直在感嘆生命的脆弱,雖然自己的身體一直都很棒,但也受不起一次次的打擊!
還好,上次受傷碰到了古曉敏,本來想繼續(xù)接觸她,可惜她是支臧護士,她已經(jīng)在這里有三年了,方子明是她的最后一個雪區(qū)病人。
很遺憾沒要到她的電話號碼。其實電話號碼好要,方子明想了半天,她不是肖敏。也就沒追號了。
一起登山的隊員,因此事更加團結向上,在單位數(shù)次評比中,因核心力凝聚,幾次受到嘉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這次,方子明又有了一周的休息時間,這可是他在公司吸引并招收了不少學員的基礎上的得到的獎勵。索性又開始了自由行。
武都,江城,楚地,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漢口,武昌隔江相望。
方子明原本去重慶的,想看看磁器口,網(wǎng)紅洪崖洞,只不過又來到這里,只因這里江邊的建筑和上海一樣厚重,崗石外墻基與柱廊、線條豐富的屋檐,形成鮮明的對比。檐部、墻面有花藍吊穗等裝飾浮雕,典型的古典主義歐美建筑,充滿近代歷史的氣息。
他和她曾經(jīng)來過這里,足足呆了五天,走遍大街小巷,嘗盡武都各種小吃,還傻傻的跑到市中心尋找著名小說家王毅寫的小說《文體街》中的地點,他里面的故事就發(fā)生在武都,作者也曾經(jīng)在這里生活了幾年,可惜的是根本沒有這個地方。
琴臺、歸元寺都已成為記憶。
江城到現(xiàn)在還保存著過江渡口,每隔半小時就有一班。不過這種渡江的方式逐漸被來此旅游的同胞占領,因為老式江輪還在發(fā)揮余熱。既可以照船,也可以找到江岸兩邊美麗的景色。
渡口的青條石依舊還在,沒被現(xiàn)代花崗巖或水泥替代,從上往下的臺階到江邊的渡船中間旁還有一座渡江六檐石塔,塔不高,有三層樓左右,塔并不大,兩米見方,內有銅爐一座,銅爐內部插滿香,在小風不斷吹拂下,香火特別明亮。這里據(jù)說是先人為祭祀江神而用,平時也保佑擺渡順利,人們不會被江神帶走,也保佑從這里出發(fā)的游子平平安安。
方子明打著傘順著臺階往下走,小雨更容易滑倒,雖然腳上的鞋子不錯,由于下坡還是小心為妙。
一陣風吹過,將雨傘吹了起來,方子明突然看見,一個穿著短袖膝裙氣質颯爽又有點溫雅的女子,在石塔邊躲雨,披肩的長發(fā)已被小雨打亂,一雙眼睛左顧右盼,微圓的嬌靨上的櫻唇微微翹起,似乎在想些什么?這不是護士嗎!
方子明這時顧不得小雨突然變大的趨勢,三步化作兩步,將傘遮在女子頭頂上方,緊接著說:“古護士,您好,我是方子明,您還記得我嗎?我是您在雪區(qū)管護的最后一個病人。您到哪而去,我沒事可以送您。”
古曉敏看了看,這個男子,依稀有點印象,當時他在醫(yī)院時候,用手摸了自己的臉,因為知道他為救人而受傷,所以就沒和他計較。想到這里,說了聲,“是您啊,真巧,謝謝!麻煩您了!”
“不用客氣,真是巧了,在這里能碰上您,上次沒能感謝到您,真是不好意思!”
“沒事,已經(jīng)過去好久了,再說你也沒什么大事!”
方子明說,“您怎么在這里???您不是在西安上班嗎?”
“你怎么知道我在西安上班???我到這邊來有點公事,事情辦完了。正好今天還有點時間,順便坐坐渡船,欣賞江城江景,誰知突然下雨了!”
“雨還在下,我們趕快上渡船吧!”“對,買票上船?!?p> 船笛聲鳴,漸漸離岸,江面水霧百米外不見人。頗有獨立彌漫灝氣中,倍饒云霧杳重重之勢,遠處偶有顯現(xiàn)江岸,看高樓,似在云端。
突然,空中出現(xiàn)一條龍,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在云中翻滾,斗大的眼睛遠看了方子明一眼,騰云而去。
甲板上的方子明睜大眼睛,再看,哪有龍的影子,轉身對古曉敏說,“我剛才看到龍了,就是神話中的龍?!?p> 古曉敏看了看他說:“我信!”信字拉長了語調。方子明哭笑不得,沒說什么,只當眼花了,沒再好意思問旁邊的游客,證明自己的清白。
午后的雨,還是走得快,江中的水霧也漸漸散開,蛇山頂上的黃鶴樓更顯得更加清晰壯麗,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渡船完美的走了一個弧形,將旅客安全送達對岸。二人順著人流走上渡口駁船,將傘收好,一齊走進渡口大廳。
方子明對古曉敏說:“古護士,時間還早,要不這樣,我先送您回去,換套衣服,然后下午陪您再到其它地方轉轉,這地我熟,晚上再請您吃頓便飯,感謝您對我的照顧!”說完一臉期翼的樣子看著對方。
古曉敏捋了捋頭發(fā),將衣服上的水撣了撣,說道:“您別這么客氣,我叫古曉敏,陪玩和吃飯都算了,非常感謝您送我到這,不耽誤您時間,如果有緣的話,下次再見!”
方子明考慮一會,人家也和你不熟,這么冒昧也不好。這樣吧:“能否留個電話和加個微信,有空到江京來玩時,我再請您?!薄昂玫?!”
雙方各自交換通信方式后,古曉敏再次打了招呼,聯(lián)系了滴滴而去。
方子明不由嘆了口氣,想起肖敏的音容,又慢慢浮現(xiàn)古曉敏的顏容與身材,難道一切皆為虛幻,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前世要燒多少柱香,上蒼彌補我的心靈,換得今生的又一次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