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輕裝上陣,并沒有用掉神行符,反正七色花的任務不限時間,萬里大山那種危險的地方,張揚本能地排斥。不如就在路上賞賞花,看看景,慢慢去。
好在一路上都有客棧,張揚一住三五天,閑著沒事磕兩粒培元丹,補氣丹,碰見瀑布就打幾遍泰山崩。一路上只要碰見瀑布,張揚就停留幾日,淬煉身體,半年下來,張揚的泰山崩愈發(fā)熟練,皮膚也堅硬很多。
近幾日,張揚的身體變得光滑無比,很有彈性,若是站在普通的瀑布下面,水流不太湍急的情況下。從上到下的水流根本近不了張揚的身子,會被直接彈開。
估計和這段時間的苦練和狂服丹藥有關。
趕了半年路,路上的城池和客棧越來越少,到了后面基本半個月都看不見人煙,在某一天,張揚來到一個叫做醉仙居的地方。這里是專供進入萬里大山修士落腳的地方,不僅有客棧,也有售賣法器和丹藥的小店。店內售賣的東西多為妖獸材料,或是妖丹,看來也是本地特色。
醉仙居落腳的修士并不多,一共有三撥,一撥年輕的男女,普遍在十七八歲的樣子,身上的道袍光鮮亮麗,多為凝氣士,也有兩名女子是煉體士;第二撥修士是對中年道侶,張揚看不透他們的修為;第三撥修士則跟張揚一樣是一個人,是名髯虬大漢,扛著一把斷劍。
那把斷劍奇大無比,用麻布包著,被擱在地上的時候發(fā)出沉悶的‘碰’聲,可見有多重。
張揚瞇眼休息,不敢四處張望,生怕惹來不必要的麻煩,現(xiàn)在可不是在青云觀,萬里大山這種無法之地,殺人奪寶的事情很多。
“哼,什么時候萬里大山是煉體士能進的地方了?”髯虬大漢瞥了一眼張揚,張揚立馬轉過身去,背對著大漢不敢說話,心中腹誹“你姥姥的,你大姨的,你奶奶的,莫挨老子?!?p> 張揚沒回話,那撥年輕修士卻不樂意了,因為他那一隊剛好有兩個煉體師妹:“這位道友,我們明月宗哪里招惹到你。道友如此惡言相向!”
“呦呵!”髯虬大漢,話里滿是玩味:“奶奶的,吃屎還有人爭?!?p> “唰!”那撥年輕修士全站了起來,橫眉冷對:“這位道友是想挑事嗎?”
髯虬大漢握住那把巨劍,手腕一翻,古樸短劍上裹著的破布化為碎片,漏出古樸斷劍的本來面目。髯虬大漢也站立起來:“奶奶的,吃屎上癮啊!”
其實大漢心里也是慌得一比,本來是嘲諷張揚的,沒想到惹上這么一撥人,對方一行人雖然年輕,凝氣士真不少,還有兩名凝氣八層。
中年道侶跳出來做和事老。那中年人笑道:“這位道友是古劍門的道友吧!馬上就要進入萬里大山,大家同為人族修士,本應互相挾持。實在不該因為一點口角大打出手?!?p> 髯虬大漢順坡下道,語氣稍緩和些:“久聞春水宮多為雙修功法,修士多為出雙入對,二位想必是春水宮道友吧?”
中年男子點頭笑道:“正是。”
髯虬大漢這才坐下,黑著臉說道:“哼,那我今天就給春水宮一個面子”
中年男子又對明月宗眾人笑道:“明月宗的諸位道友,咱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與宗內的落云道友是舊相識,不如講和如何?”
那伙青年修士哼了一聲,全部坐下:“既然前輩認識落云師兄,那便罷了?!?p> 張揚長出一口氣,這年頭出來歷練,脾氣都這么暴躁嗎?幸好兩方?jīng)]有真的動手,不然殃及池魚,自己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去。
那中年修士并沒有繞過此事,與髯虬大漢聊了兩句之后,再次劍指張揚:“不知道那邊獨身的道友來自哪里?”
髯虬大漢瞥了一眼罪魁禍首張揚,沒好氣道:“膽子如此小,怕不是出自烏龜門吧!”
髯虬大漢話說完,其余人等臉上各有笑意,一個煉體士孤身來到萬里大山,確實是在找死。
張揚背對著幾人,還是交代出自己的門派:“青云觀?!?p> “呵呵,原來是青云觀的道友。諸位都知道萬里大山內危險重重,所以鄙人準備聯(lián)合最近進山的道友,一同進入萬里大山。不知道諸位道友同不同意?”
張揚終于知道此人為什么會調解明月宗和古劍門的矛盾,原來是想聯(lián)合,張揚沒有說話,先聽別人怎么說。
那撥青年修士的領頭人發(fā)話道:“前輩有心了,只是萬里大山外圍的危險不如里面,我等人數(shù)眾多,想來不會有大事。”
中年儒士說話道:“非也,非也,道友不常來萬里大山不清楚。萬里大山的外圍也不是非常安全,常有些妖獸跑到外圍來。而且我與你們聯(lián)合的緣故是因為萬里大山出了一伙賊人,為首之人是凝氣十一層的大修士。這伙賊人專挑單獨行動的修士,或是修行低微的道友下手。”
“到今天為止,已經(jīng)有數(shù)十撥道友遇難,所以我夫婦二人才覺得大家團結一起進山,穩(wěn)妥一些?!?p> 中年儒士的話令眾人動容,那伙青年小聲商量一番,說道:“那就依前輩所言,共同進山。”
中年儒士滿意的點點頭,看向髯虬大漢:“古劍門的道友意下如何?”
髯虬大漢想了想,若是中年儒士說的是事實,萬里大山確實有不少的危險。凝氣十一層的修士,的確不容易對付?!昂?,就給你這個面子,一同進山。”
中年儒士很滿意,對于張揚則完全沒詢問的意思,小小的煉體九重,無傷大雅?!凹热贿@樣的話,明天一大早,大伙結伴進山?!?p> 張揚沒有說話,既然對方不邀請自己,自己正好樂得一人輕松。先前與髯虬大漢生了嫌隙,自然是躲得越遠越好。
眾人約好進山的時間,到了第二日,雞鳴時分,開始集結隊伍。中年儒士看了一眼隊伍,發(fā)現(xiàn)那名煉體九重的修士并不在其中,有點驚奇。
與中年儒士一起的宮裝女子看出了中年儒士的疑慮,呵呵笑道:“不用在意,萬里大山從不缺送死的。小小的煉體士,身上有多少法器?”
中年儒士嘴角抽搐“罷了,肥羊已到手,不管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