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孤女種田記

第三十五章 廚房

孤女種田記 好禿然啊 2083 2022-03-16 00:00:00

  當然也有很多東西都是雞肋,完全沒得用,能不能淘到好東西,全靠眼力。

  【水質凈化器—0.5積分/個

  僅作用于井水、泉水、溪水、河水、地下水,作用于一個對象,時效一年?!?p>  她一個人的時候還用得著,現(xiàn)在多了三個人,人多眼雜的,這個倒是不能用了。

  晉次次有些困了,當即關了商城,安然進入夢鄉(xiāng)。

  第二天,晉次次是被香醒的。

  陶喜喜早早起床,早餐已經(jīng)做好了。

  吃完飯還沒多久,就有森齋的人上門了。

  的確是一點時間都舍不得浪費。

  晉次次將藥草集給了陶喜喜,讓他們?nèi)丝础?p>  要是認識了一些,可以到山腳附近采點草藥或野菜。

  或許是之前陶福福生病的事嚇到了陶喜喜,對于藥草集,她倒是很感興趣,雖說字認不全,但配合著圖片,倒也能懂個大概。

  她一邊看還一邊低聲跟弟弟妹妹講解。

  陶祿祿和陶福福都沒什么心思看書,一個盯著木籠子看,另一個時不時就要扭頭瞧一眼做木工這邊的事。

  可看書是恩人吩咐的,兩人就算不想學,也得硬著頭皮在這兒呆著。

  陶喜喜看得入迷,竟完全沒發(fā)現(xiàn)漸漸走神發(fā)呆的倆孩子。

  晉次次教學徒三人不怎么費心思,能來學習的都是學徒中能力比較強的,基礎知識十分牢固,還手穩(wěn)心細,他們并不缺多少理論知識,是以很是好教。

  晉次次講了幾句,細節(jié)處讓三個學徒反復操作百次,教著教著她還會突擊檢查,問正在操作的學徒之前說過的理論知識。

  學徒雖天賦高、手藝好,但也有些受不住這樣的考驗。

  好處就是,他們的記憶力、操作能力、注意力顯著提高了。

  三人自然對晉次次千恩萬謝。

  教學徒的過程中,她已經(jīng)摸魚自己做了幾十個木工了。

  “木伯,森齋會在外收購木工嗎?”

  學徒三個分別叫木伯、木仲、木季,是三兄弟。

  晉次次剛聽到這名字還以為不是真名,聽老大木伯說自家爹是森齋老人,三兄弟一出生就在森齋,眼見可以當學徒,老爹為了省事,直接給三兄弟取了這名。

  聽到晉次次問,木伯激動了。

  他們來這兒還接了個任務,說服晉次次把木工一次性賣給森齋。

  木伯還愁著不知道怎么開口,這下不就是瞌睡來了有枕頭!

  “師……晉姑娘,二老板讓我們到這兒來之后問問您可不可以將木工一次性賣給森齋。價錢您來定,但是這個量,每一小集收一次,一次不得少于八百件。”

  木伯一次性將李兌說的話倒了個遍,很是沒心眼。

  晉次次點點頭,讓三人繼續(xù)做著,自己轉身回了房。

  她寫了張字條。

  一文木工一百件。

  三文木工二百件。

  五文木工三百件。

  十文木工二百件。

  共計八百件,四千二百文。

  每小集一收,一次性結錢。

  若成,三日后送來契約。

  她沒說不成又如何,這個條件已經(jīng)很不錯了,森齋壓根不會虧,李兌甚至不用過問大老板,自己就能決定這生意可做。

  森齋是大店,不可能成日盯著這點點小木工,學這技巧肯定不只是為了做小木工,他們?nèi)舴亲杂杏锰帲墙^計不會花上六百兩買個手藝的。

  晉次次也沒打算去打聽他們學了這手藝用在何處,她只負責拿錢教人。

  也因為另有用處,能派出做小木工的人數(shù)有限,所以森齋還真有些需要她這八百件。

  寫好字條,晉次次折好拿給木伯,交代他送回去給李兌。

  中午的飯食是面條,配幾個小菜。

  木家三兄弟自帶了饅頭,晉次次讓他們上桌配些小菜吃。

  三人沒同意,說李兌在他們來之前交代過,不準上桌吃晉次次的東西。

  晉次次挑挑眉,不管李兌是故意讓他們這樣說,還是真的守規(guī)矩,她都覺著不錯。

  使勁拉了三人上桌,配菜、湯品又是一點沒剩。

  三人直夸陶喜喜做菜好吃。

  上午鋪墊清楚,下午的活就好做起來。

  木家三兄弟帶來的木料全被用了,上午那一批做得有形無神,下午就好了許多,一個個小木工似是有了神韻,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這邊暫時不需要晉次次,她這才有時間處理自家院子。

  她先前想的是另在院子里做一個簡易庫房放東西。

  但昨晚上經(jīng)過廚房不夠用這件事后,她覺得應該需要改變一下。

  廚房改了,做庫房。

  灶臺可以當做隔層,將工具分類,櫥柜和大缸都能搬到外邊去。

  大缸都還沒八百件木工重,晉次次輕而易舉將它推出了屋子。

  剩下的米面糧油、柴鹽醬醋,暫時擱到了堂屋。

  陶家三姐弟放下手上的活過來幫忙。

  大件櫥柜和大缸已經(jīng)被搬出去了,廚房里便不剩什么了。

  陶喜喜先將廚房清理了一番,保持干燥通風。

  陶祿祿跑去庫房搬東西。

  陶福福到外頭撿石頭、泥沙賴來灶臺上的洞,也不大,撿個一兩筐就能填完。

  晉次次則做了些隔板。

  庫房從里到外,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重新布局。

  下層放了兩塊隔板,分成三個區(qū)域。

  最右邊是生活工具,放掃帚、背簍、簸箕、棍棒桿子、蓑衣、木桶、籠、麻繩草繩、畚箕等。

  中間是木工工具,放刻刀、木鋸子、斧頭、曲尺、角尺、刨子等。

  左邊放雜七雜八,沒分類的工具。

  靠外的地方空出來,做過道輕松能過一個人。

  廚房門正對著中間的分區(qū)。

  晉次次做了塊吊板。

  上頭繩子、鉤子拉著,下頭五根木樁撐著,一塊與廚房無縫銜接的厚實隔板便放置在了半空。

  高度適中,正好和廚房門上邊框重合,下方工具放的位置較合適,兩方不會互相耽擱,如此,二層便做好了。

  二層放儲存起來、沒打開過的米面糧油和紙墨筆硯。

  也分區(qū),中間橫了一塊薄板子。

  二層還是有些高的,尋常上不去。晉次次做了兩個小梯子分別放在左右角落,踏板又寬又厚,安全性十足。

  梯子上頭的隔板早早挖了兩個大洞。平日里可以輕松合上,看上去沒有痕跡。

  被搬到堂屋的吃食一下子少了許多,還有些在臥房擱著,晉次次也去拿了出來放在二層。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