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沒有想到對方不僅充分的利用了地利,還不僅是槍矛配合,竟然隱藏了弓箭手,這可是貼臉射擊,想不死都難。
這次可不是未拉滿、匆忙發(fā)射、乏力的箭,看人后若隱若現的滿月,王曉感覺自己死定了,有些后悔這么作死。
那么死了也要拉一個墊背!
“砰~”
不是弓箭發(fā)射的聲音,而是三眼銃發(fā)射的聲音,三眼銃加長的引線總算燃燒完了,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聲,一顆鉛子噴出,還有很多稀碎黃土,黃土是用來封口,有一定防止揮舞三眼銃時火藥脫落的效果。
跟空包彈有些相似。
空包彈貼肉能打傷人,封口的黃土稀碎也能,黑火藥火銃發(fā)射本就煙大,貼著耳朵爆炸的三眼銃足矣讓沒有準備的人短時間失聰,更何況還有一顆要命的鉛子。
總之,在這一系列的疊加效果下,面前的順軍視線被黑火藥燃燒的煙霧影響,又被打在臉上的黃土渣擊傷。
加上砰的一聲巨響,受傷的都以為自己中彈要死了,一時間“垂死掙扎”一片,貼臉瞄準王曉弓箭手被撞的東倒西歪,羽箭貼著王曉飛了出去,唯一射中他的,還是射在了把總配備的鐵甲上。
也就是作死的王曉,又一次的死里逃生了。
王曉濕漉漉的后背冷汗也不插,撒丫子就往外跑,他打仗是不怕死,但不表示他要送死。
想到剛剛差點送命,王曉不講究方式的打法再次爆發(fā)。
“該死的裝填手!別光顧著裝彈,給我三銃齊發(fā),將三眼銃伸入門拱!射!”
十位專配的裝填手聽令,十根三眼銃從門拱伸了進去,就是一個齊射加齊射,三十枚鉛彈紛紛射入還在東倒西歪的順軍之中,一時間順軍死傷上十位。
整個安定門的守軍不過是兩百多人。
當然下一次就沒有這樣的好事了,畢竟之前也有義軍火銃手這樣做過。
如果站在門拱口瞄準射擊,那么在此之前,嚴陣以待的弓箭手會先結果了你。
如果你不瞄準射擊,只是躲在墻邊將火銃伸進去胡亂射擊,先不說后坐力會折斷你的胳膊,單單是這種暴露在眼前的不跟蹤瞄準的火銃,是很好躲的。
三十枚鉛子過后,王曉剛想往里沖,只見一個守軍頭頭一樣的人,走到了混亂陣型的前列,手拿一把強弓,對準了門拱。
看著對方精壯的樣子,王曉不愿去送死了。
本來一次次成功的突擊,在成功了十多次之后,已經用的純熟的時候,竟然失效了。
王曉領著麾下中營將士退下,將戰(zhàn)場交給了義軍去繼續(xù)消耗對方的體力。
沒有發(fā)揮一點作用的老搭檔迎接王曉,雖然李侔是副游擊將軍,對方連千總都不是,但李侔對他還是無比的恭敬,就要先行行禮。
王曉毫不客氣的伸手阻止,還語氣不善的道:“別,您是將軍,我只是把總,您先給我行禮,被大帥知道了少不得一頓罰,我可不想去抄軍規(guī),幾萬字呢!”
王曉將“您”字咬的很重,說話也是陰陽怪氣的,李侔倒是不好行禮了。
就當對方是羨慕自己升的快,就當是他失敗了發(fā)泄脾氣,就當是自己看在他作戰(zhàn)不要命,連大帥都常常提起的份上。
就不跟他一般見識了。
這邊李侔剛原諒王曉,王曉剛剛還在說李侔是將軍,自己是把總,這話還沒落音,又跟大佬似得教訓小弟了。
“您不是說安定門的順軍是最差的一批嗎?!你不是說守將陳老三最沒用嗎?!
倒是見到的順軍比其他各門的多老一些。
可怎么隊形那么嚴整,守門手段如此高明!攻打到現在還攻不下來!
而且,我看陳老三也不是您說的那么沒用!”
王曉口口聲聲都是“您”,可語氣就是在教訓小弟,李侔被教訓的抬不起頭,不過等到王曉提起陳老三的時候,本能的回了一句,不過很快后悔了。
“王把總確定見到陳老三了?”
李侔不說話還好,一說話王曉更是沒完沒了了,直接跳了起來:
“整個甕城放眼望去全是六七十的老頭子,少年都沒有幾個,突然一位壯碩的青年對著我拉來了強弓,不是他陳老三又是誰?”
被王曉這一訓,李侔倒是確定對方是陳老三沒錯了,只是沒想到,諸多城門守軍最弱的一支,竟然打出了堅如磐石。
他也不是第一天認識陳老三了呀,怎么沒有聽說他這么能打。
李侔回頭一想,好像不管是闖賊的時候,還是順軍的時候,都沒打過防御戰(zhàn)。
闖賊順軍的一貫作風都是要么跑,要么打,就沒有守的一說,這也是流寇的共同點。
“沒想到對方是一位防守型的將領?!?p> 李侔小聲嘀咕了一句。
之后李侔領著投明兵接下來進攻的任務,可是一波波戰(zhàn)力比守軍還要高的投明兵,被陳老三領著兩百來話人,一次次的殺了出來。
射孔的順軍被火箭、火銃打的不敢抬頭,可是敢將一些石頭遠遠的往外、對著貼近甕城的城墻盲扔,倒是又砸傷了一些投明兵。
對著兩個門拱,面對槍矛弓箭的配合,加上李侔還看到了負責貼肉戰(zhàn)的刀盾手,投明兵丟下了五六十具尸體都無濟于事。
好不容易等來了佛郎機炮兵,一枚枚佛郎機鉛彈砸在了可惜防紅衣大炮的甕城墻體面前,那是一點作用都沒有。
遲遲不下的安定門,將鄭恩一行人也吸引了過來。
看著如此守將之才,極度缺少人才的鄭恩也是喜歡上了,剛到就一揮手,將大軍撤出了戰(zhàn)線,并親自上前道:
“本帥是大明新晉直隸鎮(zhèn)總兵南安伯鄭恩,在此給城門守將陳老三問好。
還請陳老三你聽本帥一句勸,早日投降,我麾下將士近十萬,卻是最缺軍官,正缺你這種人才……
只要你陳老三投奔本帥,把總之位,虛位以待!”
甕城一片安靜,陳老三沒有回答鄭恩的意思。
難道還碰到大順忠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