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右安門的臨時朝廷,對于整個北京城的居民,如此大功大恩,只要沒有做出什么特別出格的事,只要兵權(quán)還在手里,那也鄭恩就是屹立不倒。
更何況再出格能有闖賊出格?
現(xiàn)在闖賊還在內(nèi)城宣武門之外的城墻,還有皇城盤據(jù)呢?
一言堂對于朝廷來說實在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首輔侯詢雖然當過戶部尚書及七鎮(zhèn)總督,還是東林領(lǐng)袖之一,可本就是性子弱,輝煌的時間還沒有被牢子關(guān)的時間多。
而且還是個好好先生,連左良玉這種囂張跋扈、作惡多端的人都能得到他的提攜,更何況鄭恩呢?
李邦華眼睛看了看鄭恩那年輕的過份的臉龐,也不知道大明有沒有比鄭恩還年輕的總兵記錄,扭過頭不去看鄭恩年輕的臉才開口道。
“臣幾年前就是支持南幸的,還提出過太子南京監(jiān)國,可終究因為陳演、光時亨一幫貳臣而破滅了。
如今再提,臣并不反對,只是這一城的百姓?
先皇勤勉一輩子,駕崩了還不忘這一城的百姓……”
說著李邦華已經(jīng)老淚縱橫了,如今的先皇就是被一薄皮棺材一裝,與田貴妃葬在了一起,連個專屬的陵墓都沒有。
“師父還請放心,學生定會妥善安排好北京城的百姓,哪怕城中闖賊猶存,也不會再讓他們傷害城中百姓。”
換個理解方式,那就是北京還有很多據(jù)點在順軍手里呢,特別是皇城、宮城。
說著鄭恩對著監(jiān)國拱手一拜,之后對著首輔侯詢一拜,再拜監(jiān)國:
“監(jiān)國殿下,北京失去了燕云屏障,四野都被流寇占據(jù),依然成了孤城險地,闖賊為禍北京就是最好的證明,先皇愛民如子,怎么能置北京百姓而不顧?
臣提議,趁北京還在我們大明將士的保護之中,加緊通知發(fā)動百姓自行撤出北京,去仍屬于大明的南方。”
“臣附議!”
……
西南角樓,某種意義上,象征著復仇軍,對復仇軍有著重大的標志性,因為天地會的起源就是西南角樓的將士,而復仇軍源之于天地會。
如今復仇軍的高層基本都出自西南角樓,如高文采、鄧世忠、朱純八,還有大部分的軍官武職,大半都是西南角樓的將士在擔任,換句話說,整個西南角樓出來的將士,無一不是軍官的。
哪怕是十四五的青少年,也最少都是一個副隊總,就算是七十歲的老軍戶,也能做一個人火頭軍隊的隊總。
向所有人證實鄭恩不會虧待任何一個老資歷,跟著鄭恩混,即不會虧待有功勞者,更不會虧待有苦勞的,只要你為他鄭恩付出,那么就一定會有回報。
說來說去,西南角樓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復仇軍要攻下整個內(nèi)城城墻的時候,除已經(jīng)通過李侔賺得城門宣武門以外,第一個作為進攻的點就定在了西南角樓。
之前鄭恩就見識過北京角樓的堅固。
角樓的城臺高12米,底邊長40米,上邊長15米。
角樓建在城臺之上,高 17米,平面呈曲尺形,東西長35米,南北長35米,寬16米,建筑面積700余平方米。
這樣算起來就是將近30米的高度,再看樓體外側(cè)辟4層共144個射孔。
根本就是一個易守難攻的獨立城堡。
復仇軍最精銳的中營,還有一萬挑選出來的天地會男丁義軍,都圍在了西南角樓。
此類的天地會男丁義軍很多,且都是出自外城,等到與鄭青狼匯合的時候,外城天地會的兵力真是讓人“害怕”。
本能拉出一萬男丁義軍都算不錯的了,但有了李侔的配合,還有劉亮放棄外城的將軍令,加上封鎖消息做的好,整個外城都很順利的落入復仇軍手里。
而復仇軍的連連勝利,讓外城的天地會成員都看到了勝利在即,雪中送炭的很少,錦上添花這樣的人卻是所有人的通病。
一聽勝利在即,還有白花花的銀子,拿籮筐挑的糧食,原本很多“有事”來不了的,現(xiàn)在都將功補過,連親朋好友都拉過來了。
等攻下整個外城的時候,以天地會男丁義軍身份的將士,多到了五萬。
鄭恩也是來者不拒,都編入了義軍隊伍,自此,北京義軍七萬,另有一萬二千復仇軍。
既然是義軍,戰(zhàn)力就不要抱什么希望了,這一萬都是內(nèi)外城表現(xiàn)算好的一萬人,七個中挑一個跳出來的。
可還是阻止不了當初宣武門的那一幕的攻城現(xiàn)象。
一次次的攻城,根本無法傷及西南角樓的順軍守軍,再多的進攻,不過是消耗一下對方的體力罷了。
當然,這跟中營沒有發(fā)起進攻,一切都義軍在攻打有關(guān)。
左右營接管了北京,維護治安的同時,還要與義軍一起防守鉗制順軍皇城守軍,還有除宣武門之外內(nèi)城城墻上順軍。
還有一點是,西南角樓只有這么大,再多的烏合也沒用,何況也擺不開。
總不能征調(diào)民房吧,那樣以來跟為禍北京的闖賊又有什么區(qū)別。
而且,西南角樓只是角樓,不是城門樓,守軍依舊如國庫一樣,只有三百余。
依舊還是老弱。
不知道是復仇軍被第十幾打退,被邀請所軍觀戰(zhàn)的并打著軍師頭銜的大明首輔侯詢都有些犯困了。
不過他知道,在主帥鄭恩面前,有真才實干他會得當重用,有忠心耿耿的,會得到重用,最后,會察言觀色,精通怎么配合鄭恩的,也會得到重用。
如果鄭恩是獵人,那么有真才實學的獵鷹、忠心耿耿的獵犬,這兩種獵戶的最高配置以外,還有一個將獵物嚇得往陷阱跑的銅鑼。
侯詢就是最好的銅鑼,隨時不忘給鄭恩宣傳。
見義軍被一次次的退,連墻邊都很難碰到,侯詢卻拍手稱快:
“恭喜鄭帥,如你說的實戰(zhàn)演練,這趟西南角樓戰(zhàn)斗下來,大明又多了上萬的勇士?!?p> 鄭恩對于這個怕死的東林領(lǐng)袖之一,很是滿意,無它,好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