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幾個醫(yī)護人員,其中有一個還是兩個是合格的醫(yī)師,有幾個是學徒,誰也不知道。
醫(yī)師就缺成了這樣,金瘡藥等外傷藥在每個戰(zhàn)爭年代,就沒有不緊缺的。
缺醫(yī)少藥的重傷員能活下多少?能活下三成就算謝天謝地了。
所以鄭恩沒有向張家玉咆哮,讓他閉嘴的理由。
哪怕是歷史上留下殉國之名的高文采,面對這群約等于等死、還忍痛不發(fā)出太大聲音的重傷員,心都揪的不知怎么反駁張家玉。
哪怕不是鄭恩與高文采,會是誰打斷張家玉的呢?
所有人朝聲音的源泉看去,只見一個一條腿都被鋸掉,臉上還有一道猙獰、差不多把一張臉都劈開的傷痕,身上已經(jīng)全是紅色,不知道是自己的鮮血,還是紅色鴛鴦戰(zhàn)襖。
這是重傷員之一,看這傷勢,想活下來也是不可能了,就是這么一位在痛苦中等死的忠勇之士,用厲喝打斷了張家玉抱怨朝廷的話。
“這位先生!朝廷再是有過,又豈是你能誹謗的?朝廷養(yǎng)士數(shù)百年,就養(yǎng)出了你這種人?
我看連我們這種沒卵子的貨都不如!”
這個時候眾人才發(fā)現(xiàn)他是太監(jiān),只是他的軍服已經(jīng)全部染紅,看不出凈軍的款式。
他的傷勢太重,不管是斷掉的腿,還是劈開了整張臉的傷,都太過引人注目,讓人很容易就忽略了他光禿禿的下巴。
這位太監(jiān)的聲音因為疼痛還出現(xiàn)了變色,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嚴厲:
“你們文士不常常看不起武人,鄙視我們官宦嗎?到了現(xiàn)在,還在數(shù)落朝廷的不是。
咳咳……”
說到激動處,這個垂死的太監(jiān)開始劇烈咳嗽,每一聲咳嗽,都是大量的血液從口中噴出,一位年輕的醫(yī)護人員連忙前去察看。
這位醫(yī)護人員還是鄭恩認識的,正是那個將自己從極端焦慮中拉出來的道士——張悟道。
太監(jiān)咳完血之后,臉色開始紅潤起來,精神頭也好了很多,他制止了要為他察看的張悟道:
“不用了,多謝張道長一天的照顧,還有鍥而不舍的救治,但我的身體我自己知道,恐怕讓道長失望了!”
張悟道也看出了他現(xiàn)在是回光返照,整個人有些哽咽起來,將死太監(jiān)安慰了幾句這個還是十六七歲的孩子,臉色一板,再次看向張家玉:
“先生,請問一下,在場的數(shù)百傷員中,你看到了一位文士嗎?哪個不是你們瞧不起的武人,你們鄙視到憎惡的官宦。
大明養(yǎng)了數(shù)百年的文士,連個沒卵子的貨都是不如!”
張家玉面成豬肝,鄭恩還想為張家玉說兩句話,畢竟文士殉國的也不在少數(shù),如剛剛殉國的山西巡撫蔡懋德,只是被更多的叛國之人給掩蓋了光芒。
只是,這位本是回光返照的太監(jiān),已經(jīng)咽氣,臨死留下一句:
“天地可鑒勤奮圣明如此的皇上,卻要遭受這樣的劫難!皇上小德子對不起您!”
將張家玉教訓了一頓的太監(jiān)死了,周圍滿是囈唔哽咽之人。
何等的忠烈之士?!
人如其言,我是官宦怎么了?我沒卵子怎么了?但是我比你這完整的男人更男人。
現(xiàn)在想起來,為大明殉國的太監(jiān)很多,只是鄭恩背了太多的忠烈人名,一時間沒有想起一些無名氏,而且,歷史的筆桿子掌握在文人手里,也少有文人去紀錄這些那些他們瞧不起的人。
除非到達可歌可泣的王承恩這個地步,就如在彰義門孤軍奮戰(zhàn)的那些人,史書就沒有過多的記載,只提到了這一天,李自成只是發(fā)起了試探的攻擊。
雖然留下名字的太監(jiān),鄭恩只知道一個王承恩,但在這個為國斷腿丟命最后還為大明的尊嚴而咆哮的太監(jiān)死去之后,鄭恩想起了北京城破之后,史書那一筆帶過的、數(shù)百力戰(zhàn)致死的太監(jiān)。
“誰說大明無忠骨?誰說大明無忠良?眼下的諸位都是!”
鄭恩有感而發(fā),一句諸位都是大明忠良,讓在場之人無不沸騰,鄭恩看向了鄭青狼:
“將攜帶的銀兩都拿出來!”
“諾!”
主仆二人,一言一語之間,一個包裹遞到了鄭恩的手中,鄭恩又轉(zhuǎn)遞給高文采,高文采哪里還沒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剛要拒絕,已經(jīng)被鄭恩搶先道:
“我是鄭家三公子,我們鄭家有的是錢,之前沒有拿出來,是因為鄭家的錢不是天上掉的,是靠鄭家?guī)状擞妹闯鰜淼摹?p> 從我祖父輩,再到號稱鄭家第一將的叔父鄭芝虎,為鄭家戰(zhàn)死的,為大明戰(zhàn)死的,不知凡幾!
憑什么三言兩語就將錢財拿出來,何況這拿出的錢財極可能喂了貪官蛀蟲!”
鄭家在鄭芝龍之前只是普通家庭,到了鄭芝龍這一代才打下的偌大家業(yè),為了這偌大的家業(yè),當時的鄭家第一猛將鄭芝虎,鄭恩的親叔叔,死在了征討??芾钕愕膽?zhàn)場上。
這話說的在場的人沒脾氣,將心比心,誰的錢都不是天上掉的,更何況大明貪污成風,鄭家真捐了銀子,能有百分之一,還是千分之一用到實處,誰也不知道。
雖然鄭芝龍沒有捐款的意思。
鄭恩鄭重的看著手捧銀兩的高文采:
“但是,此時此刻,在場的諸位都已經(jīng)用實際行動證明,你們就是國之柱石!大明忠骨!
而錢花在諸位身上,再多,都是值得的!都是應該的,都是有意義的!
這里只是一千兩,高千戶,你用來請醫(yī)師買藥材,且不可讓大明忠烈白白的犧牲!
剩下的給大家買些營養(yǎng)品,回頭我會給大家送來一筆安家費,在場的每位一人二十兩,彰義門的殉國烈士,一人五十兩!”
“這!怎么能讓三公子破費!”
高文采已經(jīng)有些難以開口了,特別是想到之前他對鄭恩的偏見。
“這就是我鄭家捐贈給大明的錢!
如今直接下發(fā)到諸位忠勇手里,正好免去了貪官層層剝削!
大家要感謝就感謝大明,而不用感謝我鄭家!
一切都是應該的,就如同大家舍身為國一般!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