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年輕時以三班奉職的銜名,管理滁州一個鎮(zhèn)的公事,當時文忠公為滁州知州。有個教書的儒生因為學生不交學費入學,就親自到學生家授教,結果學生閉門不接納。儒生就找王向遞狀子告這個學生,王向在他的狀子上批寫判詞說:自古禮數(shù),只聽說弟子來學,沒聽說先生往教。先生既已自己屈尊前往,弟子又怎能不會慢待師道?何不行罰以收回你的師尊,哪用雙方爭競來對簿公堂!儒生以為王向的判決不公正,就直接拿著狀子去找歐...
“王向年輕時以三班奉職的銜名,管理滁州一個鎮(zhèn)的公事,當時文忠公為滁州知州。有個教書的儒生因為學生不交學費入學,就親自到學生家授教,結果學生閉門不接納。儒生就找王向遞狀子告這個學生,王向在他的狀子上批寫判詞說:自古禮數(shù),只聽說弟子來學,沒聽說先生往教。先生既已自己屈尊前往,弟子又怎能不會慢待師道?何不行罰以收回你的師尊,哪用雙方爭競來對簿公堂!儒生以為王向的判決不公正,就直接拿著狀子去找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