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
“咚”
“咚”
隨著三聲鐘聲的敲響,工人們開始從工坊中打卡下班,有成群結(jié)隊的,有單獨個人的,都往府里的食堂走去。
不久就可以看到府里食堂已經(jīng)排成了一條長隊,工人們用大大的陶碗裝好食物,然后在食堂的桌子上吃著,有的工人則是直接往回家走,這些都是家在村里的人,家離這也不遠,拿回去吃也正常。
等工人們吃得差不多時,安保團的人才過來吃,這也是府里的一個規(guī)定。
而葉茗則是在府內(nèi)吃完飯,然后在后院看戲班子的人在排練新戲。
后院中,孫伍與戲班子的人正在排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沒騙人的,就比如一個簡單的小品,都得經(jīng)過十幾二十次的排練這才像樣。
“下一個,許沖,劉放冠”
兩人上臺,相互一禮。
“許兄!”
“劉兄!”
然后兩人向臺下一禮。
許沖:“劉兄,今天來給大家說些什么呀?”
劉放冠:“哎!這回我給大伙兒說段相聲……”
許沖:“等會,什么是相聲呀?怎么沒聽人說過?”
劉放冠:“相聲嘛~就是這個曲藝的形式嘛,是非常簡單?!?p> 許沖:“哎,對?!?p> ·······
臺上說的正是后世很火的相聲,葉茗教給他們,但是相聲的內(nèi)容卻得他們自己去想,自己去創(chuàng)造。
當(dāng)葉茗把相聲這種表演方式告訴他們的時候,他們都還是非常不解的,兩個人說話有什么好聽的?
但沒辦法,葉茗是老爺,就得聽他們。
相聲還是比較俗的一個藝術(shù),也就是較接近民生的,比較親民的,所以當(dāng)兩人第一次說相聲的時候就把府里看排練的婦人給逗得笑不絕口。
葉茗看得也是愣住了,很好笑嗎?
可能是什么在后世好笑的事情見多了,笑點變高了,這些普通的段子已經(jīng)逗不笑自己了。
唉,無敵是多么~多么寂寞~
相聲是在明清時期民間形成的,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變而來的,相聲形成過程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shù)之長,寓莊于諧,以諷刺笑料表現(xiàn)真善美,以引人發(fā)笑為藝術(shù)特點;以“說、學(xué)、逗、唱“為主要藝術(shù)手段。
當(dāng)然,相聲的內(nèi)容確實是有點俗,皇親貴族的話是不會聽這些東西的。
這時代的貴族講的是高貴,什么都是要講禮法的,就連說話也得符合禮儀,相聲確實是有點上不了臺。
許沖與劉放冠的相聲也講完。
接下來就是下一個表演~小品。
葉茗看這個古版的小品,只能說還能看下去,但沒見過世面的婦人卻是被逗得大笑。
“阿蓮,你不是已經(jīng)看過很多次了嗎?”葉茗看向旁邊哈哈大笑的葉蓮。
“對呀!小伍哥哥他們排練時就是我在一旁邊送水呢!”
“那你怎么還覺得好笑?”
“他們演得就是好笑呀!怎么了公子?”葉蓮睜著大眼看向葉茗。
“呃,沒毛病”
“公子您哪不舒服?要不要叫大夫?”
“·······”
“不用了,幫我叫全貴來吧?!?p> 許久
“公子,您找我呀!”
王全貴來到葉茗面前,王全貴在這個時代算是年老的了,但是如果葉茗一叫,絕對跑得比年輕人還要快。
沒辦法,年紀這么老了,如果再不努點辦事,那就真的會被趕出府餓死在外面的。
“嗯,是這樣的,我想讓你在縣里再賣一塊地?!?p> “公子,是想在縣上買一座宅子嗎”
王全貴以為葉茗是想搬到縣里去住,因為在這個小村落里確實是很無趣的,再說未來少奶奶是否真的在這兒住得習(xí)慣又要另說了。
“這個先不急,先放一邊”葉茗接過春香遞過來的茶杯,喝了一口說道。
“讓你去人流多的地方買下一塊空地,我打算給戲班子建個戲臺?!?p> 王全貴就不解了,戲班子演出不是只要個空地就可以演了嗎?還建什么戲臺?
“公子,這個老奴從未聽人說過這戲臺,不知該如何建。”王全貴為難道。
葉茗想了想,這個時代或許真沒有那種大戲院之類的,戲班子們除了在外面直接演,就是在茶樓或酒樓或者青樓中演出,大部分都是沒有固定場所的。
像一些大門大戶都是直接請一個戲班子上門去演的。
或許大京朝內(nèi)的一些頂級戲班子會有自己的專門演出的戲臺吧,總的來說,像清潭縣這類的縣鎮(zhèn)是沒有的。
這也好競爭沒那么激烈。
“就像一個大棚,上面建個演出的平臺,下面則是坐位最好還可以放桌子在前面,所以地方要夠大”葉茗比劃著對王全貴說。
“你先去找好地吧,建棚的事情我會交給劉光群去干的了。最近的事情要多麻煩你了”葉茗拍了拍王全貴的肩膀,最近王全貴確實是挺忙的,除了在各各鎮(zhèn)開分店,選址,挑掌柜,還有就是葉茗的婚事,也在這幾天了。
現(xiàn)在府里的情況葉茗都是知道的,人心惶惶說不上,但是府里的婦人都擔(dān)心未來女主人好不好說話。
其實葉茗也想知道女方長什么樣,也讓人去打聽了,但是還是一點也沒打聽出來。
算了,順其自然就行了。
“不敢不敢,這都是老奴應(yīng)該做的,老奴這條老命都是公子的,再多活,老奴也得做?!蓖跞F連忙出口說道。
“嗯,那你就去休息吧!”葉茗擺手讓王全貴下去。
又把目光看向臺上演出的戲班子。
孫伍,孫游都被葉茗安排在戲班子中練習(xí),兩人都是很有天份的那種,葉茗覺得還是要因材施教好,盡管戲子在這個時代地位很底,但是葉茗還是讓他們?nèi)パ輵颉?p> 每個職業(yè)都很有人去干,再底級的工作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葉茗讓他們演戲也就想讓他們演給自己看而已。
除了相聲,小品之外,還有舞臺劇等等,都是后世常見的形式。
還加入了傳統(tǒng)的表演形式,說書與口技,皮影戲~形式各種各樣,反正又不用自己動手,讓戲班子去演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