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這個大漢我還能扶

第七十五章洛陽獻俘和羌胡降表

這個大漢我還能扶 等你等你 2128 2019-03-18 20:11:47

  羌胡人臣服后,張清便接管了定襄、云中五原兩郡,在重新制定好新的政策后,張清便按照前世的少數(shù)民族自治制度來管理羌胡,基本所有的羌胡人聽到這個制度后便都沒有其余的的意見了。

  洛陽,劉宏收到了張清的捷報后,劉宏便準備受降儀式,以此來彰顯大漢的強盛,所以洛陽的受降儀式和張清的受降儀式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都說中國是禮儀之邦,各種禮節(jié)儀式是很全的,加上古代戰(zhàn)爭不斷,投降國滅也時有發(fā)生,所以亡國投降之禮也是有一套規(guī)范的。受限于當時具體的情況,儀式或略有不同,大體是一致的。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投降情景。

  受降儀式起源于商朝滅亡之際,在《左傳》里記載有春秋時期許男向楚成王投降時的儀式“許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絰,士輿櫬?!保簿褪窃S男反綁自己,嘴含璧,大夫穿孝服,士舉著棺材。楚成王詢問了逢伯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應對。逢伯說:“當年周武王打敗商朝,微子啟就是這樣出降的,然后周武王給他解綁,接受他的玉璧,燒了他的棺材?!庇谑?,楚成王也就跟著做。依舊例行事,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還有便是秦王子嬰投降劉邦時,子嬰即系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

  再后來便是蜀后主劉禪降魏,史記中記載蜀后主“艾至城北,后主興櫬自縛,詣軍壘門。艾解縛焚櫬,延請相見?!眱x式結束,蜀國亡。

  接著便是孫吳,吳主孫皓降晉,吳主孫皓的投降,記錄得更為詳細?!叭梢H胗谑^。皓乃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面縛,銜璧牽羊,大夫衰服,士輿櫬,率其偽太子瑾、瑾弟魯王虔等二十一人,造于壘門??9馄淇`,受璧焚櫬,送于京師。收其圖籍,封其府庫,軍無私焉。帝遣使者犒浚軍?!?,流程已是非常規(guī)范的了。

  最后便是孟昶降宋,五代十國時期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在升仙橋前衣素袍,銜玉壁,引白羊犒師,奉降表及版籍歸宋。惹得花蕊夫人大嘆“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

  宋之后,因種種原因,類似的投降儀式基本沒有了。

  但漢朝還是有這個受降儀式的,還有便是獻俘一事。

  軍隊凱旋后要在太廟、太社告奠天地祖先,并有獻捷獻俘之禮,即報告勝利,獻上鹵獲的戰(zhàn)利品。

  之后的獻俘儀式便更為多樣了,比如:宋代,大軍凱旋后遣官奏告天地、宗廟、社稷、岳瀆、山川、宮觀及在京十里以內(nèi)神祠,以酒脯行一獻之禮。獻俘儀式將被俘敵酋以白練捆縛帶往太廟、太社作象征性的告禮,然后在宣德門行獻俘禮?;实墼陂T樓前楹當中設帳幄座位,文武百官及獻俘將校在樓下左右班立,樓前稍南設獻俘之位。百官到齊后,侍臣將班齊牌用紅絲繩袋提升上樓,報知皇帝。皇帝就座,百官三呼萬歲行禮。侍臣宣布“引獻俘”,將校把被俘者帶到獻俘位。侍臣當眾宣讀戰(zhàn)勝敵軍的“露布”(捷報)。刑部尚書奏告,將某處所俘執(zhí)獻,請交付所司處置。這時,如果皇帝下令處以極刑,就由大理卿帶往法場;如果皇帝下令開釋,侍臣便傳旨先釋縛,隨即宣布釋放。被俘者三呼萬歲,再拜謝恩。文武百官也都再拜搢笏(把笏版插在腰帶上)舞蹈,三呼萬歲。明、清兩代與宋制相似,獻俘儀式在午門樓舉行。

  “露布”制度,始于后魏。東漢時,本來把官文書不加緘封者稱為“露布”。后魏以“露布”發(fā)表戰(zhàn)勝消息。每當攻戰(zhàn)克捷,欲使天下遍知,便以漆竿上張縑帛,寫上捷報。這種辦法后來被廣泛采用,露布就成為“布于四海,露之耳目”的“獻捷之書”。隋代文帝起,有宣露布之儀。當時在廣陽門外集中百官及四方客使,宣讀露布。宣讀畢,百官舞蹈再拜行禮。

  諸侯戰(zhàn)勝敵方,向天子或大國報告勝利消息,也稱為獻捷。后代,將帥統(tǒng)領軍隊在前方作戰(zhàn)獲勝,雖然不曾還師回都,遣人向朝廷報告勝利,也稱為獻捷。捷報一般在早朝時當廷宣讀,叫做“宣捷”。明代,前方有大捷,朝廷宣捷后要遣官告祭郊廟,中捷以下則不舉行告祭慶賀之禮。

  越往后便越來越復雜,同時也越來越少了。

  張清發(fā)現(xiàn),如今這些異族人,只要給對方一個平等的地位和讓他們吃飽飯,那這些所謂的異族人也和漢族百姓一般并沒有什么不同的。

  所以當張清提出這些條件時便考慮到了羌胡人的利益,同時也不損自己的利益。

  如今整個漢朝,能產(chǎn)馬的便只有涼州和幽州兩地,但這些產(chǎn)馬地所產(chǎn)的馬匹都沒有異族產(chǎn)的馬要好。

  如今張清降伏羌胡人后,便又多了一處產(chǎn)馬地,那便可以大大的增加漢朝的實力。

  洛陽,高順代替自己押運著鮮卑俘虜和獻降的北宮伯玉已經(jīng)抵達了洛陽。

  洛陽城內(nèi)居民都紛紛出城看這支大敗了鮮卑和降伏羌胡的大軍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高順看到洛陽東門前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人,于是便下令道:“將士們,都大打起精神來,大軍緩進,讓百姓都看看我們便是打敗二十多萬鮮卑和降伏羌胡的大軍。”

  眾將士聽后便都打起了精神,面不改色的向著城門方向走去。

  頓時,便只剩下大軍行進的步伐聲,一步一步的鏗鏘有力,雖只有八千人但卻顯得如同幾萬人一般。

  前來迎接大軍的盧植和皇埔嵩看到后,盧植便說道:“攜義兄,感覺這支軍隊如何?”

  皇埔嵩聽后便說道:“吾觀此軍殺氣外溢,整軍行進如同一人,整齊有序,個個都是精銳,想不到這小候爺還有些本事,還有,子干兄,你看前方領軍那人,孔武有力,定然是一名大將之才,切此人遇到如此大的場面而絲毫不驚不慌,觀其定力也是可嘆啊!”

  盧植聽后便說道:“攜義兄,你的見解和吾的差不多,看來以前是吾小看這位小候爺了,經(jīng)過此戰(zhàn),刷新了某對他的看法,此人真是吾大漢之福??!”

  

等你等你

重發(fā)第七十五章,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