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逼的陳子強只好埋首經(jīng)書,挑燈夜讀不輟,祖母陳俞氏因為他考試,今年沒有回青浦縣,而是在華亭縣老家陪著他。
匆匆過了一個多月,院試的日子到來,陳子強提前幾天到松江府,陳子龍陪著他來,順便拜訪一番好友。
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陳子強還真考上了,而且成績極好,被學正錄為廩生,這是秀才中前幾名才能得到的名額,可是有府衙供給祿米,像是領工資一樣的生員。
此事驚動了松江府,并著南直隸都知道了,有這么一個少年秀才,陳子強又出名了,當人們知道他是陳子龍的堂弟時,紛紛大笑道難怪是神童,這是家學淵源啊。
陳子強聽說后,斜睨著堂兄不忿地說;“為什么我厲害了就是因為大哥才厲害的,大哥也沒多厲害啊,就比我厲害一點點而已。”
陳子龍哈哈大笑,揉著他的腦袋笑道;“五弟比大哥厲害,大哥在你這么大時,才沒有你這么厲害呢。”
說的陳子強怪不好意思的,訕訕地嘿嘿傻笑,陳俞氏笑罵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伙,你大哥這是寬你心,你要是有你大哥的一半強,祖母這會子去了也能閉上眼?!?p> “呸呸呸,好的靈壞的不靈,我奶奶老糊涂了才亂說的,這不算的啊?!?p> 陳子強趕緊合掌朝四方拜拜,神神叨叨地說著,陳子龍啞然失笑,高太安人,唐宜人和張氏滿眼溫和地看著他,陳俞氏的眼神中露出欣慰的神色。
這孩子沒白疼,都是秀才了還因為祖母信那些神神鬼鬼的事,讀書人可是不論鬼神的,但為了孝親說這些,不僅不讓人反感,反而讓人覺得他孝順。
陳子強的科考成功,激勵了學堂里的許多人,他是不能來這讀書了,但無礙于大家以他為榜樣,老夫子現(xiàn)在是天天笑容滿面的,見誰都樂呵呵的。
廩生是要在松江府的府學里讀書的,在家休息幾日后他就前往府學就讀,府學的教諭早聽過他的大名了,加之他那機靈勁,大家對他都有好印象。
陳子強長相說不上英俊,更可能是年紀的關系吧,加之其練武強身,總是一副虎頭虎腦的模樣,兩眼靈動清澈,若是出神不語時,還能看出憨憨的樣子。
在府學讀了個把月時間,突然一日府臺大人親臨府學,同行的還有華亭縣令和一個太監(jiān),明顯地兩人是陪著那太監(jiān)來的,這讓大家不解。
方岳貢可是清廉方正的好官,如何會和太監(jiān)一行呢,正疑惑間,縣令急叫著陳子強道;“生員陳子強快出來接圣旨,這是京城來的公公,奉皇上的旨意來褒獎你獻策有功的?!?p> 眾人恍然大悟,難怪方岳貢會跟太監(jiān)一道來,原來是傳圣旨的來了,不過新的疑惑來了,陳子強這小屁孩,獻了什么策,竟能得到皇上的褒獎。
教諭們聽說圣旨到了,自然讓陳子強整理衣冠,那邊讓人設上香案,陳子強依照禮節(jié)跪地接旨。
只聽那太監(jiān)大聲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生員陳氏子強,雖垂髫小兒,卻立有大志,心苦天下蒼生,可謂杜工部之遺風.......”
洋洋灑灑的許多話,這在圣旨中極為少見,從來皇帝下旨都是言簡意賅,像這樣說了這么多的,歷來都是心腹重臣,遇有要事才會如此,此番言論可見皇帝真急了。
原本要對付韃子國庫已經(jīng)捉衿見肘了,這兩年偏又天災頻繁,導致西北亂民造反,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朝廷無糧又無銀子,急的崇禎上火。
陳子強這番薯的培植技術一上去,崇禎是如獲至寶,馬上安排人去各地宣揚,更是讓廣東福建官府收集種子,用于今年的種植。
這事還有一位功臣,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徐光啟,番薯正是他推廣全國的,但因產(chǎn)量不高,北方種植的農(nóng)人漸漸丟棄了。
如今見到陳子強的二次栽種技術,頓時拍案叫絕,這位寫出農(nóng)政全書的科學巨人,不僅是天文學家,農(nóng)業(yè)學家,還是少見的知兵文人。
他所提倡的精兵,精器械的治軍思想,和控制朝鮮對后金后方進行騷擾的戰(zhàn)略,延緩了滿清進關的時間。
但后面掌權的許多人不認同這策略,讓后金輕易擊破朝鮮,解除后顧之憂,其實明朝不缺名將,更不缺有魄力的大臣,由于黨政太激烈,生生耗盡了自己的力量。
崇禎雖沒有實質(zhì)性的獎勵給陳子強,但言語中對其極為贊賞,宣旨完的太監(jiān)和藹地告訴他,原本圣旨已經(jīng)出來了,因為聽到錦衣衛(wèi)報告,說陳子強十歲中了秀才,皇帝大為高興,召回宣旨的人,重新擬定了這份圣旨。
來自后世的陳子強,明白崇禎是個勤政的皇帝,只是太過于心急,一旦所信任的人,不能很快達成定好的策略,基本上就改弦易策了,這也是造成崇禎朝朝令夕改的原因之一。
這次皇帝帶來的一個消息是,讓陳子強拜師讀書,這是徐光啟提出的建議,原來這位老鄉(xiāng)想要收徒,特意建議皇帝不要給獎勵。
徐光啟原本就是松江府人氏,陳子龍就是他的門生,這回要收下陳子強,兄弟兩日后既是兄弟,又是師兄弟了。
陳家接到這消息大為欣喜,陳子強原不想離開家鄉(xiāng)的,祖母已經(jīng)老了,誰知道還能活多久,雖說目前看著健康,但老人是風前燭火,說滅也就滅了。
但陳俞氏力主讓他北上,能拜在這位同鄉(xiāng)座下,是多少人求不到的事,拗不過祖母的陳子強,只好灑淚告別,由松江府的錦衣衛(wèi)護送去京城。
皇帝自不會召見他,畢竟他還是孩子,也只有區(qū)區(qū)秀才身份,面圣這種事就別想了,但崇禎并沒有忘記他,經(jīng)常會詢問徐光啟他的事情。
陳家在京城沒有住所,陳子強住在老師家里,練武自然瞞不住他,細細詢問后方知陳俞氏乃是俞大猷的后裔。
徐光啟可不是腐儒,自然不會禁止陳子強練武,反而鼓勵他學業(yè)之余多加練習,特別是兵書戰(zhàn)策不能不讀,這讓他大為開心,從此不用偷偷摸摸地練武了。